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竞争力研究分析
2017-12-26王荣俊崔跃武兰国辉王梦玲
王荣俊+崔跃武+兰国辉+王梦玲
摘 要:研究企业竞争力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企业存在竞争激烈、新兴产业崛起和高技能人才匮乏等挑战;同时,“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一带一路”的提出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建筑企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创新能力占到了总指标的42.3%,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应加大企业的科研投入力度,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促进企业资源合理分配,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供给侧改革;竞争力
中圖分类号:F2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7)04-0052-06
Abstract: Studie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with the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and the challenges such as the rising new industries and lack of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at the same time, “big data”, “Internet plus” and “the Belt and Road” have brought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HP competitivenes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account for 42.3% in the total indicator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maintain stable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should increase investment on research,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policies, and promot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corporate resources, so a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Enterprises; Supply-side reform; Competitiveness
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经济增长减速、结构调整困难、资产负债率高等,阻碍了中国经济稳定的发展,为迎接全球性挑战,党中央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创新和发展质量列入重要位置。本文从供给侧改革中分析问题,以某一建筑企业为例,从经济新常态出发,为提升其竞争力提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很早以来就开展了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Barney认为企业是通过难以模仿和替代的资源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1]。Thomas认为反应能力、产出能力和资源效果能力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最主要的三个方面[2]。Feurer R.等认为顾客评价、股东评价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3]。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主席乔治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具有较竞争对手更强的获取、创造、应用知识的能力[4]。
王建华和王方华对企业竞争力进行梳理,并以企业生存能力、企业营运能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评价指标,最后指出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5]。赵冬梅和周荣征总结他人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将企业竞争力指标分解为显性竞争力指标和隐性竞争力指标,显性指标包括规模性指标(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成长指标(近几年收入平均增长率、净利润平均增长率等)等,隐形指标包括环境因素、企业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等[6]。郭淑娟和辛安娜指出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涉及到许多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支,了解最新研究动态,深入探索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才能真正为研究企业竞争力提供指导依据[7]。
自供给侧改革以来,企业竞争力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何使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中迸发活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成为各学者们研究的新的课题。王元地、杨雪等人指出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要在转型升级中寻求发展机遇,从而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8]。曹淼孙通过论证供给侧改革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并指出国有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国有企业生产效率、增加研究经费等,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9]。刘仲仪、汤吉军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效率[10]。供给侧改革以来,各学者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首要任务,充分利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策和资源优势,以此提升企业竞争力,为后来学者提供了参考价值。
二、供给侧改革给企业带来的挑战
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经济转型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战略思想,需要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供给侧改革中摸索符合企业发展的一条道路,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减免税收、政府资金扶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无息贷款等措施,来提高市场经济活力。工商总局发布的2016年市场环境形势分析报告指出2016年全年新登记企业552.8万户,同比增长24.5%,平均每天新登记1.51万户[11]。这么庞大的企业的加入,对于老企业来说是一种挑战,以建筑企业为例,库存严重、产能过剩、工人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抓住供给侧改革的契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endprint
(二)服务型产业崛起
最近几年,雾霾肆虐,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旨在淘汰高能产业,煤炭企业、钢铁工业、重化工业等高污染产业转型升级,房地产产业库存严重,且房价居高不下,制约着建筑业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16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54.1%,比上一年同期提高了1.8个百分点,同时高于第二产业14.7个百分点[12]。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其它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企业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时机,加快转型,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这是一种挑战,需要企业家努力寻找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道路。
(三)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匮乏
2016年的人才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专业技术人才至少缺少1 746万人,1978年到2016年,人才总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为7.34%,国民经济总量年均增速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弹性系数为1.28,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13]。人才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中之重的作用,然而,中国教育仍然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技术教育发展滞后,没有形成完整的对高级技工培养的制度,人才的培养跟不上中国经济的发展,就高新技术产业来说,培养高级技工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高级技工人才成为今后专门培养的方向。
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中遇到的挑战还有很多,但总体发展趋势是向上的,未来企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将会更多,企业要随时准备面对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挑战。
