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的几点思考

2017-12-26于桂波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质疑能力小学数学对策

于桂波

摘要:质疑能力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思维能力,它可以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对问题刨根问底,从而更透彻地加深和巩固所学内容,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尤其是数学学科,因其逻辑性较强,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很好的科目。本文重点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疑能力;对策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重点,深入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教学手段,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调动学生思考和答问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创设疑惑情境

实施新课程以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来辅助学生进行数學学习成了一大热点问题,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教师自己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数学问题进行相应的数学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还是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的。教学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的特殊的数学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具有疑惑性的情境,学生在疑惑性的情境中,才会产生质疑的欲望。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龟兔赛跑”的情境。在大屏幕上,先给学生呈现乌龟和兔子比赛的情境图,乌龟围绕着边长是40米的正方形跑道赛跑,兔子围绕着直径是40米的圆形跑道赛跑,比赛开始了,乌龟和兔子却在同一时间内都围绕着自己的跑道跑了一圈。这一下可把做裁判长的河马难住了,到底谁是冠军呢?在这一情境下,有的学生质疑:“要知道谁是冠军就要知道谁跑的路程多,因为他们花的时间是一样多的。”有的学生质疑:“正方形的周长是很好计算,那么圆形的周长应该怎么样计算呢?”就这样,学生提的问题越来越多,此时,教师再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就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兴趣。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利用“龟兔赛跑”的情境有效地激发起了学生的质疑热情,课堂上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下,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数学问题,并在这一些问题的引领下,能够有效地产生数学探究的欲望,为高效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质疑方法

小学生正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未不能”的认知状态中。由于没有掌握好找问题、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课堂上学生往往不知从哪里入手提问,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致使提出的问题大多质量不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提问质疑能力,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提问方法的指导。

1.学会联想,在知识的“产生点”上提出问题。联想是创造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开展合情合理的联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发现事物规律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促使其发现新的规律和方法。任何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美国的奥苏贝尔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知识系统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所以,教师要善于从与新知识相关的若干个知识点中,选择新知识的发生、发展处,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学会猜测,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提出问题。猜测是发现的先兆,不是信口开河、随心所欲的盲目瞎猜,而要凭借自己的主观愿望和知识背景,通过想象、估计和预测,大胆地提出问题的假设答案,而后对猜测的结果进行逻辑和实践的验证。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一些容易忽视、容易混淆的地方,展开探索,恰当诱使学生意识到所学新知识同原有认知结构的联系,从而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学会质疑,在自己的“不明白”处提出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头脑中定会存在着许多疑问,我们应充分挖掘他们的这些疑问,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用怀疑的目光去看待事物,从中发现问题,寻找真正的真理。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只要有问题、有疑问就让学生大胆地提出。教学过程中,及时地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解决一个问题后作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刚才这种方法正确吗?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这种方法能不能用于解决其它问题?解决问题时碰到了什么困难?每节课后,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有什么问题?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一次再认识。

三、实践验证质疑

小学生在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来引导学生验证质疑。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时,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上,通过实践对质疑进行科学验证,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在完成《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相关知识教学后,为了引导学生利用实践来验证质疑,笔者组织学生实地测量学校的花坛和草地,并利用所学知识计算其面积。学生在进行实地测量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质疑,例如怎样测量出梯形草地和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高?笔者引导学生:“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即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短距离。”几分钟后学生便成功地测量出梯形草地和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高,并计算出其面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实践引导学生验证质疑,能够在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提升。

结语:

培养“质疑”的能力是创新的内驱力、催化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要让学生学会质疑,自主求知,激发求知欲是前提,授之以法是基础,课内质疑训练是核心,运用质疑规律,达到知识的迁移是目的。只要我们让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坚持质疑、求知,那么学生就能真正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生贵.小学数学质疑能力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内容[J].新课程学习,2014(4):167-167

[2]韦晓.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质疑能力的培养[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4(20):30-30endprint

猜你喜欢

质疑能力小学数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