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2017-12-27许娜赵娜娜中国海洋大学
文/许娜 赵娜娜,中国海洋大学
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文/许娜 赵娜娜,中国海洋大学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大力推进产业升级,与此同时学术界从各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现有有关产业升级的文献进行归纳和整理,分别从产业升级的内涵、动力和影响因素、路径选择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促进产业升级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
产业升级;影响因素;路径选择
1 产业升级的内涵
国内外专家学者目前对产业升级内涵的界定还没有形成统一表述。一些学者从中观和宏观层面对产业升级概念进行界定。如金碚(2014)认为,产业升级实质上是工业所具有的创新性和革命性的自发彰显,在此过程中,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魏后凯(2003)认为,企业空间发生扩张的过程,也就是企业的区位调整和再区位的过程,这就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质。Guerrieri(2001)认为产业升级是指在某产业内国家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动态专业化。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微观生产要素层次,从微观企业层次研究产业升级问题。Poon(2004)认为产业升级就是制造商成功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低价值产品向生产高价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转换的过程。丁焕峰(2006)发现技术进步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要素因此会向该部门流动,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综上所述,从宏观层面上看,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地位的提升;微观层次上,产业升级是指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进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并获取更多利益。
2 产业升级的动力和影响因素研究
技术创新能够从内部推动产业升级。Antonelli(2005)指出本地要素市场的不均衡引致技术创新,要素价格的改变会影响技术创新的速率和方向,进而影响经济产业结构。Ritchie(2009)明确指出,在发展中国家依据自身条件所建立的所有升级路径中,技术升级路径是最成功的。陈敦贤(2000)指出,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升级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技术演变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刘芳和倪浩(2009)运用层次分析法,指出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并认为政府在推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大有可为。黄茂兴和李军军(2009)分析技术选择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认为合理的技术选择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科技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需求等环境因素能够从外部拉动产业升级。姜泽华和白艳(2006)指出社会总需求、科技进步、制度安排和资源禀赋是影响产业升级的因素。孙军(2008)从需求因素出发,认为后发国家的需求层次空间和政府的政策因素对产业升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汪炜、李甫伟(2010)实证检验了我国A股市场发展对产业升级的显著促进作用。范爱军、李菲菲(2011)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不同贸易模式下产业结构升级状况,发现一般贸易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加工贸易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富,推动因素是产业升级的内因,拉动因素是产业升级的外因。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产业升级。
3 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在产业升级的战略途径选择上,国内学者大体持有两类代表观点。一种观点是以林毅夫、江小涓等人为代表的学者,主张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国家经济,进行产业升级。林毅夫(2007)认为发展中国家应选择与其要素禀赋,即比较优势相符合的产业和技术结构,才能达到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升级换代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东亚奇迹就是比较优势战略的最好实证。另一种观点是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的产业升级战略:该种观点重点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企业只有自主创新才能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吕政(2014)认为,当前产业升级的方向主要是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替代传统产业的比重,改善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以做低端产品和代工为主的状况。路风(2007)强调通过技术学习提高技术能力,进而形成竞争优势,实现产业升级,而自主创新则是进行技术学习的主要甚至唯一通道,是提高技术能力的主要可靠来源。马俊如(2007)认为企业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企业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外,国内还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要想推进我国产业的升级就要摒弃外需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建立起基于内需为主导的价值链。林风霞(2009)认为,产业升级要依赖于发展模式、市场战略、经营模式、资源利用模式、技术创新模式、环保模式、政策手段等方面的转变,而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提升企业升级的动力和能力。
从本质上来讲,目前对于产业升级的对策存在的两类观点,前者强调以贸易和资本流动为载体的国际技术转移,后者则强调内生性的自主技术能力的培养。作者认为自主创新是必要的,但仍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现有的比较优势,在不违背比较优势法则的基础上,探讨企业和政府的自主创新行为,这更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
[1]金碚.工业的使命和价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J].产业经济,2014(9):51-64
[2]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经济论坛,2003(4):11-15
[3]丁焕峰.技术扩散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关系[J].工业技术经济,2006(5):95-98.
[4]Anronelli C. Localize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factor markets; constraints and inducements to innovation[R], working paper,2005(3):1-33.
[5]孙军.需求因素、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J].南开经济研究,2008(5):58-71
[6]林毅夫.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求知,2007(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