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宽带数据链网络协议的分析

2017-12-25肖永健中移铁通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网络协议物理层网络拓扑

文/肖永健,中移铁通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宽带数据链网络协议的分析

文/肖永健,中移铁通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网络的使用人群越来越广,使得网络的拓扑结构差异逐渐变大,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所涉及的网络协议也是不同的。人们对网络的需求日益剧增,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当代网络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宽带数据链网络协议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宽带数据链;网络协议;分析

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网络的使用人群越来越广,使得网络的拓扑结构差异逐渐变大,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所涉及的网络协议也是不同的。

1 宽带数据链网络概述

1.1 宽带数据链的定义

数据链是实现传感器、指控系统和武器平台之间一体化无缝链接,达成战术信息高效、实时共享的关键。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利用网络来实现平台中心作战中的话音通信,从而实现数据信息的互通。网络中心作战通过用数据通信加话音通信来控制。传感器和射手通过数据链在所有平台之间共享信息,并产生比平台中心作战大大改进的信息状态。这种宽带数据链包括了各种通信设施,能够在实训中实现链路的互通,依托数据链达成战术信息实时共享,实现了从以计划为中心向以行动为中心的转变。数据链最早是应用在海军战术数据系统中[1],能够利用数据链获得海上清晰的图像,从而便于作战指挥。数据链是随着网络协议的发展而发展的。从美军的SCDL、TCDL和MP-CDL等数据链的使用来看,宽带数据链网络性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网络协议也已经从简单到复杂。从非标转到标准转变了。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网络的会用人群越来越广,使得网络的拓扑结构差异逐渐变大,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所涉及到的网络协议也是不同的。

1.2 宽带网络数据链的网络特征

在宽带数据链网络中,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是有中心的网络和无中心的网络。有中心的网络主要是通过中心节点来进行数据互通,其他的网络节点只有通过中心节点才能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信。在TDMA模式下,所有节点在时隙管理下收发数据,节点的发送时隙是动态变化的,以解决某个节点需要发送大量数据以及网络效率的问题[2]。在CD-MA模式下,所有节点收发数据随机,也可以通过控制帧,改变节点的发送速率,以满足不同节点的数据,发送量的问题这种网络的拓扑结构一般都是星状,在无中心节点网络中,每个网络节点之间都是平等的,无需通过任何介质,网络的任何连个节点都可以实现通信,这种通信可以是一对多,或多对一。这种网络拓扑结构每个节点之间都可以实现数据互通,因此其数据链网络协议也就相对较为复杂。

2 宽带数据链的网络协议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的使用越来越频繁,面对日益暴涨的网络业务,提高网络服务的效率和互通性已经显得尤为重要。在宽带数据链路中,针对宽带数据链的发展需求,其网络协议必须保障网络效率,提高网络互通性能。宽带数据链的网络协议包括了链路层、数据传输层、应用层、物理层、网络层[3]。

2.1 链路层

链路层是宽带数据连网络实现数据互通的重要一层,在这一层的协议设计既要考虑到系统数据的接入,同时还要考虑到数据信息的传输,数据在这一层集聚,加大了网络的压力,因此,还必须考虑到宽带网络的维护工作。例如在系统接入中采用SCDL的拓扑结构,这种有中心的拓扑结构必须通过中线节点才能实现数据通信,利用这种点对点的拓扑结构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2.2 数据传输层协议

数据传输层协议是为了满足宽带网络用书对信息的需求,一高服务水平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数据传输层的协议可以根据宽带数据链网络的需求进行设计。为了提高网络传输信息的效率,可采用专用的传输层协议来实现,如UDP和TCP等协议,这种协议有效的保障了网络的互通性,提高了网络的效能。

2.3 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协议就是为了满足网络用户之间能够实现数据通信而设置一种应用程序,在这一程序中,勇士可以实现文件的传输、压缩、下载。这种传输协议可以根据数据链两端的用户自行定义,也就是说,为了满足信息数据的共享,网络用书可以就这一目的达成一致,从而利用网络来实现。但是作为信息共享的数据链,其网络协议必须标准化,从而规范网络中的行为。

2.4 物理层协议

在宽带数据链网络中,物理层位于网络的最底层,直接面向实际承贷数据传输,网络节点的物理层控制网络节点与物理通信通道之间的物理连接。物理层上的协议有时也称为接口。物理层协议规定与建立、维持及断开物理信道有关特性,这些特性保证物理层能通过物理信道在相邻网络节点之间正确地收、发比特流信息,从而保障数据能够在物理层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满足网络用户的需求。

2.5 网络层协议

在宽带数据链的网络层中,数据经过这里需要进行接收点与发送点的连接,在这一层中需要对端到端的包传输进行定义,它定义了能够标识所有结点的逻辑地址,还定义了路由实现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为了适应最大传输单元长度小于包长度的传输介质,网络层还定义了如何将一个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例如在无中心网络中、利用IP路由协议,在这种协议下,网络的每个节点都具有路由功能,可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网络拓扑结构。

3 结束语

宽带网络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当前,宽带网络和服务已逐步渗入到经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均带宽”和“人均信息”的占有量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国家宽带发展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所在。目前我国宽带建设已经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各种宽带发展政策正在不断推动我国宽带建设的脚步。

[1]柯林.关于改进网络协议的几点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凌志.无线通信在图书馆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

[3]马秀芳,时晨,赵洪钢.以网络协议为载体的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电信快报.2015.

[4]刘波,周丹.无线Mesh网络协议标准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9.

[5]王金才.宽带数据链网络协议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

猜你喜欢

网络协议物理层网络拓扑
基于K-ML-MPWFRFT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
基于通联关系的通信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
一种蓝牙多跳网络协议的设计与研究
2017款捷豹F-PACE网络拓扑图及图注
利用Modbus协议实现垂直螺旋卸车机取料器自动调速方法
劳斯莱斯古斯特与魅影网络拓扑图
基于载波技术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基于DPI技术的语音视频流量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种应用于5G基于LDPC码的物理层包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