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财务共享模式下内控策略

2017-12-25曹雪艳中国石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东营分中心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财会财务人员流程

文/曹雪艳,中国石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东营分中心

财务共享模式,指的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会计业务采用流程化的手段进行处理,这一模式是随着跨国集团多组织结构、多层级的管理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化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中。各个企业应该充分的利用国内外现有的内控风险控制成果,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学习掌握先进的财务内控管理思想与体系,有效的降低财务共享模式带来的内控风险,促进企业运营效率和内控体系的持续提升。

1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控风险

1.1 财会系统错误风险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一旦产生内控风险将会直接降低所有子公司会计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同时,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离不开IT系统的集成,目前,仍然有大部分企业的财会管理系统仍然采用的是原有财务软件,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在各个不同的财务系统进行切换,而一旦切换出现失误或是不稳定的情况下,将会导致财会系统信息出现错误。

1.2 企业组织和人员架构风险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需要对财务部门的组织与人员架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就涉及到了财务管理权限调整、人员岗位调整、利益划分调整等多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子公司自由支配本公司资金的权限。同时,企业采用财务共享模式之后,基层财务工作人员的数量急剧减少,造成了财务部门各业务之间的沟通成本增加,导致企业业务的支撑能力严重不足,使得企业内控职能无法得到有效开展使得潜在风险增加。

1.3 服务流程风险

随着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与完善,使得企业原有服务流程已不再适用,对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业务程序管理风险与服务流程再造也随之凸显,同时各个部门都需要一个过渡期来消化与适应新的服务流程,各个子公司都需要配合总公司的要求而不断的变更其业务单元来实现会计业务处理的统一性,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1.4 法律政策风险

由于集团企业的各个子公司处于不同的地区,而各个地区所具有的财务法律政策与财务税收制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使得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对子公司的内控管理出现了如何进行统一的问题,需要考虑各个地区的法律政策、地方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处理,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程度。

1.5 财务人员操作风险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需要对现有的财务人员的工作进行集中与整合,并且进行精细的划分,这也就意味着财务人员只需要对财务共享模式中的某一个环节负责。而随着财务共享模式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他们的工作思维与技术无法及时的与时俱进,进而增加了操作风险。

2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应对内控风险策略

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运行优化财务工作的流程与核算效率,并且使得对集团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汇总与分析更为便捷。随着信息技术系统的融入,使得原本复杂的财务管理系统变得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与精确化,科学有效的制定财务共享模式下应对企业内控风险策略,对于增加企业财会信息透明度、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与一致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1 科学分析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内控风险

由于财务共享模式在各个企业的实施过程中形式多种多样,因而对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也会所差异,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如有的企业需要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专业技能培养;有的企业需要加强对会计结构财会系统软、硬件设备的升级与改造;有的企业需要加强风险管控人员的专业素质,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的内控风险解决策略。

2.2 构建与企业战略经营目标一致的内控体系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应该以共享提升规范、服务创造价值作为战略经营目标,将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财务系统的管理与经营活动中,逐级的加强财务信息质量主体的责任意识。

2.3 打造一体化信息平台,提升财务数据公允性

对于石油石化集团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打造一体化信息平台,对财务系统原始凭证实现存储电子化、传递网络化,可以有效规避纸质凭证在逐层传递过程中带来的潜在风险。

2.4 建立健全企业组织架构,形成完善内部监控管理体系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必须要求各级部门都能明确各自岗位的职能要求与责任义务,合理的将财务部门和内控部门进行事权明细工作的划分,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企业内部监控管理体系。同时,企业的内控部门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文件的要求,制定出符合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风险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手册》,加强对企业各个部门的监督与检查工作,为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5 优化财务共享模式下服务流程,提升业务处理效率与规范性

为了有效预防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服务流程带来的内控风险,首先,企业应该对各个子公司所反馈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整合,然后根据当地的法律政策与各个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制定相应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妥善的处理好企业与各个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其次,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财务系统实际情况制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规范指南》,并对当前的财务管理各项内控服务流程进行优化,构建职责明确的财务工作质量及范围体系。最后,为了有效应对共享模式下带来的人员操作风险与财务系统错误风险,在ERP系统中执行凭证交叉审核控制机制,强化会计凭证的审核控制环节,进而提升财务人员业务处理的规范性。

综上所述,对企业现有内控制度进行规范与完善,加强财务会计预算与管理监督职能,促使全体财务人员的过渡转型,是尽可能降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控风险的有效手段,是满足企业战略与稳定发展的需求。

[1]王小琛.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及实践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2]王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对企业集团影响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

[3]彭诗棋.内控视角下的兴安财产保险公司运营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财会财务人员流程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的转型问题与对策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2017年全国商务财会学术论文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