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2017-12-25付玺霖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36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陕西省一带一路

付玺霖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现代经济中最活跃、增长最快、最有前途的产业部门,对经济发展和转型有重要推动作用。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文章对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涉及该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优势、未来机遇以及危机和问题等方面,最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和建议,以求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一带一路

一、前言

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概念最早来自于1998年,当时的英国率先将“创造性”的概念引入其《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之中,较为准确的定义了所谓的“创意产业”,因此第一个从国家层面上倡导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说它的相关政策和实践影响了全世界。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现代经济中最活跃、增长最快、最有前途的产业部门。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分类不尽相同,但描述的都是同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即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到了2004年,我国首次明确了有关文化产业的国家规定,即“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之后北京、上海和香港等代表性都市纷纷出台了各自的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及支持政策。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的出台说明我国首次拥有了一个真正的全球性统一战略。在这一背景下,更加凸显出我国在全球的文化影响力远不及经济影响力,所以建立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成熟的文化形象是当务之急。作为国内“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参与省份,陕西省也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近年来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该产业。因此,本文就陕西省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求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建议。

二、发展现状

相关数据显示,陕西省在2016年1~9月期间的制造业与文化批发零售业增长速度保持稳定,而文化服务业的增速则较为显著。具体来说,这一时期全省拥有制造业、文化批零业与服务业三个门类共计689家规模以上的文化创意企业,其中122家制造业企业总产值达到220.86亿元,同比增速8.8%;170家批零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总额达148.46亿元,同比增速7.8%;而397家服务业企业营收则达到112.9亿元,同比增速13.2%,有显著提升。文化服务业的显著发展,主要得益于其所包含的八个主要行业部门中,有五个部门的营业收入呈高速增长态势,特别是其中重视文化创意的图书出版业和工程勘察设计业,尤为显著。

另一方面,作为省会城市的西安,同时也是本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和相关企业的集中地。简单来说,西安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为龙头,以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和新闻出版为重点,以软件服务、网络生态、会展广告和建筑设计为支撑的综合性产业格局。由此可知,陕西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以西安为核心飞速发展,成为陕西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三、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研究

(一)相关产业优势

陕西省的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推动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这一产业部门在陕西省的快速发展,取决于以下几个主要的产业优势及特点。

1.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陕西省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全国罕见。目前,陕西省拥有各类文物景点共计35750余处,其中世界级文化历史遗产2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0余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9处,革命文物旧址140余处。这些历史文化禀赋是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此外,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和历史文化中心,享有独特的市俗风情、街巷人文与民间艺术等资源,以及针对这些资源的巨大开发潜力,因此承载着全省产业发展核心的重任。

2. 丰富的高等院校资源

陕西省的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综合科技实力、高校数量与研究所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目前陕西省共有153所高等院校,50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20多万在校大学生,这些高教资源不仅是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才的主要平台,更是提高该产业高新科技含量的内在动力。早在2006年,西安交通大学就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在其带动下,省内其他高校也纷纷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为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智力和人力支撑。

3. 特色文化创意园区

截止到现在,陕西省已经建立起多个重要的文化创意园区,各有其特色所在,其中较为典型的是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创意产业先导基地、曲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及延安523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其中,西安高新区唐延路创意产业先导基地聚集了华为、大唐和中兴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创意企业,通过研究制定政策,加大资金、税收和投融资等方面扶持力度,为软件、动漫、广告等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西安曲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则采取了“曲江模式”,以市场化和国际化运作等手段、大项目支撑等战略,充分挖掘其文化创意资源,并经过演绎和创意而高效的转化为市场产品。最后的延安523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则通过整合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创意成果向经济成果的转化,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纵深发展,形成多产业部门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促进经济发展。

4. 多元化宗教文化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一方面,陕西省拥有着多元化和雄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包括多种不同的宗教庙宇、大量的经典宗教经文著作,以及相应的宗教旅游资源。另一方面,陕西省的民俗文化资源也比较丰富,拥有17个全国文化先进县,20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30多个戏曲剧种,以及24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因此总的来说,陕西省多元化的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资源禀赋有力地帮助了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未来发展机遇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陕西省作为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具体来说,在2013年9月对中亚的访问中,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促进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造福沿途各国人民。战略提出后,陕西省抓住此次机遇,召开了多次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到了2016年,更有来自全国14个地区以及全球12个国家的共计600余家相关企业参加。与此同时,陕西省的文化创意企业也借助博览会的有利平台,积极开展与各地区企业的交流合作,开始逐步涉及国际市场。因此,在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背景下,陕西省要进一步挖掘自身的“丝路”特色与资源,统筹规划,加强投资,抓住这一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使得本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得到进一步的支持和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正面临着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陕西省也不例外。这就天然地需要各地区着力发展服务业,而文化创意产业正是服务业门类中的最重要部分之一,值得更大的支持和重視。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陕西省的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也逐步提升。随着后续蕴藏经济体量的逐步迸发,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加速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这既是其自身历史发展的惯性使然,也是陕西省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因此,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未来必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阶段。

(三)面临的危机与问题

1. 产业发展意识偏颇

由于传统农耕文化的熏陶,陕西省缺乏市场经济的文化心理,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晚,发展缓慢,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在深度上不足,市场化程度也不高。此外,陕西省由于其突出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过度依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问题,在其所包含的各类产业部门中,旅游业发展显著,而对其他的文化创意产业则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轻视。

2. 管理体制不完善

政府对相关产业单位管理不够灵活,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简政放权,这严重阻碍了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活力。现有的相关产业的政府管理部门未能有效整合协调,出现了权力重叠,管理空白等问题。

3. 外部竞争激烈

陕西省2016年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15位,处于第三阶梯的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方面,陕西省的产业增加值不足1000亿;而在文化创意产品的种类和质量方面,陕西省同样也存在创意及科技含量较低的问题。因此,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东部地区及相邻省份的较大竞争压力。

四、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为推动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以求对相关产业部门所有帮助。首先,对内要注重政府引领,以政策为导向推进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政府需要增加对文化创意资源的集群式管理,增加产业间联系,同时注重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规范性。其次,要从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层次、产品品质、品牌运营以及技术含量等角度入手,多方位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在省外乃至国际上有所表现。同时要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主体的维护和培养,以及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了解和掌握,更好地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雪莉.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初探[D].西北大学,2009.

[2]王琛璐.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陕西省一带一路
太阳第一家
123的几种说法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总工杨建军被调查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似“定”而非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