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面对校园霸凌

2017-12-26曾献钧白俊杰

商情 2017年36期
关键词:霸凌共情

曾献钧 白俊杰

【摘要】校园霸凌频频发生,其危害和影响程度之深、时间之久,不容忽视。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当孩子遭受了校园霸凌,应该如何面对并帮助孩子。预防、治理校园霸凌,还和谐、友爱校园,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关键词】霸凌 欺凌 共情 严惩 預防

我是在踏入教师岗位后才正式听到校园欺凌这个名词的,我很惊诧,在学校里的打架闹矛盾,已经严重到衍生出这样一个词语了。校园欺凌又称霸凌或者欺负,霸凌是对bullying一词的音译,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对他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困扰,并且在一段时间内重复进行。我在从事中职教育的几年来,就已耳闻过几次校园欺凌事件,实在触动,本应是最安全的校园,难道变得不安全了吗?

近日,《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出炉,报告指出,校园安全事件发生的时间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每年下半年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整体要高于上半年,节假日、开学以及毕业季校园安全事件频发。语言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23.3%。

除了各地发生的校园欺凌真实案例,一些校园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能窥见到校园欺凌的影子,如台湾偶像剧《流行花园》、韩国电视剧《学校2015》、日本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在世界范围内,校园欺凌都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根据台湾一项针对4347名7年级12年级的中学生调查显示,有10.7%的学生被欺凌,10.9%的学生欺凌过别人。

事实上,校园欺凌的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普遍和严重,但是却容易被忽略。被欺凌的孩子可能表现出这些现象:衣服丢失或被撕坏,身上出现淤伤,对上学恐惧焦虑,不愿上学,逃学,情绪化,退缩行为,成绩一落千丈,没有朋友,食欲下降,问家长要钱,睡觉容易惊醒。如果你的孩子同时出现了这些情况,就需要特别注意了。2014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童年时遭受的欺凌,其影响可能会从青春期和青年时期一直持续到中年。可见,校园霸凌不是小事,轻则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重则会毁了孩子一生。

这太可怕了。被欺凌的孩子可能会担心被报复,担心自己没用,担心让更多人知道,而选择找借口、缩小问题、打断话题、沉默、完全否认等方式,不愿谈论自己被欺凌的事情。那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呢?当孩子在讲述霸凌事件的时候,我们应如何更好地倾听和做出有帮助的回应呢?

一、保持冷静。不要惊慌

作为一个能够帮助他们的成年人,应该很好地倾听并做出回应,让孩子知道事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你的坚定告诉了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并会与他一起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以身作则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对孩子同理共情

同理共情,就是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有时候孩子跟你倾述,只是想要理解和认同,你只需告诉孩子你对于他的遭遇感到非常痛心,这样对于孩子卸下防备,顺畅表达很有帮助,而不是一味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

三、感谢孩子

告诉孩子你很感谢他有勇气告诉你这件事,同时也要肯定他:只有孩子愿意谈这个事情,家长才有机会可以帮助他,这也很了不起。

四、鼓励孩子

如果孩子愿意开口讲述霸凌事件,就意味着问题解决的过程开始了。千万不能因为害怕或者厌恶欺凌者,而让孩子躲得远远的,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可以让孩子先提出一些自己思考的具体细节,写下各种解决的方式,然后和孩子一起,根据可行性,排除不合理的方案,最终选择一两个合适的方案,鼓励孩子做出选择,并承担后果,最后鼓励孩子行动,可以提前和孩子彩排要怎么说怎么做。这样孩子能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能力,并学会思考,增强自信。

五、对孩子进行随访

和孩子谈论霸凌之后进行随访也很重要。因为霸凌经常不是一次单一的残酷的行为,而是经常重复发生,所以成人和孩子间一次有帮助的对话不可能解决整个问题,应该时时和孩子保持联系,确保孩子身心的健康,持续地给予支持,建立很好的关系。家长可以和孩子的班主任联系,约定时间和老师见面,还可以要求老师和校长对整件事情保密,甚至可以考虑给孩子转学,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总之,父母要对孩子的状态改变进行敏锐观察,掌握霸凌的情况,和老师及学校沟通,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身后,支持和帮助孩子。

六、严惩“熊孩子”

对于那些实施欺凌的熊孩子,绝对要及时制止,严厉教育,绝不袒护。如果孩子每次做了“熊事情”,家长都以“孩子还小,别和他计较”为由进行纵容,那么熊孩子很可能就会慢慢演变成欺凌者,甚至杀人犯。孩子可以有调皮的行为,但绝不能没有限度。一定要告诉孩子,世界上有些事情是做不得的,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更不能侮辱、欺负别人。

七、家长以身作则

明朝祝允明的《读书笔记》写道:“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已者观心”,养育孩子的前提首先是观察自己、完善自己,谦卑地学习,只有家长以身作则,才能言传身教,教育才会有说服力。每个“熊孩子”背后其实都站着一个放任孩子在外撒泼的“熊家长”,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克制,教会孩子平心静气,如果发现孩子有欺负别人的行为,最好带着孩子当面道歉,让孩子意识到错误。作为家长,要未雨绸缪,做出防范,也不要忘记教导孩子不要去霸凌他人。

八、社会的力量

近日,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悉尼市,一名男童泽安德·罗斯因遭到校园欺凌而一度拒绝上学,当地一群铁骑士自发组成200人车队为他护航,送他上学,以此唤醒当地社会要关注校园欺凌的问题。

这则新闻真叫人大快人心,这就是社会的力量。现在的社会给予了孩子太多超载的宽容,所以熊孩子屡禁不改,骄傲放纵。整个社会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像这样的社会正能量应该再多一些。

今年3月,重庆市教委专门出台一项治理校园欺凌的措施。除了加强宣传,广泛开展反校园欺凌教育宣传外,还将专门建立相关制度,逐级公布校园欺凌举报电话,对暴力者执行追责制度。各个学校都增加了安保、巡查、摄影监控等预防措施。培养下一代,需要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努力,给孩子营造充满爱、自由和尊重的成长环境,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霸凌共情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你为何总被“共情”搞得心累
逆转人生
共情,没那么简单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校园霸凌行为现状及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