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世锦赛中美花球啦啦操成套队形编排比较研究①

2017-12-26尹向宇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0期
关键词:花球队形美国队

尹向宇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250014)

2016年世锦赛中美花球啦啦操成套队形编排比较研究①

尹向宇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250014)

合理精彩的队形创编是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展现的前提和先决条件。论文基于2016年世锦赛美国与中国队的成套动作,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影响队形编排的诸多要素进行分析,找寻差距,以期为我国后期创编出更具艺术性的成套队形做出绵薄之力。

花球舞蹈啦啦操 成套动作队形 编排

花球舞蹈啦啦操在理论上可以称之为一种“视听艺术”,情于外,形于内。在2016年花球啦啦操世锦赛中,排名第一的美国队在成套队形创编中,合理使用连续、流畅、多变的队形展示出成套动作的快速及多样化表达,较大限度的体现成套动作的内在韵律,将视觉感知与听觉感知融为一体,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相比之下,中国队在队形的调度及演绎中略显平淡,因此本文意图通过对中美成套动作的分析,得出两国在队形编排上的差距,为丰富我国集体花球啦啦操成套创编的艺术价值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16年世锦赛集体花球啦啦操赛事中,以中国队与美国队为研究对象,对其成套中队形调动变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多样化表达方式、队形形状变化等诸多要素进行着重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外相关体育期刊、硕博论文及啦啦操相关资料,并参照ICU2014年世锦赛啦啦操评分规则对相关数据进行查阅,了解项目发展的最新趋势。

表1 2016年ICU集体花球啦啦操队形变化统计表

表2 2016年ICU集体花球啦啦操队形变化统计表

1.2.2 录像分析法

通过ICU官网(http://www.cheerunion.org)搜寻2016年世锦赛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视频,并得到集体花球啦啦操决赛的排名。通过对项目编排规则及成套展示的情况对中美在队形编排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行针对性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对所得数据进行归纳统计、对比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成套动作队形调动的表现形式分析

成套动作通过队形的合理创编将难度、连接、操化、托举等动作串联在一起,展现出纷呈复杂、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艺术作品。队形的变化是指在成套中,运动员借助步伐、过度连接以及相关难度的配合,实现空间及方位的移动和转换。有效队形是指在成套动作中首次出现的图形;有效队形是相对与重复队形而言的,换言之,在成套队形的展示中,除去重复队形即有效队形。

由表1可以得出,美国队有效队形为20次,重复队形2次,队形总数为22次。在队形的变化过程中,以合理的跑位巧妙的呈现出多样化的有效队形,尽量少的使用重复队形,避免给人们带来视觉疲劳。美国队在成套动作展示中,将相近人员进行合理的调度,快速实现队形与队形之间的转换;同时又通过合理的构图,以场地中前部为基点,依照运动员相对于舞台的距离,运用快速流变的精准跑位,呈现出移动过程中的精彩。

表3 2016年ICU集体花球啦啦操队形变化统计表

中国队在成套演绎中,队形使用总数为15次,其中,有效队形有11次,重复队形4次。经过调研后发现,在四次重复队形演绎中,运动员在一个队形上的集体动作多达4个八拍,且只有纵向空间上的分层展示,运动员相对于场地位置没有发生位移。此类情况有3次之多,换言之,在成套动作中,共有12个拍节的动作没有发生位移,仅有空间上的分层动作出现。这种呈现方式充分运用分层动作给人以空间上的视觉冲击,但长时间固定位置的表达方式无法代替使用流动队形演绎所给人带来的高强度冲击,给人以出其不意之体验,因此无法吸引观众的长久关注。

2.2 队形的多样化形式分析

当运动员在场地上的位置相对稳定、可以展现出清晰准确的成形队形时,我们称之为固定队形;运动员通过跳跃、转体类难度或者操化动作转换成另一队形的途中,呈现出一个短暂、稍纵即逝的队形,我们称其为流动队形。合理的使用连续、流畅、多变的队形体现出操化动作的快速和多样化表达,可以为成套画面凸显灵动之感。

