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2017-12-25王迪
王迪
【摘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产业对接和升级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不但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对第一、二产业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第三产业是一个包括运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在内庞杂的混合产业群,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2001-2014年北京、天津、河北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产值的数据,应用Eviews软件中的面板数据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关键字】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引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由区域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中都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京津冀三地服务业发展步伐有所加快,逐渐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京津冀地区也存在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三地第三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尽管北京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天津和河北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还未超过一半,仍以第二产业为产业主导。因此,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当前面临的较为迫切的选择。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后,居民就会有进行投资的需要,会參与到旅游、娱乐、教育等和服务业相关的行业中去,引导社会大量的闲置资金流向第三产业中。关于第三产业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关系的分析,在国内外研究中都是有限的,下面介绍国内的一些相关理论成果。
向为民和王旭娟(2012)以重庆市1990-2010年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第三产业G D P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为样本,探讨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否由第三产业发展的不同程度决定的。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单向因果关系。王玉法(2015)以2000-2013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率,第三产业产值及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作为研究指标。通过构建模型研究,发现三者长期内呈现正向的良性互动关系。但在短期内,由于产业化与城镇化还存在不平衡发展问题,因此与居民收入还存在负向关系。黄伟冰,李正明和吴茂华(2016)基于1978-2015的相关数据,利用VECM模型,分析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城乡收入的差距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并且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通过上述的研究成果总结,不难看出对于产业和收入之间的研究在国内还是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之间关系的研究定没有很明确的实质进展。探讨研究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能够加快我国区域产业经济的转型,促进京津冀的协同发展。
二、京津冀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前提假设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虽然存在着很大不同,但是建设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格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城镇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刺激着消费,消费的增加会间接的带动着行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我们利用eviews软件中的面板数据,分析京津冀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01~2014年的北京、天津和河北地区的第三产业产值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面板数据资料。首先进行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紧接着进行协整检验,最后利用回归方程建立了变截距模型,探讨京津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以及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建立如下计量回归方程:
(二)数据与方法的选取
本文的样本选取了北京、天津、河北三个省份。采用的数据为2001-2014省级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省级或市级的统计年鉴。首先要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平稳性,要用到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如果变量都是同阶单整变量时,就可以进一步地利用Kao检验。如果Kao检验表明变量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那么可以利用F检验的结果,确定建立变截距模型。
(三)实证分析
1、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首先对京津冀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主要是判断其是否是平稳的。进行单位根检验时,采用了对数据进行了二阶差分的方法,使得两个变量达到了平稳。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LLC检验、IPS检验、ADF-Fisher检验、PP-Fishher的p值均小于0.05,京津冀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均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二阶差分变量是平稳的。
2、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在得出面板数据存在单位根以后,再检验面板数据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的是Kao检验方式,判断京津冀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图2的结果表明:p值<0.05,则京津冀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3、模型的构建。根据面板数据的结论判断适合哪种模型,需要使用F检验进行选择。做以下两个原假设:
接受假设H2,就建立不变参数模型,如果拒绝假设H2,就检验假设H1。接受H1,采用的模型就是变截距模型。如果拒绝H1,就要建立变参数模型。
首先分别计算出三种形式的模型:变参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不变参数模型,在每个模型的回归统计量里可以得到相应的残差平方和S1=27756073、S2=50262271、S 3=209000000
其次计算F的统计量,其中N=3代表涉及的省份个数:K=1代表自变量的个数,即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T=14代表统计的年数。两个F量的值如下:
4、模型分析结果。通过这个回归方程来看,京津冀地区的城市人均可支配和第三产业产值有着密切的联系。式子中BJ、TJ、HB分别代表北京、天津和河北。DSCTCZ代表第三产业的产值,CSR JK ZPSR代表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463.992 37182则是方程的误差分量。京津冀地区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当地的第三产业产值均产生正效应,当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时,北京、天津和河北第三产业产值增加41.18%:但这只是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估计出的一个辅助结果,设立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各虚拟变量即各截距的显著性。而该文计量估计和检验的结果证实了各虚拟变量的显著性。endprint
由回归结果可知,在斜率不变的条件下,北京、天津和河北的截距由高到低是2 527.98942156、一2118.906132和一409.083289557。截距最高的是河北,最低的是北京,说明在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同的情况下,京津冀地区的第三产业产值差异很大,理论上是河北第三产业产值最高,其次就是天津和北京。实际上,是北京第三产业产值最高,然后是天津和河北。也就是说除了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对第三产业产值产生重大影响,其效果远远的超过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带来的作用。
三、建议与展望
研究表明,京津冀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通过消費间接的使得资金向金融、房地产、运输等具有服务性质的行业流动,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另外,虽然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第三产业的产值产生影响,但是并非是决定因素,还存在着其他的原因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着京津冀的产业格局。
(一)对于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的建议
北京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各个服务性的设施也已经逐渐健全。另外,北京作为一线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涌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储备了人才。不过,我们还应该从基本建设投资出发,将投资额普惠到全国的水利、电力、能源、通讯、城乡公用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一来,第三产业相关的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产业等都会得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在出现投资过热的情况,一味的追求投资的增速,并不能实质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们还应该注重投资的质量。
虽然北京正在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引入,但是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良莠不齐,如何将这些劳动力放到合适的第三产业的岗位上,是当前不容忽略的问题。同时,还需要继续挖掘新的领域,不断的扩展第三产业的服务领域,不断深化第三产业的服务层次,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涌入。最后,还要不断的提升劳动者的素质,不断促进劳动者对新技能的学习,挖掘个人的潜力,加大对和劳动者技术相关的投入。最后,还应该将高新技术产业渗透到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去,尤其是提升第三业中的高新技术含量,提高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二)对于天津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议
关于天津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从金融方面进行建议的。天津市是最早成为金融开放试点的城市之一,第一要做的就是抓住金融开放的机遇,大力引进外资,扩大对一些基础金融服务设施的建设,同时要将资金引入到新的金融产业的开发中去。另外,应该为中外资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降低他们的准入门槛,营造良好的金融氛围,吸纳更多的国外投资,扩大金融规模。
(三)对于河北第三产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举足轻重的产业,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相对于其他产业较高。河北省作为一个有着历史文明的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丰富的的旅游资源,浓厚的人文气息,旅游产业的发展具备巨大的潜力。尤其是,重视旅游产业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另外。还必须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具有当地特色、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项目。河北省的旅游宣传力度和其他的省份相比,并不占优势。因此,我们需要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或是名人代言等方式来提高河北省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利用具有观光、度假、娱乐、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各种旅游产品扩大宣传。最后,加强对旅游景点和旅游市场的管理,树立和提高河北旅游市场在国内外的信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