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2017-12-26

求学·素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白鹿岳麓书院朱熹

中国古代书院肇创于唐,繁盛于宋元,历明清而不衰,赓续千年之久。迄至近代,书院才逐渐为新式学校所取代。在上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书院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形成了以人格修养为旨归的尚德精神、以经世致用为特点的务实精神、以薪火相传为特征的创新精神。

天下四大书院

中国古人讲求诗礼传家,都把读书看作一等一的大事,于是,在千百年的历史流转中,承载着文明和思想火花的“四大书院”应运而生。

理学家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提出,河南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当属“天下四大书院”。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何人奏洞箫?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范仲淹

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的“南都学舍”为应天书院前身,它是由宋州楚丘同里的一个叫杨悫的贫弱书生建立的私人学堂。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学堂得以发展——“远近学者皆归之”。在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 庆历三年,应天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

应天书院提供免费教育,学生多为贫寒好学之士,书院形成刻苦严谨的学风。范仲淹曾在此求学,他十分珍惜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范仲淹的一个同学看他常年喝粥,便送了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划粥割齑的生活,担心一享受美食,日后就咽不下粥和咸菜了。”

这个为了追求学问而坚持刻苦朴素生活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清代山长罗典撰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面山下,是湖南大学的前身,现为湖南大学下属学院。唐末两位僧人“割地建屋”,建起了“以居士类”的学舍。北宋潭州太守朱洞在原遗址上正式建立起了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这里英才辈出,诞生了王夫之、左宗棠、曾国藩等知名学者。

南宋时期,有名的思想家张栻接管岳麓书院。有一天,朱熹来到了这里。张栻与朱熹一见面就互相不服气,于是,两个人一起进行了中国文化史上极为著名的“朱张会讲”。会讲是岳麓书院的一种学术活动,不同学术观点的学派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进行探讨和论辩,学生也可旁听,这既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又推动了教学的进步。在岳麓山下,张栻与朱熹切磋了三天三夜,吸引了无数学子去看热闹。《宋史》中记载,朱张会讲后,张栻的学问“既见朱熹,相与博约,又大进焉”;而朱熹则在一封信中说,张栻的见解“卓然不可及,從游之久,反复开益为多”。

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朱熹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麓。相传洛阳人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白鹿终日跟随着李勃,故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后来李渤于五老峰南麓修建亭台楼阁,这里虽没有洞,但由于地势低凹,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南唐李氏朝廷,在此办“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白鹿洞书院渐渐吸引了全国学子前去求学。

公元1179年,朱熹来到白鹿洞书院时,这里杂草丛生,只剩残垣断壁。门洞虽在,却盛名不副。于是,他两次上书朝廷恳请重修,得到的却是帝王的无视和同僚的讥讽。然而,朱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复兴书院的理想,他决心凭一己之力重修白鹿洞书院。从筹集资金到置田筑屋,从延请老师到发榜招生,朱熹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凭借这份坚持到底的决心,他将书院复兴。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

历九朝为都会包伊瀍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嵩阳书院大门对联

位于河南省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的场所,宋代理学中的“洛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名为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的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宋仁宗景祜二年,名为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视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有个叫杨时的青年,年轻时在嵩阳书院求学。有一天他和他的同学游酢在探讨“高大上”的哲学问题,结果两个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决定去找他们的老师程颐主持公道。他们到老师门外时,程颐老先生正在“闭目养神”。于是,他们就悄悄等在门外。当时正是数九隆冬,天下起了大雪。等程老先生发现门外两位学生时,大雪已没过杨时、游酢的膝盖。“程门立雪”就是发生在嵩阳书院的故事。

无论是划粥割齑、朱张会讲、重修书院还是程门立雪,古代学子在追求学问、探寻真理的过程中,这份孜孜不倦的坚持,千百年来都未曾改变过。这些发生在书院中的故事,是书院得以绵延的人格力量,也是名山秀水深处书院的灵魂。古代书院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沉淀,而书院中的学子对学问的敬畏、对文化的执着、对传统的敬仰之心,让书院文化生生不息。学子延续着书院的生命,而书院见证了一代代文人在中国传统学问上的造诣。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鹿岳麓书院朱熹
担负时代赋予岳麓书院的新使命
白鹿
春日
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举办己亥年祭孔大典
草根模特白鹿:文艺小鹿也招摇
“很欣赏易烊千玺,因为我比较欣赏全能的男孩子”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岳麓书院乐教传承演变性初探
白鹿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