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2017-12-26李儒凤
李儒凤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数学情境"是"人化"的,需要创设才能生成,教学实践中教学策略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教学实效性,其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情境;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136-01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好的情境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资源,能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能为学生打造展示才华与智慧的舞台。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也同样喜欢。在数学课上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游戏,让游戏进入数学课堂,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开心地合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趣味化,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学到知识,理解概念,训练技能,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如一位教师教学"可能性"时,组织了"剪刀锤子布"的游戏。教师先请一名学生上台与老师玩游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想知道谁会赢,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问:我和这位学生友继续玩剪刀锤子布的游戏,你们说我能赢吗?一定赢吗?只能怎么说?然后组织学生活动。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了数学新知识的学习中。
2.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要素
2.1情境教學诱发学生参与创造的主动性。教育教学活动是具有鲜明目的的行为活动,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是单靠教师的灌输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来实现。情境教学通过优化学生接受知识的环境,把教学过程变成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儿童的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或者运用现实生活的的典型场景,整体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2.2利用情境教学强化学生对创造原形的感受性。根据学生年龄上的特点,在客观环境的作用下,学生很易于将自己的情感移入到所感知的对象中来。数学教学内容广泛,呈现形式多样。在教学中,通常以原形为载体,依托情境教学的移情作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让学生的无意识倾向在忘我的境界中趋向教育者既定的方向。这样还可以使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日渐留心、敏感,这就开拓了学生思维的源泉,积累了丰富的表象,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情感素养,为学生进行创造思维提供了必备的精神保障。
2.3利用情境教学陶冶学生情感,渗透教育性。我们都知道儿童的感情是最丰富的。李吉林老师也提到:"儿童是最富有感情的,真情总是荡漾在儿童纯真的心灵间。"但是,以往的的教学往往由于教师只是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的交流。因此,这种缺乏情感交流的教学并不能激起儿童的兴趣,使得教学收效不大。情境教学通过教师真实的情感让学生在感受形象的同时激发感情。只有让学生带着感情去学知识,才能理解知识的内涵,感受到"美",懂得"爱"。
3.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是学好数学的保障。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是孩子在玩儿,也能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新鲜的事物,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儿中获得知识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我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
4.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
例如:教学分数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时,教师在讲1/2、1/3之后,让学生用手折出1/4,并用阴影表示,学生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折出了很多不同形状的1/4。又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学生通过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再如,学习 "厘米、米的认识"时,低年级学生对长度单位缺乏感性认识,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卷尺、米尺、直尺等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量量课桌的长度、铅笔的长度、黑板的长度等,通过动手操作,多种感官互相协调配合,使学生对厘米、米有了感性认识。
在课堂上,不折不扣地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分一分、称一称、量一量、摸一摸、拼一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在课堂上的作用功不可没,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浓厚,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