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警察体育课程设置研究
2017-12-27赵鹏
赵鹏
摘要:笔者通过本文对部分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以及毕业后进入司法行政系统工作学生及任课教师、专家的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得出结论显示: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警体课程非常缺乏,课时总数偏低,各专业之间存在课时与内容不平衡的情况,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潜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生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备,警察体育课程教学与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缺少从工作和实战需求出發,应当根据学生职业需求分析,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出学以致用的警务化专业人才。
关键词:警察体育;课程设置
一、 研究背景
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是江苏省唯一一所由省司法厅和省监狱管理局垂直管理的为江苏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机关培养人民警察的高职院校。警察体育课程设置如何适应司法行政系统监狱人民警察实战的需求。培养出忠于法律、思想坚定、作风顽强、能打硬仗、维护稳定,能够应对各种狱内突发情况的应用型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首要任务,本文就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警察体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对于警体课程设置的改进措施和设想。
二、 研究结果
1. 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警察体育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内容
(1)队列训练
队列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良好的警姿、过硬的作风,严格的纪律性和协调一致的动作,也是学生早操,会操、警体课教学训练的重要内容。队列训练包括:单个队列动作和区队(班级)队列动作。队列训练一般放在新生入学军训中。
(2)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是警察体育教学训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良好的体能,不仅对于掌握和提高警体技能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对于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培养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体能训练中要注重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体能训练始终贯穿于整个警察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可以作为每课练习的内容。球类项目也可以穿插教学之中,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体能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各项基本活动能力训练、身体素质训练。
(3)警体实战技能
①警械具使用技术。主要有:警棍、盾牌、手铐、警绳的使用等。
②散打和擒敌技术。主要有:散打、主动擒敌、防反擒敌、解脱擒敌等。
③防范技术。主要有:逃脱、行凶、袭警、哄闹监所的防范和处置等。
④警用枪支的使用技术。主要有:警用枪支常识、警用枪支基础射击。
⑤防暴技战术。主要有:防暴的基本战术要求、防暴的临战准备、防暴行动的技战术。
⑥警用车辆驾驶技术。主要有:警用摩托车驾驶、警用汽车驾驶。
⑦反劫持谈判技巧。主要有:谈判人员选择、谈判技巧。
三、 警察体育教学课程与学时分配
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学制是五年制高职大专,警察体育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情况:总学时是360学时,其中包括了队列:60,体能:60,球类:80,擒敌拳:40,散手:40,警械具:20,射击:20,考核学时:40。
四、 关于警体课考核要求与内容
1. 考核要求
警察体育课程的考核分五个等次: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警体课无故缺席1/3,成绩为不及格;警体课成绩不及格者,应在下学期第二周进行补考。
2. 考核分类
(1)身体素质的考核
内容是50米、800米(女)、1000米(男)、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俯卧撑、坐位体前屈、肺活量等。
(2)警体实战技能考核
①擒拿格斗技术考核内容有:拳腿法、摔法、捆绑、擒拿、条件实战。
②技战术考核内容有:缉捕与控制、警械具使用技术、手枪射击。
五、 我校警察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课程设置研究分析
1. 解决好教学理念的问题
在我校警察体育课程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和普通院校基本一致的教学模式。把警察体育课程作为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部分,教学中要紧密围绕为监狱工作实践服务的特点,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熟练掌握克敌制胜的警务技能,教学中还要突出监狱工作实战需要,做到练为战,战必胜。在警察体育实战教学中,教师要到基层监狱单位去实习,这样才能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监狱人民警察的战术方案。
2. 解决好师资力量提升的问题
我校警察体育课程专任教师大多是从普通体育院校或者师范院校毕业,缺乏警察体育理论基础和实战技能,警察体育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难以贴近监狱人民警察实战要求,只能达到一定的形式上的要求,内涵不足,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要坚持抓好专任教师的培训与学习,让专任教师到监狱基层一线去实践锻炼,了解监狱工作新形势,把理论教学与监狱工作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以适应当前实际需求,推进教学改革。另外,由于警察体育教师提拔任用为学员大队领导的较多,建议增加警体教师引进力度,不断充实队伍,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明.司法警察专业警体课程设置与教学思路[D].南宁: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2.
[2]黄晓鹏.公安本科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模式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