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美学探讨
2017-12-27李姣玲
李姣玲
摘要:民间文学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化积累,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文学的教学中不断地进行着教学的改革和探索,而且越来越重视对民间文学教学改革中的美学研究,民间文学作为我国国人尤其是民间的一种创造,主要是一种民间的艺术与文学,但是当下的教学改革要求充分地对我国民间文学进行美学的研究。因此,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美学探究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
关键词: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美学探讨;有效途径
民间文学作为拓展学生文学知识,了解我国民间文化与其他生活状态的文学。随着我国教学的改革,更要求对民间文学教学改革,而且要求融入美学的感觉,只有以美学的观点研究民间文学,才能够使得在民间文学的研究中,让学生感受到更加文学的艺术境界,感受到我国的文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让人们增加一些民间的情怀之外,提升对民间文学的内涵和人文理解,从而使得我国的民间文学教学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 民间文学教学改革中进行美学研究的必要性
当下我国对民间文学教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对其中美学的研究,具体来说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民间文学重要讲述的是大量神话和传说等内容,其中很多都是人定胜天或者是感情忠贞的情感故事,所以,只有对民间文学加强美学的研究,才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的了解到民间文学所蕴含的美的内容,而且提升对民间文学的认识程度。可以说民间文学不仅影响到了我国文化的进程,甚至是对西方的文学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只有加强对民间文学的美学的研究,才能够使得民间文学教学改革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教学中若遗漏了民间文学尤其是神话深邃的美学理念,那么将使学生对民间文学的认识受到限制,感染力也大为减弱。
另一方面,民间文学中尤其是一切民间的传统充分体现出了一种世外桃源式的完美生活,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隐藏了当时的民众对当时生活的不满,或者是无力改变现状的一种反应,所以创造美好的民间传说和文化,表达了民众对于人、自然、社会相互融合的一种想法,这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反应。通过创作民间传说来派遣当下社会中的一些阻碍,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民间传说中体现出来的和合观念,与怡然自得的民间生活可谓是相得益彰。传说的世界里,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信仰都融会贯通,人生无隔世之苦,无分离之忧,也体现了一种美学。
二、 民间文学教学改革中进行美学研究的问题和不足
当下,我国民间文学的教学中,比较缺乏对美学的研究,所以在民间文学的教学改革中必须要加强对美学的研究,具体来说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美学研究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民间文学的教学只是进行理论的灌输,缺乏对美的思想讲解。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主要侧重于讲解我国民间文学的发展史、各个阶段的特征等,所以,单纯地进行这种理论的讲解,不能够让学生发现民间文学的美,反而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使得对民间文学的兴趣不断减弱,也不利于提高学生民间文学的审美价值,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进行改革和创新,那么我国的民间文学发展就会陷入困境,尤其是缺乏了美学的深入,无法真正地展现出民间文学的真正内涵。
第二,对民间文学中的故事或者是传说讲解不利,不加以重视。单纯的灌输理论,对各种传说和美好神话的讲解不加以重视,这样就使得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出现了重视理论讲述、轻作品解析的教学现状,这种教学的现状,往往造成了民间文学讲述的生搬硬套和枯燥乏味,从而使得我国民间文学的发展缺乏美的感受,而且不利于发现我国民间文学中美的内涵和艺术,所以,丧失了对美学的深入和解析会导致我国民间文学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第三,缺乏对民间文化的讲解和分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很多的人变得比较的心浮气躁,很多人都热衷于一些快餐文化,所以,对于民间文学的喜好程度不断下降,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和研究民间文学,所以要向学生传授民间文学的知识和理论,不对民间文化进行讲解,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如果对民间文化缺乏研究,那么使得民间文学显得太过空洞,没有发展的根基,使得民间文学讲解脱离实际,不利于民间文学的发展。
三、 民间文学教学改革中美学探讨的有效途径
为了充分对我国民间文学进行美学研究,必须要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才能够使得学生了解到民间文学中所包含的美,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民间文学的内涵和魅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的尝试和探索:
