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阴引阳火针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研究

2017-12-27朋源凤贾泽坤

关键词:火针痉挛中风

朋源凤,贾泽坤,江 娜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8)

从阴引阳火针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研究

朋源凤,贾泽坤,江 娜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8)

目的 探究从阴引阳火针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6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中医针刺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从阴引阳火针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4,P<0.05)。结论 采用从阴引阳火针对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的下肢痉挛状况,减少患者的痛苦,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从阴引阳火针;中风;下肢痉挛;临床疗效

中风是指人体因外邪内侵所致的气血逆乱类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将中风分为外风和内风两种。现代医学中常说的中风多指内伤病症所致的类中风,即脑卒中[1]。在临床上,中风患者会出现口歪眼斜、言语不清、神志模糊、下肢痉挛和突然昏扑等临床症状,患者若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便有可能造成患者出现半身不遂等临床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2]。相关研究表明,利用有效的中医治疗方式对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以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部分患者展开从阴引阳火针治疗,对比常规中医针刺治疗与从阴引阳火针在中风后下肢痉挛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症状均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和西医脑卒中诊断标准。并排除存在精神疾病病史,沟通障碍、认知障碍和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6例。在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6.7±8.2)岁,其中脑梗死患者17例,脑出血患者9例;观察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57.1±7.8)岁,其中脑梗死患者21例,脑出血患者5例。两组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神经内科治疗,并予以统一的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

对照组:予以常规中医针刺治疗。

经常规消毒后,选取患者手三里、太冲、环跳、外谷、风市、后溪、委中、极泉、阳陵泉和肩髃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留针30 min。每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一天,共治疗30 d。

观察组:予以从阴引阳火针治疗。

选取患者血海、后溪、足窍阴、八邪、手三里、曲池、臂臑、外关、太溪和阳池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医生手持火针于点燃的乙醇灯上进行灼烧,直至针体至针尖通红,迅速刺入相应穴位中,并快速拔出。助手采用消毒棉签点按针刺穴位30 s。每2 d治疗一次,连续治疗5次后休息2 d,共持续30 d[3]。

1.3 观察指标

利用Ashworth量表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价,共分为显效(全部关节评分之和降低4级以上肌张力)、有效(全部关节评分之和降低2级以上肌张力)和无效(肌张力无改善)三种临床评定指标。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3 讨 论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产生原因在于人体脑部血管突然破裂的脑供血不足所引发的脑组织损伤疾病。传统中医认为,患者在中风后出现下肢痉挛的原因在于阴阳失调和筋脉失濡,当患者上肢屈肌、下肢伸肌拘急痉挛时,会导致人体肌张力升高,形成肢体阴急阳缓的痉挛症状,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4]。

在临床上,对部分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患者予以从阴引阳火针治疗可知,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4,P<0.05)。得出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传统中医认为中风后下肢痉挛属于经筋病范畴,且患者在寒冷天气会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所以该病症属“寒症”范畴。而火针疗法利用加热后的针体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能够利用火力和热力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起到祛除寒毒,疏通气血及调和阴阳的作用。并且,现代医学研究显示,从阴引阳火针能够通过对患者穴位造成强烈的刺激,增强患者的局部组织代谢能力,对于改善人体内部微循环、调节血流速度和增强患者局部营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下肢痉挛状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利用从阴引阳火针对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进行针刺治疗,能够通过祛除寒毒、调和阴阳和疏通气血的治疗方式,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下肢痉挛状况,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贾新燕,黄石钊,袁 旭,等.火针散刺患肢阳经皮部结合抗痉挛康复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107-109.

[2]王 宁,李志峰,吴海红.火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5,40(4):304-308.

[3]王 宁,李志峰.火针改善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5,35(11):1105-1109.

[4]肖永娟,李玉莲,邓玉玲,等.毫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8):134-136.

R277.7

B

ISSN.2095-6681.2017.30.160.02

安徽中医药大学青年科学研究项目(2015FY022)

吴宏艳

猜你喜欢

火针痉挛中风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