“脱亚论”与日本近代对外扩张的关系
2017-12-27姚惠鑫
姚惠鑫
摘要:1885年福泽谕吉提出的“脱亚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的经济、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等方面带来了积极影响,但在另一方面则使逐步强大的日本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为右翼主义的产生滋生了土壤。右翼主义主要代表日本政治中的鹰派,主张民族主义,否认不利于本民族的一切言论,积极推崇强者,倡导军国主义至上思想。而这些特征都能从“脱亚论”中找到根源。可以说,“脱亚论”为日本构筑“大东亚共荣圈”以及走向侵略战争之路,乃至战后右翼势力的抬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脱亚论;对外扩张;大东亚共荣;右翼主义
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经历了将近700多年的武家政权统治,崇尚武力的传统观念业已深深地植根于日本社会。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必然会再次走向对外扩张之路也并非偶然。在西方列强的刺激下,加之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脱亚论”的推波助澜,促使近代的日本毅然走上了“脱亚入欧”的道路。虽然日本近代以来重新提倡“脱欧入亚”的道路,但是日本国内很多人仍是信奉“脱亚入欧”,尤其是右翼分子更是将之作为治国理念、繁荣国家的根本信条。
一、 “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
1927年夏,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会后,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史称“田中奏折”。从奏折当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征服欲望以及好战的本质毫无遗漏地展现了出来。
福泽谕吉“脱亚论”当中的一句话这样写道:“这两个国家一样,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不思改进之道。對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为其为邻国而特别给予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天皇制度下的日本,始终将军国主义、民族主义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如今文明东渐,先进技术冲击下的日本,军国至上主义思想再次掀起热潮,福泽这句“模仿西洋人对待他们的态度方式”意味深刻。清朝闭关锁国,国力日渐衰退,致使这个经过千百年积淀的文明古国被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视为抢掠的最佳对象。由此,英法率先发动对华战争,中国的“开放”,并不像日本那样用几近于“和平与占领”的方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是经历了长达将近100年的外敌侵略战争,置人民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福泽的这句话,或许是在暗示日本也需效仿欧美列强的对外扩张之路,对周围邻国诉诸武力,更加助涨了右翼势力的嚣张气焰。由此发动“九·一八”事变,走上了侵略中国的罪恶之路。日本一直在为实现“大东亚共荣圈”的目标不遗余力,不仅对中国,而且为了扼制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更是联合美国挑起西伯利亚战争,但由于日美双方各自的利益原因,最终以失败告终。种种迹象表明,日本近代以来频频发动侵略战争,已经将自己看作是亚洲第一强国,并不顾一切地去模仿西方强国去征服弱小国家。军国主义彻底将日本推向了对外扩张道路。
日本于1940年7月26日提出“基本国策要纲”,声称要建设大东亚新秩序,而“共荣圈”的说法是外相松冈洋右在发言时第一次提出的。1942年1月21日,东条英机宣称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说要在日本的领导下,扩大东亚各国和民族得到共存共荣。这句话看似日本要发挥“表率”作用,率领亚洲各国走向繁荣,可从“九·一八事变”到珍珠港事件,日军对殖民地的疯狂剥削和掠夺来看,日本的根本目的不是实现亚洲共荣,而是用暴力手段迫使亚洲人民臣服于其统治之下,这不能称得上是“共荣”。此外,日本宣称要将大东亚从欧美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更可笑的是居然要说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种种事件表明,日本对殖民地人民的所作所为又与欧美列强的手段有何差别呢?可以说日本法西斯是在用“大东亚共荣圈”的盾牌来欺骗蒙蔽亚洲人民,企图利用当地人民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情绪来实现统治世界的梦想。但其丑恶的面具总有一天会被揭穿,东南亚各国人民用武装反抗证明了自己的立场。今天看来,“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在当时不仅没有将日本变为亚洲的统领者,反而将其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二、 对外扩张,武装侵略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更加猖獗,此时大正民主运动已经在国内外的联合挤压中被扼杀。政府鼓吹爱国主义,日本军部法西斯主义开始甚嚣尘上,右翼团体逐渐增多,可以说这种法西斯的思想统治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时才销声匿迹。如果说军国主义是日本本土所固有的东西,那么“脱亚论”则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它使日本的军国主义制度扩大到更深的层面上去,即日本特有的法西斯主义。
