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悦读经典,传承文明

2017-12-27金福生

考试周刊 2017年37期
关键词:经典书籍初中生

金福生

摘要:《博物志》说经典是圣人贤者的著述,《文心雕龙》说经典是恒久之道,《现代汉语词典》说经典是传统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根据以上论述,我们会发现,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选择。经典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典册,是哺育一个民族的精神源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阅读经典,对传承文明极为重要。

关键词:经典;书籍;文明;初中生

《論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十六经》等经典书籍,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对于我们成人来说,是我们安顿心灵、修身养性的佳酿。但对于初中生来说,有的书籍略显艰涩难懂。初中生有学习到的是《论语》和《孟子》的节选。《孟子》语势恢宏,排山倒海,逻辑性强。《论语》共二十篇,计五百一十二章,在入选的语文课本中,“章”又被改为“则”(因其简短,独立成章,学生习惯称“则”,我们就暂且也称“则”)。笔者执教多年,现谈谈引导学生悦读《论语》的思路和做法,看看中华文明之棒的接力传递,想想文明薪火从容持久的魅力。

中华经典,源远流长。因历史悠久,时间长远,学生缺少了解,兴趣不浓。其次,网络“浅阅读”方式,也拉开了青少年与经典之间的距离。还有,学生认为经典是巨著,要用大块时间阅读,总感觉没时间。再者,学生认为经典理解消化难,是属于难啃一类。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增进了解,产生兴趣,同时运用通俗易懂形式,合理切割时间,睡前读一会儿,课间看一会儿,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加上教师生动有趣形象地点拨,经典不再束之高阁,而是成为大家欣悦阅读的部分,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具体操作指导是:每天悦读一或二则,视每则长短而定。每天课前五或十分钟,分享或讲析。每周班会课进行复习、交流或补充。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实情入手,从实际出发,笔者从四个角度,和学生一起悦读经典。

第一,文化角度,感知经典的魅力。文化角度是外围、基础的,它会让人产生兴趣,对此有所感知。(一)比如饮食方面,孔子有七“不食”。“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食物过期变味了,鱼肉靡烂了,不吃;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不到用餐时间,不合季节、时令的食物,不吃。孔子的说法,和现在科学用餐,如出一辙:吃得营养均衡,分量恰当,按时用餐。(二)再如居住方面,孔子不挑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三)再如穿着方面,孔子不标新立异。“缁衣羔裘,素衣麂裘,黄衣狐裘。”黑色外衣配黑色羔羊皮裘,白色外衣配白色小鹿皮裘,黄色外衣配狐皮裘,穿着和谐合适。孔子还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用麻面上制作礼帽,是以前的礼;现在用丝料制作,比较节俭,孔子跟从大家。当时制作麻冕费时费工,而用丝料则俭省。可见,孔子和大家一样,追求节俭,不奢侈。

第二,文学角度,拓宽经典的魅力。(一)名句不计其数,如“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等。(二)文学常识,比如“旧六艺”和“新六艺”。旧六艺,传统六艺,孔子所学:礼、乐、射、御、书、数。新六艺,孔子办私学,教授内容:诗(《诗经》)、书(《尚书》)、礼、乐、易(《周易》《春秋》)。孔子教导我们:不要从纯粹的极端的道德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而要从实际的成就、功劳上评价。

第三,人文角度,延伸经典的魅力。(一)好学的重要性。孔子对子路说:“好仁不好学,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学,弊病是放纵;好信不好学,弊病是害人;好直不好学,弊病是刻薄;好勇不好学,弊病是作乱;好刚不好学,弊病是狂妄。”(二)忠恕伴身上。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什么是忠?“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什么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磨砺自己,宽容他人,消除自己内心的恶,这是君子之道。(三)孔子的“为政观”。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认为,不要把从政仅仅看成是出来做官。研究学问,推究真理,了解人生,考察政治,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当今的政治,这也是为政。

第四,写作角度,收获经典的魅力。以下是一位学生的作文:《一句话,点亮世界》。

一句话,照亮世界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照亮我小小的内心世界,犹如盘谷开天辟地。

曾记得,那一段时间,于我是混沌一片的。不知是因黄梅时节的天气,抑或是因将近考试,我心情浮躁昏暗,感到心在乌烟瘴气中,没有阳光空气,强大的压迫感,令我喘不过气,怒火常泻之于外。往往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别人大吵一顿,心情更加阴暗得如在乌云之中,还夹着电闪雷鸣,恶性循环。因为三言两语的不合,便怒火冲天,不仅影响了与同学的相处,而且伤害了别人的心。

这样的情况直至我在《论语》的《学而第一》中,读到了这句话。我不禁思索起来:近来,我心情暴躁,“一触即发”,不正是因“人不知(我)而愠”了吗?想到这儿,默念了几遍后,我暗暗记住了。警戒自己:明天,一定不能再随意发怒,不,是明天不要因鸡毛蒜皮而生气。只不过人不知我,将心比心,无心之过,应当被原谅,应当宽容与包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别人做错了事,我要当君子,要“人不知而不愠”。我下定决心,改改我这臭脾气,我感到一股正能量在升腾,为我的心带来了一扇窗,在乌云密布的囚笼中,带进了一丝阳光,一点活力。

“咚”,一个沉重的响声,打扰了我专心致志做作业的心。我下意识地想发怒,但又想到了昨天下定的决心。我深呼一口气,抬头。那人捡起书,满怀歉意的眼神。“对不起。”我勾了勾唇角,“没关系。”霎时间,困我多天的浮躁昏暗,如白鸽群般,呼的飞上了天空,消失在我的心里。我的心如一潭净水,空灵澄澈。这时,我明白这就是一句照亮我小小内心世界的话,这是成为快乐的人的法则。一句话,如一束光,强烈地充斥在我的世界。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感谢此言,照亮我的世界,愿此言作为我世界的长明灯,永不熄灭。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典书籍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鲁迅与“书籍代购”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