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过怎样的教育生活
2017-12-27刘学民
刘学民
我们实行着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过什么样的教育生活,这些决定着教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做的是对的教育还是错的教育,真的教育还是假的教育,同时也决定着我们的生命质量。
近日,听上海大学附属中学郑艳红老师在锦山中学为学生上“学习共同体”的语文课时,其选用的“教材”为范小青的小说《准点到达》。小说中罗建林、老大老二给了我们以教育上的启示,城市白领罗建林精于计划,不断按计划“准点”行动,不断准点到达生命的“目的地”,可谓“高效”的人生,这也正是他所追求的。为什么见到老大、老二反而受到了刺激和触发?面对城市的农民工老大、老二,不断错过他们的“列车”,对于一系列的“错点”行动,似乎他们并不在乎。聪明的罗建林从中发现了自己“准点”“高效”生命中的缺陷,因为准点、高效,于是生活是刻板的、单调的、被强迫的,生命少了意外遇见的迷人风景,也许还少了一些自由的遐想、探究和创造。
学校里,也有罗建林式的教师,按照精致严密的教学计划,以传递和教授为主,准点完成教学进度。他们误以为教的进度就是学的进度、教的逻辑就是学的逻辑、教的高效率就是学的高品质。
但有一天,罗建林式的教师们突然觉醒了,成绩有了,荣誉有了,待遇有了,为什么不快樂呢?他们在想,我的大部分学生毕业了,几乎就与我永远地再见了,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学生,似乎对我没有什么感情。他们继续反思:我的教学生涯中有师生丰富的体验和创造吗?有教学计划之外的学习生成和精彩思想的诞生吗?我的教与学生的学真的相遇了吗?我和学生的思维、情感真的相遇了吗?有学生与客观世界以及自我的相遇和对话吗?如果没有这些,一切都按规定好的程序教学甚至生活,这还是人的教育、人的学习、人的生活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教龄的增加,罗建林式的教师们进一步追问:我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和专业追求吗?我的生命寄托和追求到底在哪里?我的理想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
反思到这里,罗建林式的教师们其实已开始了自我启蒙。知己知人,达己达人,成事成人,这应成为每个人的生命自觉啊!是啊,作为教师,应该主动觉醒,应该追求每天生活的精彩。仅有一次的生命是高贵的、有尊严的,是用来体验、审美和创造的,而不是为了某个眼前的阶段性目标而沦为工具和奴隶。
近几年来,在教育启蒙之路上,赤峰教育人学习了张华教授的研究性教学论,探究了陈静静博士推动的佐藤学“学习共同体”行动研究,于是在汇通中尝试着追求新的教育生活方式。
课程由“计划型课程”向着“单元型课程”迈进,老师由课程执行者向着课程创造者迈进。教学由传递性教学走向研究性教学,学习由同步学习走向协同学习,由“勉强”走向“相遇与对话”,课堂将形成“活动的、协同的、反思的”学习新方式。
教师由重复性的工具性劳动转向“读书—实践—写作”的创造性教育生活方式。实践,是“做自己”,是要把教学变成行动研究,变成基于倾听的协同学习,是目的性的对象化活动,要不断与课堂、与学生展开对话。读书,是“学别人”,是围绕实践,与书本、与他人不断展开对话。写作,是“学自己”,围绕实践,不断反思自己,整理自己的经验,持续与自我对话。这种三位一体的生活方式,是目的性的、创造性的甚至是审美性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方式。
教师,由原子式的个人孤独成长转向开放每一位教师自己的课堂,构筑相互学习的“同僚性”关系。这种关系,既关注教师作为工匠的成长,通过模仿获得个人教学技巧及风格,也关注作为专家的成长,以课堂观察、课例研究为主,追求实践与理论的统合。郑艳红老师执教锦山中学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既有课堂上的实践、倾听、串联、反刍,也让老师们体验了近距离的、全程的学生课堂学习观察。因为有了老师们的观察、记录、反思,有了学生间持续的倾听、对话及老师的有效串联,有了学生课堂上精彩观念的不断诞生,于是老师们在随后的课例研究中,大都能滔滔不绝地讲出自己精彩的心得与感受,而不是原则性的、象征性地敷衍几句。这样的课堂学习与观察使得学生的生命被打开,接着是教师生命的相互激扬,相互学习的“同僚性”关系便由此逐步形成。也由此让人想到,只有指向学生学习的研究,才是真正的教学研究,只有解放学生,才能解放教师自己。只有真正的教学研究,老师们才愿意投入其中、创造其中、享受其中。
学校管理由烦琐的行政型组织转型为扁平化的、简约的学术性组织。这种简约的学术型管理组织旨在由以“行政”管理、发布指令、重在控制和执行为主转向以经营校本教研为主旋律,旨在帮助教师共同成长、相互成就、合作共生,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分子,使管理不断指向课堂、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追求“公共、民主、卓越”等学校文化。
当然,理想不能代替现实与实践。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哪怕从一所学校、一位教师、一间教室开始做起,让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深度参与学校变革,让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全程支持、帮助学校变革,那么,我们的基础教育一定会展现出新的学习风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