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探讨

2017-12-27杨红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1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知识管理

摘要:知识管理对高职院校的青年师资建设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文章在阐述知识管理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国内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现状和问题,探讨了高职院校基于知识管理视角下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知识管理;高职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1-0065-02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中,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大力支持了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突显了党和国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充分重视和成果肯定,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心和魄力。大力发展现代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专业知识全面、实践技能较强的创新型教师队伍,而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体,他们年轻有为,干劲十足,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承担着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中一个必不可缺的方面,决定着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培养质量。

一、知识管理内涵及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等成为组织中最核心的资源和要素。知识管理在企业界应声而起,一些大型企业纷纷把知识管理作为管理实践的重要内容。有人认为知识管理即不断获取新知识,进行分享和创新,从而创造更大的生产力;也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策略,将正确的知识传达给正确的人,从而提高组织绩效;还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工具等。

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编码化的,可以用正式、系统化的语言传播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内隐于个体头脑中的经验类知识,无法用语言或书面材料进行准确描述。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传播知识的主体,如何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的提升,近年来成为国内外职业教育改革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教师知识管理即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为对象,充分利用现代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从而促进教师之间知识充分交流、共享和转化创新等,进而提升学校的知识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二、目前高职青年教师培养现状及问题

国内高职院校规模发展迅速,大量青年教师加入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来,他们视野广阔、探索精神强,可塑性强,并积极追求上进。但是由于年龄较轻、资历不深,职业理想也不够成熟等,在职业发展和目标定位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实践技能。

首先,缺乏系统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国内大多高职院校缺乏一套系统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重视教师的引进而忽视教师的培养,重视岗前培训而忽视在职培训提升。国内目前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类似,都有教师岗前培训,以便顺利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但是高职青年教师培训内容大多是高等教育学、高等心理学以及教育法规等普识课程,缺少高职自身特色,因此大多过于形式化,与高职教育联系不够紧密。此外,青年教师在职培训体系较为缺乏,缺少系统管理和长远规划发展。

其次,高职院校大多不太重视青年教师之间的知识交流和分享,缺乏知识分享沟通的渠道和平台,知识分享激励制度尚不健全,激励措施执行不够到位等等,这些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素质发展和专业成长。

最后,青年教师自我培养、自我提升的知识管理意识也较为薄弱,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如今知识日新月异,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现在大学生四年所学的知识可能到入职工作时有一半已经陈旧过时了。青年教师不应以现有的知识量为足,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或各种社会实践技能培训,加强自我知识更新和管理。

三、知识管理视角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其拥有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者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高职院校应该充分结合知识管理有关理论,利用好学校知识这个大仓库,将知识管理融入到青年教师学习、科研和教学中去,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学校综合实力。

(一)转变理念,营造良好的知识管理氛围

高职院校首先要转变观念,重视教师知识管理,营造良好的知识管理氛围,建立适应自己学校发展的知识管理的激励考核管理制度等,从而积极促进高职青年教师进行知识分享,提高学校师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学校知识创新能力,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培养青年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加彼此的信任感,鼓励每一个青年教师大胆创新,自由成长,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用学习型组织不断推动青年教师对自身成长的关注。

(二)成立专门机构,健全学校知识管理相关制度

学校是个宝贵的知识大仓库,要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知识管理,建立一套合理的知识管理制度,包括知识产权机制、知识分享机制、知识激励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等等,不断激励青年教师进行知识交流、传播和创新,从而真正确保学校所有知识得以充分整合和利用,并长久可持续地开展下去。

(三)重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不断实现知识创新

高职教师知识管理不仅包括显性知识管理,也包括隐性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理论认为,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为重要,它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是高职院校教师中80%的比重是隐性知识,它包括教学、科研经验、诀窍、技能以及心智模式等,在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学校不可忽视隐性知识的作用,积极鼓励青年教师的知识获取、转化、保存甚至升华,不斷实现知识创新。

(四)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平台,发挥知识桥梁作用

高职院校基于大数据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邮件、微信、微博、BBS、QQ等等建立一个高效、快捷、实用的知识管理平台,实现知识的生成、编码和转化。鼓励青年教师根据自身知识需求对知识进行归纳和分类,甚至可以利用一些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提高教学科研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洁茹.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

[2]杨红玲.协同创新视角下促进教师知识共享的专业群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35):87-88.

[3]王芬.知识管理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轻工教育,2010,(04):45-47.

[4]王倩,程杏花.浅析高校青年教师知识管理能力[J].管理观察,2009,(02):150-151.

Abstract:Knowledge manage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oung teacher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elaborates the connot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aim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domestic cultivation of young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discusses th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Key words:knowledge management;young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training mechanism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知识管理
任职教育教师队伍长效培养机制建立思考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