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青年医师自学专题讲座的体会
2017-12-25刘小天
刘小天
摘 要 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传统的以生物医学教育模式为基础向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转变,通过实施人性化教育来强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理论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并通过一定的实践方式加以体现,突出医学学以致用的价值,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培养大批优秀人才。而对青年医师组织相关的临床工作实践知识讲座,可以通过一种理性的培训来强化学生相关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升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认同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充分展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青年医师 专题讲座 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8.069
Experience in Carrying out Young Doctors Special Lectures on Self Taught
LIU Xiaotian
(Ningbo Eye Hospital, Ningbo, Zhejiang 315040)
Abstract Nearly half a century, has changed from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modern medical education, the education mode based on biomedical shift to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mod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theory, and be reflected through certain ways of practice, highlighting the practical value of medicine and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tal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in our country. But on Young Physicians clinical practice knowledge lectures, applications through a rational training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knowledge in clinical practice, enhance students' identity of knowledge application and a sense of mission and sense of achievement, fully demonstrated the people-orient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Keywords young doctors; lecture; experience
1 实施方法
1.1 前期准备
每季度召开医护人员院内业务学习研讨座谈会,参考我院学科发展的专业需求,龙头学科实施情况,以及社会对研究生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制订科学合理的授课计划,需要注意的是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有较为清楚的把握和认识,能够培养学生的专长,按照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讲座内容、形式以及教学培训材料,尽可能地设计多样化、个性化的讲座方案,让不同程度的学习者都能够通过讲座获得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收获。在讲座的进度计划方面,要根据学习者的数量、效果等情况来确定科学、合理的频率,建议每周一次,每次时长30分钟。
1.2 讲座对象
本次讲座的对象为在宁波市眼科医院轮转的眼科学或眼视光学本、硕、博士学历的青年医师。讲座时间安排方面在不影响平时的临床工作外,采取周一中午和周一下午组织讲座, 1学时/次。
1.3 讲座内容
教师事先准备的选题包括:视网膜黄斑前膜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脉络膜厚度与眶内眼血流动力学的关系研究,角膜后弹力的重新界定以及对手术的指导意义,高度近视与青光眼的关系研究,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与角膜形态的关系,计算机自动视野计检查、眼前节和眼后节OCT、Pentacam、共聚焦显微镜、荧光血管造影、多焦电生理等在眼科的应用。每轮(1个月) 选择 3~4个专题,安排给学组的研究生进行讲座。学生演讲10分钟,每次讲课安排3~4个学生为宜,然后教师再利用一定的时间来对学生的讲课进行错误纠正和问题解答,最后再由主讲的学生来进行相关问题的答疑。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可以就相关的问题进行补充和纠正,讲课结束以后对有异议的问题进行集体的讨论和解决,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讲课结束时可以选择让学科带头人进行相应的总结,对本次讲座的情况予以客观评价。
2 开展青年医师自学专题讲座的价值分析
2.1 开展青年医师自学专题讲座,能够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年医师参加专题讲座能够促使人性化发展模式的实现,在讲座开展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线索来进行实践与理论研究,充分发动青年医师的积极性,这也是一种新教育理念的新表达。在专题讲座开展过程中,主讲医师为了能够做好讲座,会提前用心准备相关的材料并制订良好的讲座开展计划,并就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准备,并通过自己查阅相关资料、与前辈或者同学进行讨论等方式来加以解决,而在这个过程中,主讲人对相关内容的把握也更加深刻和明晰。同時会去联系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可以更多地与同僚进行交流沟通。而对于那些听讲座的学生来说,其参与讲座的积极性也会得以激发,为了能够在讲座上学到知识,他们会在专题讲座开展之前精心准备几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讲,在课堂上就一些问题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其积极性和兴趣能够充分被发挥出来。而对于医师来说,除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外,更重要的就是临床知识和问题思维的培养,通过专题讲座可以让青年医师就某些临床问题进行针对性和深入的讨论,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整个过程对于指导点评的老师来说,这也不仅是传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而更是培养青年医师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其医患沟通能力,增强其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开展青年医师自学专题讲座,能够培养其良好的自学能力
