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巧夺 寿山石雕
2017-12-26黄忠忠林清芳林国富黄希
黄忠忠+林清芳+林国富+黄希
在一亿多年前的寿山,由于地壳变化和火山运动,形成了一种没有完全喷发的火山岩与地下水和矿物质混合的岩浆,这些岩浆从地表间隙中渗流出,最终凝结成一种石质适中、色泽美观的天然石料——寿山石。
寿山石源自福州市北郊寿山村,寿山村矿脉复杂多样,主要分布于福州市北郊与连江、罗源交界处,品类达百余种之多,其中包括田黄石、善伯石、荔枝石等一些名贵石种。
寿山石的渊源
寿山石是我国独有的名贵彩石。1954年在福州仓山区福建师范学院工地上发现南朝墓葬一座,出土石猪一件,高1.1厘米,长6.4厘米,伏卧状,是用长方形福州寿山老岭石雕刻,线条、刀法简练,形态粗犷。1956年以后的近十年中,福州又陆续从发掘的十五座六朝墓葬中出土了同类的寿山石小猪。1965年在福州北郊二凤山工地发掘的一座南朝墓葬,也出土了类似的石猪一对,同时出土的还有“元嘉二十二年乙酉”的纪年墓砖。元嘉二十二年,即公元445年,由此得出,寿山石雕艺术至少开始于一千五百年前。
寿山石质地莹润,色彩斑斓,柔而易攻,为制钮名石。据载,寿山石的大量开采始于宋,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往汴梁,成为达官贵人几案欣赏之物,寿山石的收藏自此而始。元末始以寿山石制印,并延续至今。明、清时期,寿山石的雕刻及收藏愈加盛行,原石收藏亦蔚然成风。
寿山石雕刻的技艺经过发展传承,形成圆雕、浮雕、薄意雕、镂空雕、链雕、镶嵌等一系列雕刻技法。2006年5月20日,寿山石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寿山石的分类和艺术特点
寿山石品种很多,按产地划分,主要分为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田坑石产于溪边水田,产量最少,石质最佳;水坑石产于溪涧水洞之中;山坑石散布于山峦溪野。田坑又称田石,质地温润可爱,颜色从外到内由浓渐淡。田坑石按其颜色不同又分为“田黄”“田红”“田白”“田黑”等品种,其中田黄石色黄如枇杷,质韧而坚,素有“石中之王”的美誉。
寿山石雕讲究“相石取巧”,即根据石料的形状、色彩、纹理等特点进行构思,因势造型,因材施艺,因色取巧,使自然色相和奥妙神工浑然一体。寿山石雕的最大特点是俏色的利用,寿山石有十多种颜色,色彩绮丽异常,艺人们雕刻之前要经过一番相石的过程,这相石的过程就是要根据其表面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初步构思,刻进去以后出现其他颜色还要进一步地构思。雕刻时充分利用不同色层的分布特点予以设计和雕琢,而且强调不要拼接,以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加上寿山石存在内部色层突变的可能性,可在雕刻的过程中边雕琢边设计,这考验着雕工的雕刻技巧和审美水平。
寿山石雕有人物、风景、动物、植物等造型,可根据石材大小、形状和用途制作成印章、摆件等形式。在雕刻的过程中,雕刻内容的设计和色层的取舍是关键环节。
寿山石的雕刻技法
寿山石雕,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寿山石雕刻讲究刀法,刀法的运用是作品表现的必要手段,具体来说有如下雕刻技法。
圆雕,通过写实表现物体形状及细节的立体雕刻方法,其注重以打坯还原物体的比例。寿山石圆雕起源于唐宋。南北朝以后,圆雕成为寿山石雕刻的主要手法。到了清代,圆雕已成为一种主要表现手法。
钮雕,俗称印鼻子,是指印章上部印钮的雕刻,属于圆雕的范畴。其主要特点是雕刻体积小,雕刻主体的底面与印章浑然一体,内容主要以神兽为主,在形式上分为一体钮和组合钮。
镂雕、链雕,是圆雕中一种镂空的雕法,即将石料中需要表现的物体间隙或内部空间挖空,比如在龙的嘴内,在镂空的同时还要保留一个石球。镂雕对石料的材质有更高的要求,常与其他雕刻手法同时使用,按照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链雕是用一块石料镂空雕刻成的可动石链,属圆雕的一种。
浮雕,将物象雕至石面产生凸起效果的雕法,浮雕是继圆雕之后的一种装饰性雕法,主要用于石壁或木柱的表面。浮雕应选择色层分明的石料,在雕刻过程中先找到色层分界处,再确定浮雕的深浅度。
薄意雕,指比浅浮雕更加浅薄的雕刻手法,它產生于清代。受寿山石质和价格的影响,为了在雕刻中保留更多石材,薄意逐渐成为寿山石的常用雕法。
镶嵌,指小件石片上的浅层浮雕。主要将薄石片进行浅层雕刻后再镶嵌在其他物象之内,镶嵌多了一套粘贴的技法。
微雕,是用较小的石料进行雕刻的方法,内容以图画和文字为主,常用于石料印章的边款或把玩石料上。越微小的内容雕刻难度就越大,要求刻工有精熟的书法和国画功底。雕刻的时候要屏息凝神,一气呵成,运刀要稳、准、狠。
篆刻,用于以书法为表现形式的书画用印。篆刻起源较早,发展也最成熟。寿山石石质晶莹,硬度适中,其色泽弥久不变,成为篆刻书家的用章最爱。
通常在一块寿山石上,有红、黑、黄、青等数种颜色,相互交错成自然斑纹。雕刻者根据石块的形状、色泽和纹理进行构思和艺术加工,雕刻成人物、走兽、山水、花鸟、果蔬、海味等陈设欣赏品和印章、文具、烟缸、水盂等实用工艺品。制作时先凿打出粗坯,剥出大体轮廓,然后用手凿深入刻划,最后经修光、磨光、上蜡而成。制作一件作品,少则费时几天,多则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由于这些原因,寿山石雕的社会影响面极广,具有“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的艺术魅力,深受国内外鉴赏家与收藏家的好评。如今,福州的寿山石雕除了各种类型圆雕及图章外,还与脱胎漆器、象牙雕刻相结合,制成各种屏风、围屏、挂联等,远销北美、西欧及东南亚各国,深受欢迎。
艺术是相通的,寿山石雕刻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绘画都是古老文化的瑰宝。雕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造型功底,娴熟的技艺表达、独到的艺术见解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因此,寿山石雕刻家不仅要关注寿山石的文化历史,还要触类旁通,对传统绘画也要有所了解。如利用中国画中一些基本的理论、构图方式,丰富寿山石雕刻的理论基础。传统美学中提倡“书画同源”“诗情画意”等,为中国画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寿山石雕刻艺术是我国雕刻艺术中的一朵丽葩,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只有以不断传承、发扬和保护为己任,才能有效推动寿山石雕刻艺术的发展,使其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