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畜牧兽医专业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2017-12-27韩大勇段修军周春宝刘海霞杨晓志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1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产教融合困境

韩大勇+段修军+周春宝+刘海霞+杨晓志

摘要:高职类校外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是培养大学生技能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平台。本文以江蘇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探索的实践为模板,分析畜牧兽医专业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与问题,以期为其他同类型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畜牧兽医;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1-0031-02

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类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它能够有效弥补校内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和实际工作[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多种形式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共同培养人才,同时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决定》给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高职类院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却遇到“校热企冷”、“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企业诉求的利益得不到有效解决,很多学校校企合作基本流于形式,即使开展了一定形式的合作,合作的模式也比较简单,难以做到与企业的深入结合[2]。为此,必须探索基于校企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大中型养殖企业蓬勃兴起,对技术、人才、项目合作开发等有很大的需求,高职畜牧兽医类院校与这些企业建立了合作,企业成为学校的实训基地。

由于投资主体不是高职院校,加上企业本身的营利性特征,再加上政策、制度、运行机制等问题的制约,决定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将面临很多问题,致使这些基地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出来,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高素质的畜牧兽医类人才的要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积极探索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机制,本文总结分析畜牧兽医专业建设和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一、教学与生产之间存在冲突

1.学校制定教学计划与企业制定生产计划互相冲突。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的教学计划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学校教学实际制定的,而企业的生产计划是按照企业的正常生产任务来制定,两者制定的目的和原则截然不同,因此教学计划在企业不能像在学校一样按部就班执行,顺利完成各项教学目标,而企业的生产计划因实训学生的学习受到影响,最终导致学校不满意企业的实训效果,企业一线员工对接受学生实训有抵触或不欢迎。

2.安排的实训人数与实际岗位需求互相冲突。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都是以班级制的形式开展的,在生产性实训中也是以班级制的形式开展[3]。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养殖企业生产环节自动化程度提高,需要的生产人员减少,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生产实训中。

3.技能训练与经济效益互相冲突[4]。企业要求员工操作要熟练准确,不能因个人原因导致动物受损或损失,这样就会造成实训过程中有些影响动物健康或生产性能的技术环节学生不能、也不敢动手操作,只能观摩。学生数量多的时候,还有可能影响技术人员正常操作,造成技术人员业绩受到影响。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要求互相冲突。

4.学校和企业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互相冲突。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大多并没有在养殖企业中任过职,给学生授课的技能和方法可能与企业不一致,学生到实训基地不能很好地变换应用。同时企业中的员工没有经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不了解学校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管理方式,对自己的操作不能比较清楚地讲授给学生,给学生的实训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校企之间缺乏利益补偿和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问题是目前制约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首要关键性问题,也是调动校企各方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5]。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营利性是其本质的特征,有时可能会忽略教育的育人本质及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养殖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学生实习期间不能独立顶岗工作,企业还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学生实训安排及实训指导,安排学生食宿等条件,大大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3]。学校对实习基地又无相应的补偿机制,导致企业主动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与人力对学生进行指导,甚至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虽然校企双方签订了共建协议书,但不少校外基地仅是只有一纸协议的“纸上基地”或光有牌子的“挂牌基地”[5]。因此,如何整合和凝聚校企各方的教学和实践资源形成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机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校企之间存在参与动机不同,组织文化有差异

企业参与校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驱动力应该是合作利益,比如能够优先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扩大企业在行业和社会的影响力等等。学校合作的内在驱力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办学声誉的提高。校企双方的参与目的不一致,导致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多流于形式,实质性的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不了或开展得不深入。另外企业和学校之间的组织文化不同造成企业和学校之间形成了天然的组织边界,在合作构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学校文化旨在通过实训基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侧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巩固,企业文化则期望通过实训基地对员工和潜在员工开展培训,更侧重技能的应用与提高。这种区别成为校企在实训基地建设中沟通与合作的最大障碍,直接影响了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积极性。

四、校企教师团队共建存在困难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有利于教师深度融合,促进校企“双师型团队”的建设。但是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各自诉求和体制考核方式不同,高校的职称晋升制度和科研体制对教师是否参与校企合作教学或参与的程度没有明确要求,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考核不能科学合理,因此校内教师关注实践教学的意识并未被真正唤起,进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乃至专业研究不能很好地与行业或企业的实际有效衔接。而企业教师多是由企业中业务骨干、技术骨干担任,他们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需求及利益诉求,主要是工作的稳定性及收入的可靠性,其利益诉求往往在于能够具有稳定的工作和收人,对于其他的问题或许并不感兴趣。因此,不同的教师群体有着不同的现实诉求,很难真正地相互渗透,深度融入。endprint

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未來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畜牧兽医类专业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因为养殖企业本身的一些特殊要求,同时随着现代畜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还存在许多需要突破的困境,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分析、共同探究,研究总结出最合适的建设方案和运行机制。同时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相应措施,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政、校、企共同努力,为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曹婷.高校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2,256(10):66-67.

[2]舒美艳.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6,(8):29-30.

[3]胡华文,卢丽君,付晓军,等.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30-31.

[4]朱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中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对策[J].职业教育,2017,(3):183-184.

[5]乔兴旺,纪晓丽.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7-38,46.

Abstract:The teaching base of productive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to train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to operate and innovate,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comprehensively. This paper,taking jiangsu animal husbandry,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off-campus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productive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template,analysis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productive practice base outsid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similar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production and teaching integration;animal husbandry veterinarian;external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troubleendprint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产教融合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服务现状与对策探讨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