通过表2可以得出,两支代表队在流动队形与固定队形所占的比例上近乎相同,但流动队形的演绎方式有着迥然不同的表达方式。流动动队形的演绎分类中,根据参与运动员的多少可以划分为集体、多数、少数之分。美国队在流动队形的创编中善于使用分层动作进行演绎和表达,在高速流动的操化组合中加入多数运动员衔接紧密、移动速度快且距离较长的分层动作,使得动作呈现出既有高低起伏、错综复杂的跃动之感,又不失井然有序的律动之美。此外,运动员们采用高质量的跳步及转体类技术技巧动作,将看似独立的散点元素合理串联,展现出流动队形独具一格的美感及冲击力。中国队在流动队形的演绎中,着重推进固定与固定队形之间的交换,多呈现出在固定队形的基础之上,以少数运动员为单位做距离较短的队形穿插变动;以集体或多数队员共同演绎的长距离流动队形数量较少。

在固定队形中集体演绎操化或者难度动作可以较好的体现啦啦操的团队凝聚力,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在流动队形的展示中,以集体或多数运动员参与,且移动距离大、速度快的队形可以使得成套动作体现出一气呵成的流畅感,使得成套动作展现出更高的灵动感,展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

2.3 成套动作队形形状变化分析

规则图形多以对称的方式呈现,例如: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其优势为:便于运动员快速及准确定位,使得动作呈现出刚强、力度之感。不规则图形多以非对称图形的方式呈现,它的出现可谓是现代啦啦操前沿发展的标志所在,因其图形形态迥异,不便于运动员定位,也可从侧面反映出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技术素养。

由表3得知,美国队规则图形的使用数量为15次,占队形总数的68%;不规则图形的使用数量为7次,占队形总数的32%;中国代表队成套动作中规则图形的使用数量为13,所占比例87%,不规则图形数量为2次,所占比例为13%。两支队伍中,规则图形的使用数量均比不规则图形的使用数量多。由于规则图形便于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中快速准确定位,且在不同的音乐波形下,不同的规则图形可以个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三角形给人以稳固、庄重、整齐划一之感,中国队在重复的四次队形中,有三次使用到基础三角形;菱形给人以方正的视觉冲击;梯形及W型形给人以层次分明,层层不息之感,美国队较多的使用此类图形,在难度演绎中可以清晰展示出运动员较高的技艺素养。

在不规则图形所占的比重中可以清晰得出,美国队利用不规则图形给人以出其不意之感,给观众以较强的视觉冲击,使得观众始终保持着较强的观赏意图;中国队则不太注重不规则图形的使用,成套展现中多以三角形、菱形等图形演绎。大抵是与中美二元文化的差异有关,美国文化更加向往开放的思想潮流注入人们的思想体系,因此其编排中多以“奇”称赞;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二元的相对平衡,“天圆地方”讲究平衡与对称等思想体系使得中国队在编排之中多以对称且显示平和的图形出现,如三角形、菱形、梯形等。

3 结论与建议

(1)中国队在成套队形的使用数量上与世界高水平队伍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加入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使得成套动作的血肉肌理更加充实。

(2)运动员频繁使用重复的固定队形不利于取得较高的艺术分值。因此,成套动作在创编中,应以新颖和独特的方式体现有效队形,避免重复队形的多次使用。

(3)中国队在流动队形的使用上较为保守,应均衡的使用流动队形,确保流动队形在成套中以恰当的位置出现,体现队形转换中瞬间的精彩。

(4)充分利用不规则图形消除人们的视觉疲劳,使的成套动作彰显俏皮、灵动之感,注重画面的整体布局,借助队形的的多样化表达体现成套的新奇艺术之美。

[1]黄宽柔,周建设.健美操团体操[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20.

[2]贺超.花球舞蹈啦啦操队形变化设计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万胜男.2015舞蹈啦啦操锦标赛前八名花球成套动作艺术表现形式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6.

[4]陈丽凤.基于国际新规则视角下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5]易晶.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队形创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G837

A

2095-2813(2017)10(c)-019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0.196

尹向宇(1993,2—),女,汉族,山东泰安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花球队形美国队
2021年世锦赛中日集体花球啦啦操转体类难度运用分析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因为这3秒,美国队拒绝上领奖台!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队形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七彩花球
彩练当空舞、六机楔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