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材是教师
2017-12-27丁学东
丁学东
不久前,听了一节语文课,内容是杨绛的《老王》,课堂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教师(布置任务):文章告诉我们,老王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并且画出文中表现老王“善良”特征的语段。
学生:边读边画。
全班交流:学生朗读画出“老王接送默存不要车钱”“送大鸡蛋”等语段。
总结:老王的确是一位善良的人。
这个教学环节设计得严丝合缝,教学内容“大众化”程度极高,这是一年一年、一代一代语文教师沿袭下来的,是约定俗成的套路,是无需怀疑的。
事实真的如此吗?
仔细分析,教师提的这个问题的提问方式、内容以及出发点(问题的目的)都存在问题,尤其是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思想不符。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探究精神即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的主要策略是运用归纳法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由“特殊”到“一般”,强调从事实中得出结论。教师的“老王是个善良的人”是先给出了结论,之后让学生找论据,来验证结论,这是典型的演绎式教学,演绎式教学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的推理能力,推理能力虽然很重要,但它畢竟不是探究能力。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老王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得出结论”,实现“探究”。
“老王是个善良的人”,老王是个善良的人?老王仅是个善良的人?
文章中“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这句话有没有别的意思?老王是回族,穆斯林笃信人“无常”后或升天堂或下火狱,生前行善升天堂,生前不善入火狱,老王做善事真的没有替自己考虑?另外,“坚强”“隐忍”“勤劳”“正直”是不是也是老王的品格?从内容上限定“善良”是不合适的。
语文教学中设计问题的出发点是开阔学生的思路,树立“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想。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思维的宽度、深度得到拓展和延伸。语文教学中教师绝对不能同化学生——统一学生的思想,统一学生的认识,统一学生的答案。那种把学生的多元解读逐层收口儿,最后集中到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上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然而,痛心的是这样的课堂还普遍存在。
教学中出现以上问题和对类似现象熟视无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教师的理论水平不够,一个是教师的见识不够。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能克服一切“怎么办”的问题。这句话讲得好,它强调了“为什么”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能解决“为什么”的有且只有教育理论,没有理论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是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其然。当下,教师中不学理论、排斥理论、反感“空洞”理论培训的比比皆是,这些教师认为,理论是虚无缥缈的,是忽悠人的。殊不知,不懂理论的教学如同不懂医术的看病,简直是胡闹。
比如,课上,很多教师安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于是课上乱作一团,学生一个比一个能嚷,一个比一个声大。这有问题吗?当然有问题,而且有大问题。理论上说,学生的读书需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思考依赖于注意力的集中,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无意注意已经建立,自己读书时会无意注意到别人的声音(或其他信息),这样,注意力就会受到干扰,进而毁掉思考,所以这种阅读是低效率或无效率的阅读。
再如,很多教师在指导背诵时规定孩子“理解着背诵”或“嘀咕着背诵”。教师自认为是有效的指导,事实并非如此。卢梭说,12岁之前是人理性的休眠期。孩子的记忆更多靠的是形象思维,是图片化记忆,无需理解,也理解不了。“嘀咕着背诵”可以,但不能一概而论,脑科学发现,人的大脑分多种类型,有音乐型的,善于倾听,在听中背诵;有美术型的,善于观察,在看中背诵;有体育型的,善于运动,在动中背诵,等等,不一而足。方法要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
还如《陋室铭》一课,教师在讲到“何陋之有”时,费尽唇舌讲解“倒装句”,讲解“宾语前置的标志”,初一学生苦于知识储备不足,10分钟后依然一头雾水,老师无奈,说“把这句话背下来”。如果这位教师了解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原理,知道记忆是学习的初级目标,理解是学习的中级目标,应用是高级目标,那么,这个环节就轻松而高效了:能理解比单纯的死记硬背要好,会应用更好。就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理解只需举例说明,利用5分钟时间,多举一些日常表达中的例子(诸如“何愁之有”“何难之有”等等),理解是很容易的,趁机再让学生仿造几句,学以致用,直接实现高级目标,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如此例子俯拾皆是。有人说目前中国教育不缺少理论家,缺少的是实践家,仔细想想,不完全是这样。诸如“老王是个善良的人”的问题告诉我们:目前教学中实践是泛滥的,理论是匮乏的;实践是没根的,理论是飘着的;实践是肆意的,理论是荒漠的。理论与实践隔岸观火,遥遥相对。教育高耗低效的根源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这里。
造成“老王是个善良的人”的还有教师的见识问题。教师要有见识,这点众所周知,无需赘述。教学不能唯教学参考书是从,学生最好的教材是教师,教师的认知、情感、人格是学生最好的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不允许孤陋寡闻和随波逐流。《老王》一课,教师要了解“文革”前后那段历史,不仅要知道杨绛一家的坎坷遭遇,还要旁通穆斯林的宗教文化,要读一读杨绛的《干校六记》,读一读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见识越广博越好,越深刻越好。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就不会有“老王是个善良的人”的问题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