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广西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研究
2017-12-26赵胜营
赵胜营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个绕不开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村经济基础较差,供养老年人的能力还比较弱,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探究广西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研究发现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面临的挑战,解决广西农村养老问题的建议,对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广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
2016年,广西人口为4838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716万人,占全部人口的14.8%(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481.4万人,占全部人口的10%)。[1]根據国际上划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标准,广西已进入典型的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广西农村人口老龄化也是越来越加剧。由于广西农村经济基础较差,供养老年人的能力还比较弱,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从而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广西农村养老问题现状
广西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自治区份之一,特别是“十三五”时期,老龄化、高龄化进程快,“未富先老”特征凸显,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层面带来巨大的冲击,农村空巢家庭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老龄化形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巢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与城市相比,农村空巢老人属于更加弱势的群体,他们迫切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爱和支持。因此,加快发展广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制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老年家庭空巢化现象严重
家庭空巢化尤其是老年家庭空巢化已成为广西特别是农村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也就是说, 家庭空巢化不仅仅是发达城市独有的现象,而且也是近年来广西正在发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加快了广西农村老年家庭空巢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东西收入差距进一步大量拉大,年轻人纷纷从乡村涌向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也造成广西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数量的急剧增长。
(二)农村机构养老困难重重
目前我区的农村养老院、敬老院按老年人口比而言明显偏少,且困境重重,出现设备陈旧、入住率低、人才缺乏等情况。因此,加大农村敬老院的转型力度,向所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服务势在必行。如笔者调查得知,广西大新县桃城镇共有11个行政村7.35万人,然而农村养老院才有3个,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广大老年人的需要。
(三)病有所医很难实现
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地区很不完善,使得那些劳动能力下降、收入水平普遍很低的农村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往往只能由家庭承担。个别患有重病的老人只能根据自己的财力和儿女们的经济收入量力而行,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小病拖、大病扛”,有病不去看的现象非常普遍。即使老人家挺有能力支付医药费用,往往也会因为农村医药资源短缺导致的就医费用相对昂贵,而有时的他们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进而陷入疾病和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目前广西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基本实现了对农业人口的全覆盖,但补贴水平尚低,农村医疗资源薄弱状况的改变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四)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单调
当前我区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匮乏,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多数只能通过聊天、看电视等方式打发,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即使有一些活动也是更多的针对年轻人开展的,老人没有办法接受更不能参与其中,而其中一些空巢留守老人的精神孤独现象更为严重。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子女外出期间,69.3%的空巢留守老人表示经常会有孤独感,而非空巢留守老人的这一比例为31.6%。
二、广西农村养老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传统道德观念的缺失及保障不力
目前在广西,90%的养老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传统的家庭养老是建立在传统道德基础上的行为,虽然法律明文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但老人生活质量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养人的自身素质和精神文明程度。在农村家庭养老的模式中,有的老人能生活幸福,安度晚年;有的老人只能维持温饱;有的老人却受到虐待。这就反映了农村家庭养老形式还不能为老人晚年生活质量提供完全的保障。对一些家庭养老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农村基层组织除了调解外,很少用法律手段去解决,即使依法判决了,又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民法律意识差,法律文书的执行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老人的生活质量依然得不到保证。
(二)机构养老有待进一步健全
机构养老是通过养老院、养老公寓等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所需要的各方面专业化服务。根据民政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末,全区有养老服务机构1303个,其中城市147个,农村1156个;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40642张,其中城市12368张,农村28274张。按常住人口计算,2013年末,全区每千名65岁以上老年人口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仅为8.9张,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老年人口的需要。2014年,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选取老年人口比重相对较高的12个城市,组织了一次养老专题调研,其中也包括广西的首府南宁市,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养老服务机构存在设施不够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盈利水平不高、招工难,员工队伍稳定性差等问题。而根据南宁市的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2家公办养老机构、6家民办养老机构中,超七成养老机构为小规模类型、75%养老机构存在资金紧张问题、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人才相对缺乏。机构养老有待进一步健全。[2]
(三)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农村的医疗保障形式包括合作医疗、公费医疗、商业医疗三种形式,覆盖面分别为8.9%、1.8%、0%。由此可见,农村总体医疗保障还是很薄弱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负担了老年人的医药费。而最新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长期以来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四)公共娱乐设施少
农村可供群众娱乐的公共设施少之又少,体育健身设备。老年活动室。电影院更无处可寻。加上农村老人那一代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自身知识储备有限,许多如读书、看报、写字、做花灯等娱乐活动并不适合他们,这也是造成他们晚年生活单调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解决广西农村养老问题的的思考
(一)充分调动家庭养老的积极性,巩固家庭养老功能。家庭养老是我国社会传统的养老方式,养儿防老的思想在中国人民心中根深蒂固。当前,隨着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步弱化。但是,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还不太健全的情况下,子女仍然是农村老人晚年生活的依靠。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就应该老人不再成为空巢老人,也就是让家人团聚,让家庭功能回归。在当前大批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情况下,要缩小家庭成员之间的空间距离,只有通过引导农民工就近就业、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加快城乡一体化等方式来解决。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各级政府应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务院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及广西养老服务业相关文件精神,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健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及服务内容;制定和落实各项养老扶持政策,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鼓励各类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研究、完善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制度;加强舆论宣传,在社会上形成敬老爱老之风。另外,政府应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今后要注重提高政府出资比例,降低医疗报销门槛,简化报销程序,增加报销比例,监督药价和其他就医费用,防止医疗部门随意涨价,让农村空巢老人看得起病,买得起药,住得起院。
(三)充分利用民间组织的作用。在现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中,民间组织在社会救助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要充分发挥基金会等民间慈善组织的资源优势,积极拓宽募捐渠道,动员多方力量参与慈善活动,并使资源向农村空巢老人倾斜,通过兴办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医疗康复中心等养老机构,不断完善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广西可以借鉴其他地方建立农村空巢老人公益基金会发展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将基金会与学术机构联合,创新发展广西农村空巢老人公益基金会,调动家庭和个人多方面的力量,动员相应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其能在家中、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四)充分调动全民积极性,多方面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爱护。对老人的关爱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还包括精神层面的,作为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的尽量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还应该“常回家看看”,给老年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减少老人因孤独寂寞和思念子女带来的心理问题。还可借鉴国外的义工制度,通过义工定期看望老人,让老人得到更多的关爱。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可以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机构,不断开发、完善服务内容和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养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充分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功能齐全新载体。目前,我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点多面广、规模小的问题制约着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找到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地理交通状况相适应的五保集中供养模式,才能有效解决当前困扰五保供养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的瓶颈问题。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可以开展广西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并被列入自治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还可以扩大五保村和敬老院的规模,将附近的五保对象集中到规模较大的五保村和敬老院供养,能够改善五保户的居住环境。南宁、平果等地近几年也在探索在原有敬老院和五保村的基础上,建设联合五保村,有些地方已取得了显著效果。建议在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让我区广大老年人能够进入环境较为舒适的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在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间节点,我们必须正视我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和具体措施上下功夫,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如何养老进行探索,摸索出既符合广西实际情况又有一定实际效果的举措,平稳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参考文献:
[1]梁笑天.广西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10%[N].当代生活报,2017.4.10
[2]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15)[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3
[3]贾经纬.广西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10%[N].南国早报,201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