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植

2017-12-26

求学·素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建功立业思妇建安

邺中诸子,陈王最高。(皎然·唐代)

曹植(192-232),字子建。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为“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他自幼颖慧,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怀抱建功立业的壮志,不甘以文士自居。曹植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崇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才高八斗而失于散漫

曹植“生于乱,长于军”,青少年时期就跟随父亲曹操四处征讨,从而培育了建功立业的宏伟之志。19岁那年,曹植写了著名的《铜雀台赋》,惊喜万分的曹操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一度想立他为太子。但他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最终失去了父亲的宠爱。

建安末年,曹丕称帝之后,曹植被软禁于八字桥地区。从此,曹植再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曹植早期游侠少年的雄心壮志和拯世济民的理想变为后期的悲伤愤慨之情。这种处境反映在文学创作上,正是建安风骨所推崇的现实主义沉郁顿挫的风格。这种矛盾纠结之后的张力,也成为建安风骨不可多得的风格支撑。

建安之杰盛名传

从乐府民歌转变到文人诗歌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曹植的出现使这个过程发生了质的飞跃。曹植的乐府诗完全从乐府中独立出来,摆脱了音乐的束缚,变得越来越诗歌化。如古辞《薤露》本来是用来给王公贵人写挽歌的,曹植却把它变成抒发自己壮志的诗《薤露行》。诗中从天地无窮无尽,日月运行不息,而人生如同风吹尘一样短暂谈起,表达了“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的及时建功立业的思想,希望施展才能为明君效力,表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变原本哀叹的调子为慷慨。

曹植对汉乐府的变革奠定了他“建安之杰”的文学地位。此外,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不论是诗、赋还是骈文,都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人。东晋诗人谢灵运曾评价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才高八斗”的由来。

曹植诗歌赏析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赏析】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荡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赏析】

诗人自比“荡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境况悬殊。“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暗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对曹丕的绝情寡义表示愤慨,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全诗处处从思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的遭际,诗情与寓意浑然无间,意旨含蓄,笔致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点。(古诗文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功立业思妇建安
许昌市建安区举办“讲建安故事 诵爱国诗词”比赛
86年冬,在建安红砖楼咏诗
苏轼和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比
同一叙事模式下的不同意蕴
油田企业工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意义
以生产经营任务为中心引导女工发挥“半边天”作用
在不幸的婚姻里抱团取暖
为企业高技能操作人才提供建功立业宽广舞台探索
《洛神赋》企慕主旨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