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模式比较分析与未来发展研究

2017-12-24李敏海航集团海南国民假期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企业

文/李敏,海航集团-海南国民假期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互联网金融模式比较分析与未来发展研究

文/李敏,海航集团-海南国民假期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到来,传统行业必然会遭遇全新的挑战,金融企业便是其中之一。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之下,我国金融企业供应链必然会发生改变。对此,为了推动传统金融企业不断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互联网金融模式比较分析与未来发展。

互联网金融;比较分析;未来发展

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许多互联网企业逐渐开始涉及到金融行业,并且开始开创了全新的金融服务,促使金融领域的服务方式、金融产品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导致许多金融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明显的改变。近些年,各类型第三方支付、网络贷款、众筹平台等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对此,探讨互联网金融模式比较分析与未来发展具备显著意义。

1 互联网金融模式比较分析

互联网金融简单而言就是借助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金融模式,其是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一种有效结合[1]。就当前而言,互联网金融主主要包含网络贷款、第三方支付、众筹平台等。其特征是借助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构建第三方可信任的一个平台,从而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供求双方的信息,从而吸引大量的用户群体,从中获利。

下面以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模式之下金融供应链的变化以及发展方向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互联网金融模式比较分析。

供应链在传统的金融领域当中就已经存在,同时发展已经相对较为成熟,一个健全的供应链可以说是一条曲线,其能够对曲线上下两个方向实行资金或货物的管理和控制[2]。但是,如果实行人工实时监控,在成本上又会存在明显的问题,但是简化流程和降低监管又会存在经济方面的风险。对此,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对于电子信息化处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保障效率的基础上降低成本[3]。借助电子化的平台与渠道,金融企业能够将供应链授信的业务途径实行每一笔的监督与管理,确保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从而降低风险的同时,实现对企业的实施监管。当前,各个金融企业都有自身的供应链金融网银平台。工商银行的金融网银品牌为电子供应链,其主要是以供电连当中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供应供应链的管理、信息的服务、融资产品服务以及结算等服务。例如,以平安银行为例,其便具备自己的供应链金融系统,这一系统所包含的功能非常全面,例如包含线上反向保理、企业协同管理、增值信息服务、公司金卫士资金服务、货款线上融资以及线上预付性融资等等,其主要是以供应链流程为依据,包含保理、订单货款、应收账款等进行接力性的融资服务。除此之外,华夏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企业都有着自己的网银品台,这也是金融企业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之下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主要现状。

网银平台能够借助金融企业、企业直接联系的方式,展现供应链当中每一个环节的合作效果,对信息流实现全面性、统一性的管理和流通[4]。对于小型企业而依然,用户能够与核心企业实现内部的资金融资管理,例如仓储方面的管理,供应链交易平台的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网站等方面的管理。从而实现1对多的供应链交易模式,并且在货物和资金流通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进行及时性、跟踪性的管理和控制,展现综合性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以金融平台作为主要环节,金融企业的资金支付系统能够与关键性企业的销售情况实现针对性的连接,并且以这一企业为主,帮助企业形成相应的经营性订单,在订单形成之后,如果存在融资需求在,则可以应用平台在线提出融资的需求,金融企业便可以根据订单的实际内容按照相应的标准发放一定的贷款资金,同时可以将资金直接发放到所需要使用的企业账户当中,体现贷款的便捷性,并且确保资金的专用性,杜绝骗贷的现象出现[5]。通过这样的金融服务模式,可以让贷款、融资等更快、更安全,相对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而依然,有着非常多的优势。

