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把握新闻采访写作的独特视角

2017-12-26季光达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把握

季光达

摘要:新闻采访写作是新闻的灵魂,新闻采访写作视角事关新闻结构和组织安排。因此,在新闻制作中,许多新闻记者都会从独树一帜的视角去进行新闻写作。文章结合当前新闻采访写作视角选择存在的问题,就新闻采访写作中独特视角的选择和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对新闻采访与写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闻采访写作;独特视角;把握

新闻采访写作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在新闻采访结束后,借助何种方式进行新闻写作,如何展示新闻的真实性和社会意义,是新闻记者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在新媒体出现后,提高新闻采访写作的质量,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尤其重要。为此,许多新闻工作者都在新闻采访写作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尝试,新闻采访写作视角选择也日趋多样化。不过,整体来看,一些人在新闻采访写作视角选择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当前新闻采访写作视角选择存在的问题

1.1主题不鲜明

主题是新闻写作、报道的核心,从独特的新闻视角提炼新闻主题,并就主题的潜在价值进行挖掘和报道,是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人性化的根本。因此,在新闻选材、采访结束后,记者要提炼写作主题,同时从独特的视角提升新闻的高度和广度,以彰显新闻报道的价值。不过,一些记者在新闻主题提炼方面,都缺少明确的目标,也没有形成特定的主题思想,素材准备和新闻报道也很不到位,新闻的特色和价值都无法充分体现出来。

1.2准备不充分

无论是在新闻信息筛选、材料准备、新闻采访还是在新闻写作上,记者都要准备充分,这是确保新闻写作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不过,一些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经常会因为一些因素而准备的不够充分,一些人甚至在对整个事件缺少了解的情况下就匆忙出击,这也使得新闻写作和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也受到影响,严重的还有可能会给当事人造成伤害,引发法律纠纷。

1.3思维不灵活

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对于新闻写作来说十分重要。新闻采访写作需要记者全面开放思维,激活大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不过,许多记者在新闻采访写作中,都已形成了惯性思维,一些人在写作中经常受个人思维空间限制,只知道用常用的手法和程序去进行新闻报道,很少会在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指导下去进行新闻采访写作,新闻采访写作虽然中规中矩,但是没有亮点。

2新闻采访写作中独特视角选择和应用方式

2.1创造或开辟新的写作视角

人是创造和改变世界的主体,在新时期,许多新人新事大量涌现出来,与此同时,许多新闻记者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新闻写作特点和方法上进行了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根据新时期新闻采访写作的特点和受众的心理需求,创造或开辟新的写作视角,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尤其重要。那么,如何创造或开辟新的新闻写作视角呢,笔者认为,首先,新闻记者要根据新闻内容提炼新闻主题,然后围绕新闻主题挖掘、提出新的观点。通常情况下,新的新闻观点+独特的写作视角很容易引發受众的热点思考。而要想开辟、创造独特的新闻写作视角,记者必须要拓展思维,借助典型细节,表现新闻报道对象的独特性,同时借助一些生活化的表现手法去表现伟大人物的普通性,或者借助不同的侧面描写,展示人物的多面性,这样可使新闻内容变得更加充实,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以人民网2004年6月份的新闻报道《长风彩霞,逝者如诗--记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彩霞》为例,在这份新闻报道中,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借助高风险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琐事,将一个无所畏惧的巾帼英雄和可爱可亲的母亲形象糅合在一起,从而有效拉进了人物与受众的距离,人物形象也因此而被受众所接受。这种描写英雄的赞歌,并没有过多的在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上做文章,而是从多视角出发去塑造典型,这才让受众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这种写作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2求同存异,拓展思维

人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同,思维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在新闻写作中,在相同的新闻事件中寻找具有个性特征的报道点,或者是在不同的新闻事件中寻找具有共性特征的新闻报道点,都是新闻采访写作创新的体现,这也可以使新闻写作显得与众不同。在业内,在相同的新闻事件中寻找具有个性特征的报道点的做法被称为“同中求异”法,后者则被称为“异中求同”法,我们可以将这两种方法都纳入求同存异的范畴。新闻采访写作求同存异,要求记者树立求异思维,拓展思维空间,仔细寻找新闻的价值点。然后,在选材上标新立异,并借助多种表现手法来进行新闻写作,同时在写作方面有序组织语言,合理把控细节要点,以彰显自己的风格。如《我也是一片树叶》这篇新闻报道在写作上,用温总理的一句话来做标题,内容虽然是“温总理看望清华学生”的领导视察消息,但是整篇文章却采用散文写作笔法,写成了一篇新闻特写,这种与传统的“领导视察”类新闻报道不同的写作方法,是记者发散思维、拓展创新意识的体现,它别出心裁而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称得上是有价值的探索和创新。

2.3总揽全局,精心营造写作视角

新闻写作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它对记者的观察、写作和表达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以偏概全、内容宽泛,是新闻写作中最常见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记者在写作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笔者认为,在新闻采访写作中,记者要想找出一个合适的、独特的新闻写作视角,必要要站在全局高度去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具体到新闻写作视角选择上,记者要将新闻写作当做一个完整的模块,然后根据新闻主题精选、找准最佳角度,通过以小见大、以旧见新的写作视角去进行新闻报道和写作。以2010年2月9日《孝感晚报》刊发的新闻《春节“恐归族”有苦难言》为例,这则新闻报道从离开家乡在外漂泊的年轻人的视角,就恐婚、红包等年轻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报道,通过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传统与年轻人“有苦难言”的压力的有机结合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放大了新闻的价值。

综上所述,新闻采访写作的视角是沟通与读者、观众的有效桥梁。鉴于此,新闻记者要树立创新理念,从不同角度挖掘新闻采访写作的独到视角,不断探索和深思,以创作出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稿,彰显新闻报道的时代意义和深刻内涵,为新闻报道发挥社会引导和教育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兵兵.透析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J].科技传播,2012,(09):14+12.

[2]郑欢.透析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5):235+224.

[3]吴玉涛.浅谈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1):207-2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把握
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成信息的回应策略
准确把握外汇管理的黄金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