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公安教育中舆情应对能力教授内容的几点建议

2017-12-25刘昌景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0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

刘昌景

摘要:舆情应对是公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本文以野生动物违法案件为例,提出公安舆情应对能力教授内容中应强调舆情应对的重要性;培养坚定的政治立场;提升专业问题的应对能力;结合具体案例学习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野生动物案件;舆情应对能力;教授内容;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246-02

时下互联网时代带来信息沟通的极大便利,也极易引起网络舆情的极端发展。例如“闫啸天、王亚军非法猎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被称为“大学生掏鸟十年半案”,闫啸天原是郑州一所职业学院的学生,辉县市法院经审理认定闫啸天非法猎捕收购燕隼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名成立,以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零6个月。闫啸天上诉后,新乡中院二审维持了原判。标签化的“大学生掏鸟十年半案”,引起很多网络的负面舆情,很多民众甚至某些专家认为处罚过重,负面舆情人声鼎沸。执法警察如何应对记者及媒体提问,如何应对民众的不理性冲击,均为迫在眉睫却又难以把握的难题。面对如此负面舆情,如不加以正确引导梳理极易形成负面舆情危机,带来恐怖的后果。

近年来,我国从国家领导人到各部门均用实际行动彰显着保护野生动物、打击野生动物违法案件的决心。然而,普法之路任重而道远,我国在积极建设法治国家的道路上大步前行,一线执法人员时时需应对各色舆情,加之近年网络化的高速发展,执法案件常具有很高的曝光度,即时采访会被放于网络之中发酵,执法人员的言行随时可能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因此,舆情应对能力是新时代公安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对于公安教育来说,把舆情应对能力教育纳入其教育教学之中迫在眉睫,本文以野生动物违法案件的舆情应对为例,提出几点在公安教育中,舆情应对能力教授内容的几点建议。

一、强调舆情应对的重要性和掌握舆情应对能力的必要性

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之中,民众围绕特定的舆情因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依托网络,匯集起的对执政者及其所持有者的政治价值取向和社会政治发展[1]。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量的违法案件信息经由互联网如洪流一般,流向社会大众,冲垮了长久以来受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所制约的认知方式,这些案件的发生给国家的安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并在网络空间引起巨大波澜,成为网民茶余饭后关注焦点及讨论热点[2]。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信息中伴随有各种虚假信息,会在网络上产生不同的舆论情况,模糊了正确的舆论情况,使群众对公安机关的处理产生错误的认识,影响案件的处置效果。

而反观有些公安机关目前普遍存在对网络舆情的效率不高、责权不够清晰等问题,以维稳的名义屏蔽网络舆情信息,对国家机关和民众同时隐瞒实情,造成社会矛盾的“地方保护主义”[3],导致在网络舆论发酵的阶段,少数人开始利用此类涉警事件故意歪曲事实、炒作舆论、发泄私愤、丑化公安机关。面对这样复杂的舆论环境,部分公安领导及民警又缺乏对负面媒体炒作的应对力,依旧遵循“一捂,二挡,三盖”的惯例,面对媒体手足无措,或者是拒之门外,不能及时出面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少数民警自身价值观不明,甚至会受网络舆论影响,其结果往往会使原本公正的案件处理变得扭曲,公安形象受损,社会公信力降低。因此,公安教育中应充分重视对舆情应对能力的培养,在讲授中,重点阐述舆情的特点,并着重强调舆情应对能力在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培养坚定的政治立场,强化法律知识教育

“大学生掏鸟十年半案”中,各色舆论在网络中发酵,民众认为案件的处理是司法不公,大学生受到过重的刑罚处罚。加之一些媒体在宣传报道过程中媚俗化倾向严重,故意制造公安机关办案不公的舆论导向。在这过程中,民众作为信息获取者,关注的焦点往往在公权力腐败方面,而恶意攻击的负面舆论则瞄准这点,忽略大学生损害珍惜保护动物这一事实,恶意抹黑公安机关的工作,将民众对事件的关注点从事件本身转移到社会的阴暗面上,从而混淆视听。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办案民警将承受巨大社会压力,公安工作难以为继。此外,在这种压力下,某些公安人员出现了思想上的动摇,甚至认同许多负面舆情。在我们的初步调查中,某些执法人员也认为此案件办理不公,其理由主要在宣扬人性,认为情在法之先,然而事实上,此种错误认知是对案件事实的认识不足,受到了媒体负面舆论的错误导向。因此,在舆情应对能力的教授内容中,应进一步强化法律知识教育,养成以法为先的思维模式,坚定政治立场。

三、增强刑事科学技术知识,提升专业问题应对能力

野生动物违法案件舆情应对是执法公安综合素质的体现,既需要熟稔法律知识,又需要过硬的野生动物专业技术素质。就“大学生掏鸟十年半”案件而言,负面舆情多为避重就轻,如概念偷换,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泛化为常见鸟类,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猎隼说成是普通的麻雀、喜鹊。事实上,不同的鸟类种类,其法律保护力度不同,如不具备相应的野生动物识别能力,则无法面对此类混淆视听舆情中,针对性地指出关键性技术问题。公安人员办理各色案件,往往需要对各类专业知识都有所涉猎,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升专业问题应对能力,也是舆情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

四、学习突发事件应对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践教学

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曾开展过诸多研究,以芬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过程危机传播四阶段为理论基础[4],将各阶段舆情演变的特征,总结成为违法案件网络舆情演变的启动机制、驱动机制、变动机制和阻动机制,将网络舆情划分为形成、扩散、爆发和终结四个阶段[5]。在舆情危机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危机预案工作,通过制定危机管理的计划和目标防范危机的发生,进行日常的危机管理[6]。根据这四个阶段网络舆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形成一套常态化的应对体系。endprint

综上所述,以野生动物违法案件為例的公安教育中舆情应对能力教授内容的几点建议。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除去以上几个方面外,还应在教授过程中,增加互动,多了解学生想法,特别是针对学生中潜在的负面舆情倾向应予以及时纠正引导。舆情应对为新兴教授内容,公安舆情应对的教授内容应紧贴时事热点,多引入案例分析,在理论教学之后,增加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彭铁元.网络舆情管理学[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5:45.

[2]陈璟浩,李纲.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生存分析[J].情报杂志,2016,35(4):70-74.

[3]刘海明.规范网络舆情预警活动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6,(2):169-172.

[4]Steven Fink.Crisis Management: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M].New York: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86:120-140.

[5]易承志.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分析[J].情报杂志,2011,30(12):6-12.

[6]汤少梁,李玮.基于4R模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的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5):139-142.

Abstract:Public opinion response is important in public security education. This paper,taking the case of illegal cases of wildlife,puts forward the content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public security public opinion: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opinion response;Cultivate a firm political position;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cope with professional problems;Study the emergency response strategy with specific cases.

Key words:wildlife case;public opinion response capacity;teaching content;coping abilities of public opinion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
刍议智慧金融下的精准扶贫
关于当今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