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网络金融平台模式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基础上,也可以逐渐研发向电商融合的方式,这也就是金融企业和电商平台合作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电商企业位于供应链曲线的最中间,可以实现全面性的企业信息监督,也就是物流状况、信用状况、发货状况、企业信息等。电商平台有大量的企业交易数据,这也是一种非常使用的信用评估数据。对此,电商能够为金融企业提供数据的支撑,而金融企业则可以为电商提供资金的帮助,从而实现相互帮助、相互补充的优势。例如,为了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存在,京东设计并建立了POP的开放性凭条,其能够为交易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发放相应的贷款服务,其贷款主要有四种类型,也就是采购环节的贷款、入库环节的库单贷款、借款之前的应收款融资和担保业务提升融资等。在每一个资金的贷款过程中,京东只需要为金融企业提供相应的用户数据,其他的评审、放款等任务都由金融企业进行,所以便捷性非常高,京东本身的工作量也并不大,在资金发放效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从而实现金融企业和电商平台合作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目前我国企业大多数应用的供应链融资服务的占比并不是非常多,但是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已经相对较为成熟,其能够满足较大市场的发展需求,发展前景非常理想,许多大型的企业都能够作为供应链当中的核心企业,再加上大型企业本身的资金稳定性和较高的借贷能力,所以供应链本身的稳定性也相对较高,企业之间的利益环节更少,利润更高。大多数企业都认为上下游供应链的体系可以实现多赢的局面。伴随着我国终端市场不断提升,供应链当中中小型经销商的集会会不断提升,融资难度较大的问题便会更加明显,这也为商业金融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和实施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规模在今后必然会不断壮大,并且一些融资需求将会引发存款派生、中间业务收入与利息收入等环节,这也是商业金融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型帮助的有效措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目前在我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大数据、信息设备等多元化的投入和支撑,更需要用于专业数据的云计算、大数据支撑,才能够真正确保商业金融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长远发展。

2 互联网金融模式未来发展

对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未来发展而言,仍然有许多的问题有待研究。

首先必然是PPI模式在今后的可持续性问题。虽然我国当前开展关于PPI的金融企业并不多,但是国外学者对于PPI结构这一种新型的金融中介的可持续性已经保持怀疑的态度,对其研究主要聚集在稳定性、盈利性以及对储蓄市场的冲击三个方面。互联网金融成为普惠金融、小微金融的发展主要途径,但是信用危机对于PPI模式的生存能力有一定的评估特性,纯网络金融企业的出现对于我国普惠金融、金融包容虽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遇,但是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对于PPI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必然发展方向之一。

其次,互联网金融的监督管理问题。互联网金融通过技术优势、机制优势,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扩展了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但是,同时也为金融的监督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金融安全、金融消费保护以及参与主体的粘性与偏好、信用缺失、制度缺失、技术风险等方面的问题。近些年,已经发生了多起关于互联网金融企业“跑路”的问题,这也是互联网金融所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除了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众筹、P2P、供应链金融、第三方支付等多种金融业务以外,还需要对行业的监督、管理提供前瞻性、科学性的研究,例如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协会的自我管理功能,并及时杜绝各种高风险互联网金融行为等。

再次,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企业之间的共存问题。前文已经分析过,因为客户的粘性、偏好、金融基础设施、风险以及用户定位等方面的差异,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不仅不会出现明显的冲突性对抗,反而还有可能成为金融体系的一种补充性手段,从而改进金融环境。与此同时,传统的金融行业也可以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式,主动与互联网金融进行业务接轨,同时通过一段时间之后的无序竞争与野蛮发展之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必然会形成一个相互补充、共生共赢的状态。

最后,互联网金融必须更加注重个体与文化的转向。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环境之下,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更多的挖掘市场背后深层次的文化以及制度原因,并关注微观的个体性思维、性格以及行为特性等,例如一些研究指出性别、年龄的改变对于投资目标、投资方向、风险偏好以及投资回报期望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消费者的观念、个性、忠诚度以及态度等因素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必然会不断的提高。除此之外,女性的创业融资、经济主体金融素养、对于金融创新的微观个体差异以及障碍、文化金融等逐渐成为相关学术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对此,在今后的不断发展环境之下,必须不断的提高对市场的掌握与分析,探讨个体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转向,从而保障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长远发展。

3 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无论是在业务规模还是在产品数量方面都呈现成倍增长趋势。为了更好的在竞争当中持续、稳定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对财务管理工作给予正确认识,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优化与改进。从企业的战略角度优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人员素质,从而在财务管理角度保障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持续、稳定、长期发展。

[1]陈瑾.互联网金融模式P2P发展研究构架——以江西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5,23(10):93-96.

[2]韩鹏,尤阳.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异同及发展趋势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15(72):31-37.

[3]张强,王招娣,陈昊,等.基于商业模式理论对平安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业务现状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5,20(1):54-59.

[4]李鹏.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金融企业网点管理转型研究——以邮储金融企业管理模式研究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5,14(51):52-54.

[5]陈一鼎,乔桂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3(6):124-130.

猜你喜欢

供应链金融企业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企业
企业
企业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