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学经验进行反思促进课堂教学
2017-12-25普恩林
普恩林
【摘 要】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而对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的教师来说,反思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反思、改进、顿悟是练好教学基本功、与学生共同进步的最好渠道。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反思方法,教师往往就事论事,导致反思停留在表层,没有针对性,反思不深刻。怎样切合师生实际实施有效的教学反思,促进精讲高效的课堂,的确值得研究。
【关键词】初中教学;教学反思;师生互动;教学设计
一、反思固有之经验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只满足于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反思,这样的经验就缺失了价值。笔者通过多年实际教学的反思明白了教学不能只凭经验。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本身的局限性是明显的,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教师要从自己较为成功的经验中提炼出这一经验背后的有价值的教学理念,从“支离破碎”的经验中抽象出教学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反思,不断在反思中实践,使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转化为进一步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底蕴和实力。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二、反思指数之结果
在实施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牢记两个指数。第一个是师生关系,包括教师是否尊重学生,是否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是否信任学生等。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晴雨表。有些学生喜欢某个学科是从喜欢任课老师开始的;有些学生某些学科成绩好,是因为与该科老师有良好的互动。通过这项指数的反思与分析,能让教师从中了解改善师生关系的良好方法。第二个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包括: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自评指数(因材施教、互动教学、探究与发展能力)、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指数(是否进行情境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等)。教师教学方式指数的结果,既有教师自评的反思后的自我认识,也有学生他评的明镜警示作用。这两个指数对改进自己,改善课堂,互赏精讲,共同提高具有突出作用。
三、反思师生之互动
当学生走进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空的容器”,教师不能单纯地“灌”。师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在因材施教、互动教学、情境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等方面多“制造”有效的互动方式,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距离,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头脑中的问题“挤”出来,促使他们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在民主、平等、互赏的课堂中,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平等意义的“人”,即师生是价值平等的主体,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民主、互赏的关系。具体表现在:首先,教师在讲授问题时,要保持平等的态度,使学生有话敢说,这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容易迸发出来;其次,要淡化权威意识,允许学生怀疑教材,反驳师说,突破经典,谅解失误,赞赏勇敢精神;再次,教师要尊重、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教师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的职责,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诲,虚心接受教育,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征求学生的意见,认真接受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和要求。
四、反思教学之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个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进程进行动态调整的方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对课程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在教学背景分析中进行研究,体现出教师对教学的研究思路,教学结束后可以将教学设计上的精当之处与不足进行梳理,总结出提高设计水平的一般规律。这种反思会使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和新的高度。这就需要教师在认真备课与授课的同时积极反思,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得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成为改善课堂、精讲高效的方向标。
例如學习诗词单元的时候,诗人在写作时注重意境的创造,作为鉴赏者在欣赏诗词时也一定要注重对意境的把握。例如王维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戴的茱萸囊据说有辟邪的作用。“遍插茱萸少一人”,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戴了茱萸,却发现缺少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遗憾的,并不像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们共同度过此佳节,反倒是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还并不值得述说,反而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种意境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把诗人因思念家乡的亲人的情意独到之处别致地倾诉出来。学生当中有部分是留守儿童,对“每逢佳节倍思亲”很容易理解。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首词写了普通农家的生活场景,除“谁家”的发问和“最喜”的流露外,其余都是生活场景的描写。上片,作者用朴实的笔触描写了农家白发老夫妇饮酒谈笑,其乐融融、夫妇偕老的生动画面,给读者带来温煦之感。下片,几笔白描勾勒出一幅农村劳动场景。在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既能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也能看出,作者从淳朴自然的田园中找到了几分心灵慰藉。边疆地区的学生多数都体验过类似的生活,对此场景再熟悉不过了,只要稍作引导,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五、反思角色之定位
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多元化的,既是组织者又是引导者。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引领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师生理应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对文本都能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之上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自己的新理解。这就决定了师生间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最终达成相互提高的目的。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了很多篇鲁迅的文章,对鲁迅也有了不少的了解,但是并不全面,包括老师在内。大家就可以一起探究,从读鲁迅的文章到了解个人的经历;从品味文本语言的魅力到感受鲁迅的人格;从走近鲁迅到走进鲁迅,师生在其中共同认识和感悟生命的价值,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与欣赏他人的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沉下去”,深入每一个学习小组,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情的帮助者,会收到相得益彰的佳效。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教师则是“教而不思则罔”。当教师的决策不被多数学生认可时,当教师的要求给学生带来困扰时,教师就应该不断激起反思的涟漪,在反思中改进切合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