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与璧山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相关性分析
2017-12-27李春勤
李春勤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一刀切,要鼓励地方自主创新。璧山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优势以及国家级高新区的战略定位,决定了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创新驱动“优二进三”产业结构变化,在我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前提下,笔者从产业层面、要素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分析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这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区县层面如何根据区域特点承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层面;产业层面;社会层面
一、分析璧山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一)“去库存”压力依然较大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璧山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逐步规范,开发理念日趋成熟,房地产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百姓对生活和住房品质的需求。但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璧山也面临房屋开发量、供应量过剩的情况,这一现象的存在有可能会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后遗症。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璧山房地产市场销售有一定的波动,以2015年销售情况为例,商品房市场交易量有所下滑,如1 10月,我区共成交商品房7000余套,成交面积72.56平方米,成交金额30多亿元,与2014年相比,分别同比下降38%、34%、29%,但是成交均价却同比上涨了9%,2015年底,成交均价为4030元/平方米。截止2015年11月份初,璧山的商品房待售数量已达到14400套左右,待售面积约144万平方米。
(二)去产能工作稳步推进
化解产能过剩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其经济运行效率,所以这是我国在一段时间内调结构的重点和中心任务,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意。2016年,璧山的4家钢铁企业,也是仅有的4家,炼钢、炼铁企业,已经向政府出具退出产能承诺书,4家钢铁企业的退出,意味着我区不再保留鋼铁生产的能力。2016年底,璧山的万隆煤矿、三合煤矿、红旗煤矿和福禄煤矿,已实现全部关停。其中,钢铁产业实现去产能150万吨左右,煤矿行业减少产能20万吨。与此同时,在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我区抓住了“牛鼻子”,有6家僵尸企业实施关闭以及重组。
可以说,璧山大规模关闭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避免了重走其它地方在发展工业中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实现了以“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奠定了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基础。
(三)关键是切实降低企业成本
近年来,璧山继续深入实施“企业成长计划”,这一计划对于降低企业的要素成本、税费,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改造产业传统项目方面支持较多,对保持企业发展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大有裨益,
经过多年的发展,璧山在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工业实现了腾飞式的发展,虽然,愿意到璧山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总体而言,我区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2015年年底,我区“四上”企业仅占全区企业法人数的7.0%,数量为667个。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对各类赋税的承受能力较低,虽然国家对降低企业成本出台了政策和发展规划,但是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而言,继续减少税收降低费用的愿望依然强烈。
(四)重难点之一在于补短板而非去杆杠
按照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部署,“补短板、促长板”仍是我区在这一个5年中发展的主攻方向,根据海纳财经公布的数据显示,璧山在重庆38个区县的债务率相对较低,同时,我区遵循“创新+资本=新动力”的经济逻辑,在融资方面,探索全新合作模式,实践出以“政府引导+金融机构辅导”的方式,通过借力资本市场,破解企业在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因此,璧山发展的重难点不是加强政府债务监管和创新金融体制机制建设,而是在促进金融业工业产业等长板发展的同时,集中精力抓发展,特别是在“优二进三”中,针对三产中的薄弱环节,补齐三产短板,针对城乡差距,补齐经济社会等发展短板,从而最大限度激活璧山的有效资源。
二、璧山区供给侧改革的机遇和挑战
(一)产业层面
机遇:一产方面,璧山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璧山结合自身地域优势,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民以入股方式分红,通过基地建设、生态旅游等,将单纯的种植业,转型发展为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形成产业链,实现了一产跨二、三产,二、三产又带动一产发展的格局;二产方面,璧山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命健康,这三大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优势,2016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87亿元;三产方面,在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六旗乐园、云雾山“裸心”度假酒店开工建设、千年重庆”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等)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
挑战:三大产业的发展,关键是围绕提供“有效供给”展开。比如在发展都市特色效益农业的同时,如何提高农产品发展安全质量,在创新驱动催生产业蝶变的同时,如何延伸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在深度推进“文旅融合”的同时,如何让其成为特色旅游,仍是我们需要大力探索和实践的。
(二)要素层面
机遇:生产要素主要指:资本、人力以及土地。按照这三个主要生产要素来分析,融资方面,璧山国家高新区与西南证券组成股权投资基金,并签署了专门的战略合作协议,其中璧山国家高新区出资10亿元,共同扶持成长性好的企业上市融资,数量为30家;人力资源培育方面:我区拥有劳动力39万人,其中从事工业近16万人,科技活动人员达1.7万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500多人,而且紧邻大学城,人才资源丰富。土地供应方面:完成绿岛新区、高新区、区有关部门及镇街与规划编制单位对接,确保项目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一对应,全力保障我区发展用地需求。
挑战: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如何把我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厂中去就业?如何促进企业与其他金融业态合作,形成“投智+融资”的平台,如何真正实现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的“同地、同价、同权”,都是我们在推进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社会层面
机遇:教育方面,璧山中学、实验小学与重庆一中、巴蜀小学合作办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医疗方面:与重医一院合作挂牌,大量引进硕博士人才,今年3月,三甲医院的初评已经通过,并且在8月份迁入了硬件更好的新医院,新区医院设备更先进、面积更大,床位数达1430张,可以说,医疗和教育的投入,为璧山的民众编织了一张社会安全网。文化生活方面:各镇街开展“流动文化服务进村”活动,送文艺下乡入户,通过文艺节目宣传政策、宣传榜样,免费的公园和运动场为居民提供了运动、娱乐和休闲的场所,全区运动会的开展,增强了体魄,达到了全民健身的目的,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挑战: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共享发展”的原则。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如何让医院的“硬件”“软件”日趋完善,如何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必须统筹好“政府、社会、市民”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市民在璧山生活得更加舒心。
二、进一步推进璧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产业层面转型升级
一是坚持创新。出台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引领全区走现代科技农业发展道路,积极发挥“生态+”“互联网+”的优势,提升农产品生产、销售整体水平。二是聚焦科技发展。把握我区主导产业中“整机+配套”、“研发+制造+服务”的模式,进一步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深化要素层面改革创新
一是着力打造广覆盖可持续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利用多种方式直接融资。二是应根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建立农地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立土地动态监控机制,同时在符合规划前提下,允许依法调整未被开发的房地产用地用途,优先用于养老产业、文化产业以及体育项目。三是构建区级人力资源及技能培训信息网络体系,同时企业不能总是依赖于政府解决劳动力问题,要有培养后备人才的计划。
(三)注重社会层面发展共享
除了璧山正在建设的中铁任之健康城项目外,我区更要从公共福利、残疾人救助、普教等方面编织安全网,从而减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免会带来的“阵痛”。同时在深度策划6大类、50个旅游项目的同时,要加快“慢游”服务體系建设,让游客来得快、留得住,让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