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健康行为与学校引导的相关性
2017-12-27季鸣凤��
季鸣凤��
摘要: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与外来务工人员所在地的学校教育融合其本质属于城乡两类群体对话,需要两者的自我理解、相互理解。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却存在因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学校教育中隐含的福利观、同化观、物化观等,无法体现教育公平性的问题。基于此,文中从学校引导层面入手,探讨学校在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健康行为培养中的责任与义务,继而分析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与外来务工人员所在地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及方式。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健康行为;学校引导
虽然“两为主”政策的推行,缓解了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就学难的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与外来务工人员所在地学校的融合,但是从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健康行为引导层面出发,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入学的学校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却没有真正被落到实处。即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与其入学学校之间的融合流于表面,仅限于外在融合,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在入学后所遭遇的排斥和“被尊重”,严重地阻碍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 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与所选学校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1. 物化观视角下的单方面融入
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在城乡文化差异及社会二元结构的客观影响下,普遍被认为低人(城市学生)一等,这使得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不愿与流入地的同学和教师交往、互动,很难完成社会关系和身份的重塑。物化观视角下,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被认为是受益的特殊群体,需要“城市人”让出资源和空间,继而导致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在校期间的被排斥和被欺负。以上两种问题的存在,导致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无法取得流入学校的真正认可,即便是接受流入学校引导和教育,也难以真正实现共同发展。
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学校后,学校方面如何从经费、政策、制度等方面提供便利或者提供可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健康发展的模式与途径,目前尚未有比较系统的案例或示例,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与流入地儿童的同班就读,虽然可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享受高质量、免费的义务教育,但是物理的融合,对心理与文化、精神与物质融合的忽视等,更容易导致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无法自身置入,久而久之,容易对流入的学校及教师、学生等群体产生心理排斥感。假使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处在心理、生理叛逆期,以上各类因素的制约,更会导致其行为和性格出现扭曲,甚至容易将原本的陋习、性格阴暗面过度放大影响其正常行为。
2. 同化观视角下的主体地位缺失
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化观时,其本身的身份和文化背景是否被学校所顾忌,应该被视为学校引导工作所关注的焦点。但是事实上在双方尝试融合的过程中,城市教育价值观强势的输入以及城市文化中心主义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的主观化干涉与制约,往往导致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产生不被接纳甚至被歧视的心理暗示。
学校引导在同化观视角的影响下,实际也容易出现“他者”的疑虑,即便是将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同样视为与本校“原住民”同样的生命体,但是也难免受到“外来”标签的影响,产生过度或者不足的引导行为。无论是此两种中的哪一种,都属于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主体地位缺失,被动接受“洗脑”和强加引导的一种表现。此种畸形引导下的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行为发展结果可想而知。
二、 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学校融入的需求及方式思考
从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行为健康发展层面入手,学校对其的引导能否从学生心理健康层面入手,通过改善学校环境,如修缮卫生设施,建立标准化卫生室,单独设置心理教师等方式来增加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健康发展的筹码。
在应用模式方面班主任配合、保健教师主导、学校项目分管领导支撑的配搭模式能否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需求分析及健康发展引导的主要责任组织。
在教育模式的选择时,从长期运作的必要性和成本需求层面考虑,能否将常规健康教育如大型健康教育主体活动、定期开展的健康主题班会、健康广播、宣传栏信息、丰富的校园活动、思政针对性教育、“一帮一”合作模式、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作为基本表现形式,在针对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进行专门的专业化培训后,为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建立行为档案,密切关注其课堂内外的表现,设计针对性的引导方案。
三、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健康行为的学校引导策略
1. 构建道德性校园文化,充分发挥伙伴关系效应
道德性校园文化是学校引导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基础及前提,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所需的被尊重有多元、人性的道德文化,属于一种以自由交往、相互支持、平等、互相尊重、通情达理的思维为基础的文化。如果学校长期保持此种文化特质,可兼容并蓄的包容外来文化与外来价值观念,就可能从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中,根本性的植入忽略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差异的理念。继而真正使得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忽视自身与流入学校学生的差异,切实感受到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平等。
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引导其实还可考虑伙伴关系及榜样力量的作用。此榜样和伙伴不仅限于鼓励随迁子女与“原住民”交朋友、合作,还需要一视同仁地认可随迁子女的优秀,适度将其视为典型宣传。只有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将自身视为被流入学校的一员之后,学校对其健康行为和心理的引导才能并入到学校对“原住民”的引导方式中来。让道德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需要时间和人力的辅助,而此过程同样需要参与者的批判反思及对话。因此在充分发挥伙伴关系效应的要求下,如何以开放的心态强化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沟通,如何增加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原住民”教师、学生群体的合作,为双方的真实交流提供较多的机会,形成与各自原有认知类似,但是又可以出现新见解的合作模式,则可成为此项工作的运作焦点。
2. 调整学校制度及规范,增加校本开发与探索
尊重多元声音和人性化规范需要同步建立起来。城乡两类群体在共同的理想和观念下合作才能保障学校最大化引导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行为健康发展。作为公共生活社区,学校不能排斥自由和规范两者的矛盾性,而是遵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习和生活习惯特殊性及文化背景的前提下,邀请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与到学校制度和规范的调整中,使之的需求和声音可以被学校及教师听到,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行为主体性,使之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自身置入”,与学校的引导工作对话。
校本开发与探索是满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原住民”差异的一种尝试,校本课程面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尊重其特殊发展需求,面向学生生活世界和特殊体验与经历。因此,在邀请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与学校规范与制度调整的同时,还可邀请并鼓励其参与到校本开发与探索中来,使之有意識地与流入学校学生共同发展、相互学习,自觉接受流入学校的健康心理与行为引导。
参考文献:
[1]凌云.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问题行为及教育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6.
[2]徐正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行为习惯调查研究[J].云南大学,2015.
[3]曙梅.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