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27姜威
姜威
摘要:当今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已经普遍应用到教学中,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对于化学学科来说,适当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辅助,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信息手段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化学概念和化学反应过程等。
关键词:化学教学;信息技术
一、 传统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化学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多数老师讲授方法单一,偶尔也采用挂图、模型等教具,但学生在学习中依然感到复杂、难学、难懂、难理解,教师讲授费时费力,学生学习吃力,取得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有些知识教师通过实验来完成,但是由于实验环境和条件限制,也很难达到每个学生亲自完成,亲自感知和体会,并且在化学实验中有些化合物是有毒有害物品,有些化学试剂盛在玻璃仪器中易碎易损,而且存在不安全因素,这些实际问题往往会影响学生接收新知识。
二、 整合信息技术与化学知识
由于传统的化学教学讲授的局限性,我们可以通过微课程或课件,对化学知识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呈现,避免了板书的单一与枯燥,使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形象化、便于理解记忆。在教师备课时,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提炼出适合多媒体实现的关键点、难点,通过多媒体课或视频进行突破难点,通过形象化的知识关联,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对于一些需要体验化学试剂的连续变化状态能够形象生动的演示出来。
例如,在化学教学中,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学生在理解起来就很抽象,是教学的难点,单一枯燥的讲解很难让学生记忆和理解,用普通的模型或实验学生对概念不能够清晰的认知,这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微课程的信息手段,进行二维或三维的生动、形象、动态的真实动画演示,很容易使学生对离子化合物的形成深刻认知。再比如,离子键形成如何转移电子的,运用信息化手段就可以将其过程演示的清清楚楚,使学生对离子的实质能够科学地理解和准确的认识。
三、 提供仿真模拟化学实验教学
对于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程实验需要使用实验器材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在化学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危险,所以许多化学实验无法在课程中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化学实验中氢气爆炸实验,教师可以将实验录制成视频,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播放演示,学生观看后加深理解,使教师单纯讲解变得形象生动。例如在化学实验中水电解实验,以往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黑板教学,将水电解过程通过书写和简单绘画形式表示给学生,学生对水电解过程理解难度大,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将水电解过程通过电脑动画形式演示,把水电解过程中氧元素和氢元素分解过程以动画形式展示给学生,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将复杂化学反应过程非常直观展现给学生,大大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程复杂实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四、 信息技术不能过度滥用
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课程中重点,难点内容深入浅出,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但不能过度使用信息技术。课程讲解过程中信息技术演示大约为3分钟到5分钟为益,时间过长将无法体现教学中教师引导作用,在课程讲解时,应以教师对知识讲解和引导为主线,使用信息技术完成化学中复杂实验展示为手段,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 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在化学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环境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化学相关学习资料,例如在人体健康中,化学元素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人体中重要的化学元素钙和铁等可以很快得出:钙可以促进人体骨骼成长,是人体健康的好助手。人体中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血红蛋白可以为人体提供所需要的氧气,同时血红蛋白可以将人体中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是人体健康成长重要元素等,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类总结,并与教师和同学分享学习心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维得到了扩展,使整体课堂更加生动、有效,信息化技术的交互、快速、直接、信息量大等特点将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为教学效果提供有力的辅助与支撑。如何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思索和探究。
参考文献:
[1]叶青,陈永宝.现代教育技术与CAI课件.大学化学,1999,149(3):39-41.
[2]徐吕敏.浅谈有机化学中多媒体的作用[J].化学教育.
[3]劉小军.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之我见[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
[4]刘飞.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化学课堂教学误区点折.化学教学,2000.(7)18-20.
[5]胡逢恺,李长江.多媒体应用于有机化学教学的实践和体会[J].黄山学院学报,2002(6):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