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乡土文化走进校园
2017-12-26吴梅珍
吴梅珍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22-01
语文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可以说世界有多大,生活有多宽,历史有多久,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就有多深厚。真知源于实践,实践促进学习,丰富生活。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开发和利用。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开展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乡土文化走进校园”是其中的一部重头戏。对于土生土长的孩子们来说,乡土是成长的沃土,是教育的摇篮。把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让这得天独厚的育人沃土发挥作用,也是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發展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我带领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访问等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文明古迹、斑斓历史、民俗文化、名人逸事等,在活动中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家乡的名胜古迹让他们骄傲,家乡人的勤劳智慧让他们自豪,家乡丰富多彩的小吃让他们惊喜,家乡的腾飞巨变让他们振奋。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更加激发了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
1.拥抱大自然,谈家乡之美
大自然是无声的老师,它蕴藏的语文资源在学生眼里是真实、亲切、神奇的。我们的家乡安庆是"国家园林城市",山灵水秀,景致独特,山、水、岩、洞俱全,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映衬,形成独特的旅游风光。
2.寻访名胜古迹,增强自豪感
家乡安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到处都有前辈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每一处痕迹都有耐人寻味的故事。我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吴越街、康熙河等地名的由来,组织学生参观迎江寺、太平天国英王府、太白楼、安庆内军械所……在这些文物古迹中,既有李白等文人墨客留下的优美诗篇和近千处摩崖石刻,也有一大批革命历史遗迹,学生不仅了解了家乡的历史,积累了知识,而且学生在收集、整理、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学会了探究,促进了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同时在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中,一种强烈的爱家乡之情便会悄然渗入他们的心田。一位学生在参观振风塔后写到:家乡的振风塔真不愧是"万里长江第一塔"。历史悠久,造型独特,雄伟壮观,塔门布局多变,身在其中经常碰壁,让人胆战心惊而又其乐无穷。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此时此刻,他们的感受是真实的,情感是诚挚的。把它写下来,无非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们还须担心内容空洞无物吗?
3.捕家乡风情,赞淳朴民风
胡玉美蚕豆酱、虾子腐乳、麦陇香墨子酥、顶雪贡糕、桐城丝枣、天柱剑毫、雪湖贡藕、红皮板栗…….这些风味独特的家乡特产,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艺术知识,又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将这笔宝贵的资源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他们就有话可写了。我曾引导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反映家乡特产,孩子们兴味盎然,自豪之情流于笔端,请看一位学生为墨子酥配的一段文字说明:清光绪年间,浙江有位商人在安庆胡玉美酱园附近开了一间名叫"稻香村"糕点店, 胡玉美想与之竞争,就在自己的酱园旁也办了一间糕点店,取名为"麦陇香"。此名出自苏东坡"麦陇风来饼饵香"的诗句。胡玉美采取两个办法:一要精选当地原料,二不惜工本从广州、苏州、上海请来名师高手,提高做工技术,发展品种,终于胜过了"稻香村"。墨子酥是"麦陇香"的名牌糕点。 墨子酥色泽乌黑,油润细腻,香甜浓郁,形如古墨,故名墨子酥,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滋补润肺、止咳平喘等作用。看,孩子们热爱生活、学习生活的热情被激发了。"因此,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爱弥尔》)
4.感受先辈精神,叙崇敬之情
先辈们的事迹与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我们语文教育的一笔宝贵的资源。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中国科学院院士邓稼先,清代书法家邓石如,桐城派鼻祖方苞,外交家黄镇,著名黄梅戏艺术表演家严凤英,现代著名作家张恨水,著名佛教领袖、书法家赵朴初。他们展示出一幅幅昂扬奋发、坚贞不屈的精神画卷。这些既是作文的好素材,也是爱家乡教育活动的好教材。学生们在调查采访后,我把握契机,开展演讲活动。孩子们的演讲可谓是真切感人,热情洋溢,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建设家乡的理想随之破土而出!
5.体验家乡巨变,抒振奋之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每一个地区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这又是开发乡土资源的好素材!让学生通过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谈自己家乡的生活变化,参观雨后春笋般的新型企业,让他们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反差中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使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带着一颗颗童心飞向家乡的未来……叶圣陶老师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一位学生在《家乡巨变》一文中写到:家乡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条条大路通向四面八方,长江大桥变天堑为通途……我要好好好学习,将来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瞧,字里行间饱涵着自豪和热爱。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愈高。"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结合本土文化,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有目的地整合各方面的乡土教育资源,既促进了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