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供给侧改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12-27杨锦琦
杨锦琦
[摘要]近几年来,江西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同时也面临农产品结构性失衡、农业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农业生产成本高、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滞后、农产品质量、安全性不高等问题。因此,要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升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江西 农业 供给侧改革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从而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要对目前农产品生产结构进行调整,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符合市场,根据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生产安全性高、品质感强、经济效益好、特色显著的农产品。
一、江西农业供给侧改革现状
江西围绕“稳粮、优供、增效”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农产品结构,积极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大大增加了生产能力,使农业供给侧发生了重大变化,为结构性改革创造了条件。2016年全省农牧渔业总产值达3130.3亿元,同比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38元、同比增长9%,连续7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
(一)农业改革不断深化
注重农村改革创新,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序发展。农地流转规范有序,创造了“江西确权七步工作法”,农地确权证书到户率达95.7%,走在全国前列,建成11个市级、102个县级、1454个乡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累计流转农村土地1150.4万亩,流转率36.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托管服务面积716.6万亩,综合托管率14.64%。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试点范围扩大至310个村组,建成南昌、九江、鹰潭、吉安、抚州5个市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数量达4.73万家,家庭农场2.7万家,新型职业农民4.6万人。
(二)农业结构持续优化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提高优质高效种养业比重;积极发展优质稻、有机稻、再生稻,2016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5529.3万亩,总产427.6亿斤,水稻品种优质率87%。加快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特色果业,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品,蔬菜产量1420万吨,同比增长4.5%;牛出栏159万头、存栏335万头,分别增长2.75%、减少3.7%,羊出栏100.6万只、存栏73万只,分别增长4.3%、4.4%;特种水产产量92.5万吨,增幅5.6%。
(三)农产品品牌优势凸显
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形成了一批农产品品牌,赣南脐橙、奉新猕猴桃、抚州西瓜荣膺2016年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推进“四绿一红”茶叶品牌整合,2016年全省茶园面积135.11万亩,同比增7.5万亩,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3亿元,江西地方鸡、“鄱阳湖”水产品品牌建设有序推进。2016年“地方鸡销售额达47亿元,增幅30%,“鄱阳湖”品牌大闸蟹销售额达8.3亿元,其它水产品销售额近20亿元。
(四)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实施百县百园工程,创新提出了“四区四型”建设新模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2016年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66个,建设示范核心园121个、核心示范园区面积102万亩。预计全省农产品加工率54%,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4763亿元、同比增长4.5%,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3250亿元、同比增长9.4%。新增各类休闲农业规模企业540家、总数4190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2亿人次、综合收入700亿元。
(五)智慧农业建设成效显著
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率先在全国整省推进“123+N”智慧农业建设,江西智慧农业建设项目成为了全国“互联网+农业领域第一家国家PPP示范项目。农业部将我省列为2016年农业部信息化进村入户试点省和全国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试点省之一。“123+N”建设框架初步形成,农业数据云已初步建成。农产品电商发展势头正旺,赣农宝电商平台正式上线,已开发手机APP版、微信商城版,已有近400家企业入驻平台,汇集千余种“三品一标”农产品。建有市、县级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45家、村级益农信息社1008家。全省110家基地和企业应用物联网技术,评选出35家“全省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企业)”。打造全省一张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平台备案用户达2万多家,登录农产品上千个。
(六)绿色生态农业优势彰显
2016年農业部将我省列为“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向好,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8%。农业产地环境治理能力稳步提高,规模猪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完成比例达76%,规模猪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76%,大力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减少不合理农药、化肥使用量(折纯量)300吨、9.7万吨。绿色生态农业初具规模,2016年“三品一标”产品3657个,其中绿色食品590个、有机产品102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74个;创建1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10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及15个省级绿色有机示范县。
二、江西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存在主要问题
近年来江西农业发展仍然面临较多问题,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制约。
(一)农产品结构性失衡
江西农产品品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初级农产品多,农产品以群众对农产品的基础性需求为主,高档次、高技术含量的优质农产品少: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在农产品市场中,中低端农产品供给较为充足,甚至存在滞销等问题,而高端农产品供不应求。endprint
(二)农业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造成农业生产所需的耕地资源、水资源被过度开发。由于长期掠夺性经营,重用轻养,有机肥投入不足,造成土壤耕性变差,土壤酸化导致保肥保水性能减弱,耕地基础肥力下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低,农业资源长期透支、农业面源污染加重、耕地质量下降以及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个紧箍咒”对农业的约束越来越紧。
(三)农业生产成本高
近几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土地流转价格、农机作业费用都在增长,年均增幅10%左右,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抬升,主要大宗农产品价格都已经高于国际市场,农业生产成本“地板”不断攀升和农产品价格接近“天花板”的“双重挤压”凸显,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种粮口粮化、农业副业化和农民兼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严峻考验。
(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滞后
2016年全省农民合作社数量达4.73万家,家庭农场2.7万家,新型职业农民4.6万人。但是总体来看,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规模小、实力弱、素质低且带动力不强,现代农业加速发展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不足的矛盾加剧。
三、江西农业供给侧改革对策建议
目前应充分发挥江西农业发展优势,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稳定产能、调优结构、提升质量,走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做强“脐橙、蜜桔、甜柚,等柑橘产业,加快推进园艺作物向特色型、精品型、效益型、外向型转变。发展草地畜牧业,发展牛羊等草食性畜牧业,扩大家禽业规模,稳住生猪产业,推进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管理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现代畜牧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特种水产品和外向型渔业,加快发展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养殖,稳定发展大宗水产品。
(二)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
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培育和推广适应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加快先进适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等制度规定。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承担农技推广项目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三)提升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推动农业机械化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重点突破水稻机插、油菜机播机收、稻谷机械烘干等瓶颈,着力提高大宗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加大钢架大棚、喷微灌、温湿调控设施的应用,提高农业设施化水平。增加大型农机、高性能农机以及配套机具的数量,提高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装备水平,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推进“123+N”江西智慧农业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深度融合,做大赣农宝电商平台,建设一批县级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村级益农信息社,促进农产品电商发展。
(四)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加快完善扶持政策体系,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大力支持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支持年轻人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按照“强公益、活经营、促融合”的思路,开展农业综合性服务。巩固农技“综合建站”成果,推F-"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深入推进社会化服务项目政府购买试点,拓宽农业服务项目领域,加强社会化组织的扶持培育和规范管理,积极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机制,推广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
(五)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行科学施药、精准施肥、清洁生产、健康养殖、立体种养,确保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确保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規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扩大“三品一标”认证总量规模,把绿色农业建设成为江西农业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可追溯。
(六)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促进一、二、三产深度互动、融合发展,打造“第六产业,示范样板。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按照“做强核心区、提升示范区、扩大辐射区”要求,遵循“四区四型”发展路径,大力实施“百县百园”工程,打造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构建现代农业样板。培育农业产业集群。积极推进75个农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培育十亿、百亿、千亿元产值的农业企业,建成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扶持发展具有上市潜力的农业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增加农业全产业链条的附加值。发展大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推进休闲观光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培育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发展休闲观光、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休闲体验专业村,建设江西生态艺术性田园旅居综合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