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借贷危害及其应对措施的探析
2017-12-26李洵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文/李洵,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校园贷”借贷危害及其应对措施的探析
文/李洵,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自2013年互联网上出现第一家校园网借贷平台,近几年来,网贷发展迅速,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统计,2017年现有74家金融平台开设有校园贷的业务,同时,因网贷欠下巨债的大学生们,频发以裸照恶性追讨案件,大学生自杀自残事件层出不穷,校园贷俨然已成为“校园骗局”的黑洞,本文就高校对校园贷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进行简单的探析。
校园贷;超前消费;合法权益;法律法规;应对措施
6月29 日,绵阳市一名21岁大学生因向6、7家网贷平台借贷高达20余万元,在毕业之际,因无法偿还高额的贷款,选择跳楼自杀,又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因为校园贷,结束了风华正茂的生命,实在让人心痛。警方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该生近半年的消费记录,确实消费了20余万元,用于购买手机、电脑等产品。通过该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大学生在“心智未满”的状态下,受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极其深刻,整个社会,超前消费成为时尚,商场中、电子购物平台上各类分期产品,正在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尤其是在高校这个大环境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家庭条件各异,最易滋生各种拜金、虚荣心理,典型的大学生同群消费效应,普遍学生对物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大学生,又难以向家长开口要钱购买高档的电子产品和化妆产品等,于是想到了校园贷,很多借贷平台的广告词很是诱人,如“只有这个朋友可以借钱给你”等,从心理上、面子上都攻克了大学生的心理防线,很多大学生通过贷款平台获得现金后,没有经济收入的他们很快就会发现无力偿还,于是只能向其他的借贷平台“求助”,开始撤东墙补西墙,在高额利息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大学生具备能力偿债,最终酿成悲剧。
在当前的74家校园借贷平台上,不难知道,均存在放贷门槛低,在大学生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无抵押无担保进行贷款,仅仅需要学生提供身份信息和个人联系方式,在学生提交申请后,几乎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借贷平台就会轻而易举放贷,其主要提供两个方面的消费金融产品服务,一是通过与电商合作对金融产品进行消费分期,二是以小额信贷为主,提供现金贷。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校园贷在广大校园中纷纷涌现,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野蛮生长,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借贷平台均会产生高额的利息,进而让欠款“滚雪球”,借贷平台就会获取更大的利益,一些不良借贷平台,如高利贷,打着网贷的旗帜,诱骗大学生过度消费和提倡大学生借新还旧,最后酿成裸条、自杀自残、骗贷的悲剧事件,据新闻报道,一笔8000元的借贷,最后在“滚雪球”的情况下,连本带利费用居然高达20多万元,作为“弱势群体”的女大学生逾期不能还款,被迫以拍摄裸照为抵押,家庭为给孩子还债,到处筹钱举债,四处躲避,最后还是无力偿还,选择跳楼自杀......这样的案例很多,据抽样调查8000名高校大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有过网络贷款行为的大学生比例已经超过21%,没有用过借贷平台但产生兴趣的占了近50%,在这么一组惊人的数据下,三部委前后也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法律干预,明确指出,未经银行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借贷机构不得进入校园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校园贷时刻在给高校教育敲响警钟,校园贷其实质产生的隐患危害,已经超出了大学生的承受能力,进一步加强高校教育引导、如何加强监管、怎样培养大学生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维护校园稳定,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规避校园贷风险,消除金融乱象,建立应对措施成为迫切需要。
一是增强学生金融安全知识教育及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普及有关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加大宣传,重视校园贷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高校应将此项工作纳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事务中,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如银行进校园宣讲“防范通信诈骗及不良校园贷知识”的宣讲活动,向广大学生传达其诈骗形式、风险危害,及如何应对通信诈骗,将不良校园贷抵制在萌芽状态。学校宣传部、保卫处、校团委、资助中心、信息中心应形成联动机制,制定相关制度,强化管理监督检查,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教育工作,定期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活动,让学生集体签订《关于防范校园贷风险的倡议》等,通过校学生会、团委会、班委会进行摸底,建立好贫困学生群体档案,高消费学生群体档案,防范于未然,学校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官方网站、校园广播等多种渠道普及知识。
二是抓好辅导员队伍,其活跃在大学生思政工作的第一线,是学生工作的生力军,对所带班级,所带学生了解更为深入,开展工作更是行之有效,通过主题班会、团组织生活等加强大学生“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传统文化的教育,并以辅导员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建立不良校园贷检测和处理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攀比消费,削弱消费同群效应,纠正大学生超前消费、从众消费、情绪消费等,立足实际,养成理性的、健康的、合理的消费习惯,辅导员应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异常消费情况等,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宣传其风险危害,并定期排查学生参与网络借贷的情况,及时研判其存在的风险危害,做到早发现、早纠正,协助做好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尤其是贫困家庭学生。
三是联动各方力量加强对金融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普及,高校应完善相关网络监管的规章制度,邀请银行人士、理财专家进校园授课,也可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让金融、消费、理财、法律法规走进大学生,掌握必备的金融理财知识,提高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及加强自我的保护意识。整合校内外资源,探索式建设针对大学生拓展学习、创新创业等资金需要的金融服务平台等。
四是针对贫困家庭、高消费学生群体家庭建立联系机制,家校联动,提倡家长以身作则,坚持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作为监护人,应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多与校方沟通,掌握孩子生活近况及消费状况,实时承担起监护人的责任,教育孩子自觉远离校园贷。
总而言之,不良校园贷在短期是难以根除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大学生普及金融知识,树立理性消费意识,健全法律规范意识,这才是根本所在。
[1] 王久才.大学生借贷问题及对策探讨[J].金融视线,2015(6)
[2] 程诚.大学生消费的同群效应[J].青年研究,2015(2)
李洵(1986—),女,四川遂宁人。职称:初级职称,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