在面向青年医师开展的专题讲座中,主讲的青年医师一般都是近几年刚毕业的医学院校学生,这些学生刚刚经历过系统的医学知识学习,拥有较强的理论功底,而临床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经历相对缺乏。通过组织讲座,布置讲座的备课任务,培训青年医师自学意识,是医院对建立和推行更有效的教研制度的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考虑,也是医师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对于眼科专业的医师来讲,由于眼科是一门实践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眼科基本功以及临床思维能力和相关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而这些内容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够获得,需要充分利用医院培训器材、教学资源、医院提供的优质的教学体系,最大限度提升自身的基本操作水平、学习能力、科研水平,努力缩短在手术过程中的学习曲线,才能使自己在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阶段打下扎实的理论和临床基础。
2.3 开展青年医师自学专题讲座,能够提高青年医师的综合素质
对于青年医师来说,虽然拥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动手实践方面缺乏必要的基础和技巧,需要通过不断的经历和学习才能够获取。面向青年医师开展专题讲座能够通过其自身的知识和信息捕捉、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来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将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讲座展现在学生面前,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知识运用和素质提升之中。同时开展讲座需要查询大量的文献,并开设文献检索、科研设计科内小讨论。通过专题讲座的任务布置,间接地使青年医师掌握查阅文献、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整理资料、论文撰写等基本技能。同时,开设免疫组化技术、PCR 技术及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实验技术课程,使青年医师对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有所了解,为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4 开展青年医师自学专题讲座,能够提高医学教师的素质
让年青医师开展讲座,对相关问题进展专题的组织和讲解,能够以学生的视角来展示一些知识和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从侧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课堂中,听课的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老师无法考虑周全,这就要求带教教师需要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备课更周详,而且还需更深入地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拓宽知识面。而在开展课堂讨论时,教师除了依靠自己已有的知识以外,还会去进行其他方面知识的搜索和发挥,以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讲解,这些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2.5 开展青年医师自学专题讲座,能够提高青年医师的数字化学习意识
对于临床工作来说,数字化技术为医学影像学教学资料的搜集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方便。青年医师在准备专题讲座时,必会用到数字化系统。利用PACS和RIS查询系统能快速查询到教学所需要的影像资料,与传统的教学资料收集方法相比,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特别对于教学意识有待加强的非附属院而言尤为方便。对于专题讲座工作来说,主讲人在准备专题讲课和备课资料时,可随时获取具有教学价值的病例资料,实现了医学影像教学的无胶片、数字化海量存储,使教学内容达到了空前的丰富、多样化。在解决以往搜集教学片时,因保管不善、临床科室借阅、实习反复使用等造成的损毁、发黄变质乃至遗失等管理难题。同时增加了OCT和Pentacam的多平面成像及三维立体图像,提高了学生对组织、病变的空间认识,立体伪彩色成像更能给予直观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病变的理解程度。数字化除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以外,更多地要塑造一种意识,即可以通过一些数据和信息化的内容来预测问题开展的过程和其中存在的规律,帮助优化相应的方案,这对于医学发展来说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是医师的核心素养之一。
总之,让本、硕、博学历的青年医师组织和参加相关的专题讲座,能够丰富其自身的知识和经历,调动其学习新知识和能力的积极性,促使医师知识和技能的快速提升,为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景,郭乔楠,阎晓初.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6):1255-1257.
[2] 杨作成,李小明,陈淳媛,等.儿科学课外讲座的实践和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1):31- 32 .
[3] 刘景业.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BL)在英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9.20(1):7- 11.
[4] 周芳明,王振钺编译.PBL在美国要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J].药学教育,2003.19(1):58-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