第一,在民间文学的教学中,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加强对神话传说等内容中美的探索和鉴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民间文学的讲述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对民间文学的定义、内涵、发展史等进行讲解,这种单纯介绍民间文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发现民间文学中的美和内涵,只是感觉民间文学比较的枯燥和乏味。因此,在民间文学的教学中,必须要摒弃单纯的罗列出民间文学的发展阶段及各个阶段特点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加强对民间文学中经典的传说和故事进行鉴赏和赏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通过对民间文学中故事传说的赏析,提高学生对民间文学中美的享受,提高学生对民间文学的审美情趣。为了提高学生对民间文学学习兴趣,感受到民间文学的美的内涵,要加强對民间文学的故事或者是传说的赏析和解析,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美,进而了解民间文学的艺术和价值。比如说《牛郎织女》作为家喻户晓的一个民间传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析其中的深刻意义,不应该只是讲解牛郎织女是什么神仙、他们为什么会分开等一些比较八卦的问题,应该讲述的是牛郎织女的背后的期望以及人们的愿望,体现出了什么深刻的中心思想。所以,在讲解时重点指出《牛郎织女》主要是赞扬一种对爱情忠贞不渝、坚定执著的情感,也体现了牛郎织女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又如,邵阳地区流行的花鼓戏,教师在讲述之前可以讲述其发展的历史和神秘的小传说,或是利用多媒体等设备,播放花鼓戏的相关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在民间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传达给学生的不应只是单纯的民间文学,而应是在教授文学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可以說民间文学的发展都是以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的,所以,要想学习好民间文学,必须要加强对其创作的环境和背景进行探究,同时了解了我国的民间文化。比如说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与这个神话传说有关的民间文化就是七夕节。所以说,民间文学作品在其产生、流传的过程中,既有地域的扩散性,也有时间的久远性,积淀了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民俗文化元素。在欣赏民间文学作品时,不能抛开其民俗元素而作单纯的文学赏析。比如说邵阳地区比较流行的花鼓戏,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讲述花鼓戏的类型以及经典曲目,还要深入的研究其历史的演变过程,加强后人对民俗花鼓戏的了解。
第四,加强民间文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环节,以期增加学生的表演欲和审美欲。比如民歌的演唱、民谣的吟诵、故事及传说的讲述、民间小戏的演唱等等。一个民族的文学只有被广泛的传扬让后人接受才能够真正的发扬光大,所以,在对民间文学进行教学改革中,要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课堂上增加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对民间歌曲以及故事传说进行朗诵和演唱,让学生增加对文学的爱好与兴趣。比如,通过举办花鼓戏的表演比赛,使得民间文学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四、 总结
民间文学的教学改革正适应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需求,而且美学的渗入也是改革所必需的。只有加强对美学的渗入,才能够使得在民间文学的教学中,使得民间文学教学更加有意境,不仅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学广阔的知识和内涵,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民间文学中审美的意境和艺术。所以,为了提高民间文学中的美学渗入,应该结合民间文学的相关内涵,积极的营造美的教学氛围,同时在授课过程进行美学的讲解,让学生提高民间文学的审美素质,有效地提高我国民间文学的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我国民间文学的发展之路更加的长远。
参考文献:
[1]瓦其金强.探讨文学翻译中应遵循的美学原则——以凉山彝族民间文学翻译为例[J].北方文学:下,2015,(5):167.
[2]韦惠文,罗红流.民间文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探讨——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2):134-137.
[3]李玉雄,LIYuxiong.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改革论纲——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33(2):120-122.
[4]耿艳艳,张文诺.古老黄土高原上的心灵之歌——论陇东民间歌谣的美学意义[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1(4):12-17.
[5]郭帅.样板戏及样板戏研究的另一面——评张丽军《“样板戏”在乡土中国的接受美学研究》[J].关东学刊,2016,(1):151-160.
[6]段亚鑫.民间语言美学价值的重新审视——读《当代小说与民间叙事》[J].世界文学评论,2016,(1):24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