谈到日本的法西斯主义,与德国、意大利的法西斯有所不同,日本法西斯除了强调天皇作为超越民族和国家的存在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之外,还倡导要不断地对他国进行侵略战争,在全世界建立起法西斯帝国。他们反民主、反对人民平等论,和西方争夺殖民地,发展为极右翼势力,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法西斯主义同样包含着“脱亚论”中露骨的军国主义思想,可以说法西斯思想与“脱亚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凡事都会有相反的一面,一旦发动战争,国内必然会出现反战的呼声,这些反对的声音主要来自日本共产党,他们虽然反对天皇制,不过共产国际并没有给出相应对策来抵抗法西斯主义,共产党的影响力慢慢被削弱了。
由此,支持战争的日本右翼分子在博弈中占领了上风,法西斯思想甚至渗透到国民教育当中,更为后来的二战埋下了祸根,二战的失败,不仅使日本早先构想的“大东亚共荣”之梦破灭,而且作为战争发起国最终尝到了自食恶果的滋味。
三、 战后右翼势力的抬头
福泽谕吉作为日本近代最伟大的思想启蒙家,被印刷在日本最大面额的纸币上,可见其地位及影响对于日本的重要性。从《脱亚论》当中不难看出,日本人崇尚武力,敬畏强者,战后对美国俯首称臣,逐步走向经济复苏之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美国扶持日本,但实质是美国实行的公开对日的“半占领”体制。而与此同时右翼势力一直层出不穷,并没有销声匿迹,而且1955年成立的自民党,一贯遵循“实力主义”和“弱肉强食”的原则,这其中仍旧残留着右翼势力的影子。endprint
近年来,自民党内部右翼势力比重逐渐增多,右翼势力一直存在于各个派阀内部,最令人担心的不是各个政党之间的地位更迭,而是右翼势力的集结,日本政界的右倾趋势也直接反映到中日关系中来。近年来发生的冲突事件层出不穷,钓鱼岛纷争、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等等,都说明右翼势力在不断扩大。由于政界中的右翼势力居于政党高层,所以一旦右翼势力集结于某一个政党派系之中,并且这个政党是作为主要的日本国家领导人,那么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除了政界中的右翼势力,民间的右翼势力也不容忽视。比如《产经新闻》《读卖新闻》《周刊新潮》等主流媒体,右翼分子聚集在这些报刊旗下,形成了媒体鹰派右翼势力。一些著名的文學家比如西尾干二,在《国民的历史》中,竭力抹黑中国,全面否认曾经对中国发动的种种侵略战争。此外,包括宗教界、财经界等领域都集结了各种右翼势力,可见,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对于国民的毒化程度之深,范围之广。
四、 结语
《脱亚论》作为明治维新后思想界的重要产物,将军国主义思想的渲染提升到了新层次。福泽谕吉的这篇文章之所以重要,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而且也是对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应该走哪条外交路线争论的一个代表性总结。但是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脱亚论”的反对论,中江兆民就是著名的一位。他反对武力侵略,主张对待邻国要以和睦为主,危难时互相救援。他认为侵略邻国使无辜的人民生活于水火之中是下策。纵观日本历史,可见中江兆民的言论是有远见卓识的,但是脱亚入欧论始终在历史发展中占据着主要地位,甚至右翼势力的猖獗在法西斯主义时期让日本连“脱亚入欧”的理念都无所顾忌了,直接与西方列强争夺殖民地,可见日本人的军国主义至上思想已经深深地印刻在骨子里,想要改变,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的宗旨是要维护和平与发展,但是日本右翼势力遍布各个领域,尤其近年来日本频繁提出修宪扩军欲行使集体自卫权或甚至将宪法第九条删除的提案,可见政界的右翼分子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在未来,日本政党将会以何种姿态来处理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高增杰.「脱亜論の形成—福沢諭吉国際政治思想変化軌跡」[J].(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研究論集).
[2]柳茂坤,钟庆安太平洋战争史话“大东亚共荣圈”之梦[M].海南出版社,2016(6).
[3]王仲涛,汤重南.日本史[M].人民出版社,2014(1).
[4](日)福沢諭吉「脱亜論」18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