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教育发展困境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7-12-25管欣吉林职业技师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技工学校技工办学

文/管欣,吉林职业技师学院

前言

技工教育在教育与经济间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技工教育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着技能和智力支持,同时,经济决定教育的发展,通过市场调节为教育系统注入新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在中国这个全球制造业基地中,各行各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多年来,全国各地愈演愈烈的“民工荒”和“高技能人才饥渴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技能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随着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战略的实施和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在攀升的同时,对技能人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工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渠道,必须适应形势发展,从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着手,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完善办学手段,健全教学管理和评估机制,加快培养一大批适应转型升级需求的更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1 技工教育内涵

技工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在某类职业、行业或岗位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知识和认识而设计的一种教育类型,其目标是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政治文化素质,面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初、中、高级技能操作型或技术应用型的技能人才,相对于普通教育,它更具有“职业技术性”,是一种培养和训练职业岗位能力的教育,它是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技工教育发展困境

2.1 办学规模的困境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使技工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类技工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呈现井喷式状态。但是,很多技工学校质量参差不齐,规模普遍较小,师资、软硬件设施等投入明显不足,学科设置不完善、不科学,形成了学校专业优势不明显,专业教学不精细等诸多问题。

2.2 专业化的困境

在学校规模较小,各方面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技工学校的办学条件受到严重制约,技工学校内部学科设置没有根据社会环境的转变而进行调整,没有深入企业和行业进行调研,多年没有发生变化。同时,由于专业设置少,专业教学内容过于浅显、教材更新较慢,技工教育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越来越脱节,从而导致并进一步加剧“用工难”和“就业难”的问题。

2.3 招生困境

在招生方面,除了“学而优则仕”的陈旧观念和技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客观因素影响外,生源逐年减少,高校连续扩招和体制机制障碍等因素,导致中等职业学校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技工学校在招生宣传和实际招生录取上困难重重,早前甚至在高考的时候查不到技工学校的招生代码,选择进入技工院校的学生学校不计入升学率,如此种种,使技工院校在与职业院校竞争中处于劣势。

2.4 教学模式困境

教学模式方面,高级技工教育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到课程内容和学业评价几乎仿照普教,依葫芦画瓢。没有体现自身“高技能”的特性。技校老师的授课内容大大落后于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无法与企业所需的高、新技能衔接。这样一来,从技校走出去的毕业生手中掌握的技能因过时而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早已被社会淘汰。造成企业要组织技校毕业生进行再培训,学生入职后难适应,缺乏成就感,甚至变得不知所措的尴尬局面。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3 技工教育发展策略

3.1 政府主导

政府主导坚持政府主导的办学思路,把技工教育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级人民政府应把技工院校作为第二产业的“第一车间”来建设,部署在产业发展和教育发展战略中,抓紧制定技工教育发展规划,实施“技工院校振兴计划”重大工程、将技工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列入所在地政府的基木建设投资计划,加大财政对技工教育的扶持力度。高端引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立足技工教育发展基础,加强规划引导,加快技师学院建设,形成以技师学院为龙头、高级技工学校为骨干、普通技工学校为基础的覆盖城乡劳动者的技工教育培训网络、扩大对高中以上毕业生的招收比例,积极开展预备技师、技师的培养与培训,强化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使技工教育成为劳动预备制培训、企业职工培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

3.2 市场导向

技工教育本身与经济社会有着最紧密、最直接和最广泛的联系。发展技工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坚持面向市场、贴近经济,深入研究市场需求。要以办企业的理念来办技工教育,切实搞好就业市场调查研究,预测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在办学理念上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3.3 校企联合

实现校企合作是技工学校办学的关键,校企的“无缝对接”有赖于技工学校的办学培训紧贴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学校应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招生,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实行“工学交替”的模式,保证学校人才的培养能够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此外,还可以设立一批定向培训的专业特色班,在受到企业欢迎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就业率。除上述外,技工学校可以邀请知名企业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解行业发展方向,提供实习机会,全面培养企业行业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学生在校实习期间提供了解和适应企业管理模式的机会,进而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优势,为企业在职职工技能培训提供服务,全面践行校企合作的基木原则,切实保障和促进校企双方利益。

[1]周德明.技工教育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础[J].中国培训,2003,(09)

[2]李明.技工教育起落引发的思考[J].职业,2007,(3)

猜你喜欢

技工学校技工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从技工到英雄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对新时期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技工学校内控体系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探讨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技工学校体育选项课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