三、供给侧改革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一)信息时代为电商企业发展提供了平台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指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4]。大数据时代加快了企业的转型升级,使企业间合作共赢,有利于企业应对市场风险,方便企业吸引人才,提高了企业筛选人才的机动性。“互联网+”的发展拉动了内需,使企业的产品和市场需求实现无缝对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扩大了市场占有率,线上和线下双重结合,大大增加了企业产品的销量,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二)“一带一路”增加了企业发展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15]。这一构想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赋予了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这一构想拉动了沿线的经济带,推动了各大企业的发展。就制造企业而言,“一带一路”的提出,使国际贸易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产品出口机会增多,有利于中外企业相互交流,便于引进海外的优秀人才;加大了资源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力度,使各产业都能够紧抓供给侧改革的时机。
(三)各企业结构调整稳定有序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到“十三五”末期规模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16]。城镇化规模的扩大,拉动了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拉动了钢铁企业、水泥企业等相关企业的发展;城镇化的建设为旅游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有利于释放中小城市的消费潜力,未来几年仍然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服务型消费加快升级,自供给侧改革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从以物质消费为重点转向服务型消费为重点。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服务型消费支出占比将会提高到40%到50%,一些发达国家很可能达到50%到60%。这么庞大的消费比让服务型企业重新释放了市场活力。二胎政策的放开和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为健康产业提供了发展平台,同时医疗、教育、旅游等各大产业在经济转型中得到发展。
四、实证分析
(一)建立评价指标
分析企业竞争力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因子分析法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根据供给侧改革以来提出的发展战略,以某一建筑企业为例,选取了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四个一级指标:科技创新能力、生存能力、环境因素、企业资源;以及十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具备发明创新的综合实力,供给侧改革将创新和提高发展质量提上日程,这表明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今后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现阶段建筑企业库存严重、产能低下,更迫切需求企業提高创新能力。
生存能力是指企业能维持现状且持续生产的能力,在经济转型新时期,企业生存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衡量建筑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环境因素和企业资源都是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供给侧改革给企业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优惠政策。“互联网+”、城镇化、“一带一路”等的提出为建筑企业发展创造了先机。以上四个发展指标作为研究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指标,就现阶段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性强。
采用专家评分、问卷调查和《中国统计年鉴》查询的方法,对各要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建议。
(二)模型介绍
首先构建系统结构模型,其次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通常采用萨蒂提出的1-9标度法,如表2所示。
考虑到一致性偏差还可能是由随机原因造成的,还得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见表3)进行比较,得出检验数C.R.,即C.R.=C.I.R.I.
(三)数据分析
首先构建目标层和一级指标判断矩阵,见表4:
结论:在评价建筑企业竞争力的一级指标中,科技创新能力占到了42.3%,表明现阶段企业要立足于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将企业资源和国家政策相结合,逐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指标总排序中科技人员比例、科研投入比例、行业竞争状况和政府政策占到了前四位,这表明建筑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途径首先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吸引优秀的科技人员加入其中,充分利用供给侧改革以来的政府政策:“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加快建筑企业发展,提高建筑企业间的竞争力。endprint
五、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建筑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奖励机制,鼓励人才创新,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合适的环境,提高科研投入比例,在供给侧改革中,应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创新为起点,打造创新型企业发展模式,为经济更好的发展贡献企业的一份力量。
(二)抓住政府政策机遇
供给侧改革以来,党中央和政府部门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的转型升级,“一带一路”计划的提出,旨在鼓励建筑企业走出国门,企业应抓住这样的时机,打造自己的品牌,把产品销售到国外,同时企业应鼓励吸收外来人才,使企业多元化发展,吸引外来技术,壮大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资源共享、提升行业竞争力
建筑企业发展离不开信息的传播,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企业了解自身和外在企业的差距和优势,“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有利于企业对资源的共享,企业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是对自身发展的监督,是加快企业发展的保障,也是提升行业间竞争力的保障。
(四)建立培养机制、吸引人才
职工福利制度的实施是加快建筑企业发展的另一项举措。建立职工专业培养制度,定期培训一些企业的优秀员工,为公司源源不断的输送专业人才,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公司为员工开展年会、各种活动等,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员工在融洽的环境中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Barney J B.Firm Resource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34-48.
[2] Thomas H Brush, Kendall W Artz.Toward a con-tingnt resource-based theory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as ymmetry on the value of capabilities in veterinary medicin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3):223-251.
[3] Feurer R,Chaharbaghi K.Strategy development:Past, Presentand Future[J].Management Decision,1995(6):11-21.
[4] 包昌火.企业情报与企业竞争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70-81.
[5] 王建华,王方华. 企业竞争力评价系统及应用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2003(2):47-53.
[6] 赵冬梅,周荣征.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7(9):88-89.
[7] 郭淑娟,辛安娜.企业竞争力研究进展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11(5):136-144.
[8] 王元地,杨雪,胡园园,等.“供给侧改革”解读及其政策影响下的企业实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8-59.
[9] 曹淼孫.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路径探寻[J].改革与战略,2016(10):140-144.
[10] 刘仲仪,汤吉军.以供给侧改革促进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升[J].经济纵横,2016(9):25-28.
[11] 张茅. 继续深化改革 创新市场监管 努力实现“十三五”市场监管良好开局[J].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6(1):4-13.
[12] 盛来运. 2016年度经济:稳中有进开局好 转型发展上台阶[J]. 紫光阁,2017(2):54-57.
[13] 陈云,郑东亮. 2016年就业形势分析及发展趋势[J]. 中国劳动,2017(2):4-12.
[14] 蔡湘. 互联网+与农信社金融服务[J]. 中国金融,2015(21):79-80.
[15] 张鑫.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优势互补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2-3.
[16] 王春程,孔燕,李广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发展[J]. 现代城市研究,2014(4):4-9.
[责任编辑:范 君,李 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