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7-12-24李虹霞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高职

文/李虹霞,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文/李虹霞,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探索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实践教学意义价值、内涵要求、实施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有益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优良心理品质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心育工作要确保实效性,实践教学改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体验参与中激发心理潜能,强化心理素质,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1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

1.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召唤。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创新性人才。以实践教学为导向,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协作完成实践项目,能更好的提高其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和问题解决等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1.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是贯彻落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改革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中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恰好提供这一平台,确保学生在实践参与实现心理知识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

1.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有力保障。通过开展实践教学,能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体验心理健康的状态的机会、培养其理性思维的方式、教给其自我调适的方法、锻炼其人际交往的技能,并其让在活动中宣泄不良情绪使心灵得到放松,从而提升学生心理保健能力,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和可持续发展。

2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设想思路

2.1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解析

实践教学是巩固、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实践教学,就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加活动体验和技能训练,强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其内涵要求有以下几点: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实践项目为抓手,优化课程资源,根据知识-技能-素质递进的逻辑关系,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项目库,针对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开展综合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要突出交互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个体在参与体验和多元交互中澄清认知,实现顿悟,达到知情行的统一。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要注重个体差异性,通过采集学生需求,尊重个体差异,为每个个体充分“赋权增能”,激活每个个体的成长资源与潜能。

2.2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介、以经验为起点、以活动为核心、以过程为重心、以合作为主线”的原则,坚持教师引导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坚持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体验交替进行,坚持学生个性塑造与团队协作精神相互促进,让学生运用各种基础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健康维护技巧,创造性地完成活动项目、解决实际问题。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

3.1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第一类是调查研究类实践教学。教师通过多渠道汇集社会、企业、学生群体中典型问题,创建调查研究主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团队合作的方式,任选主题,采取问卷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心理测评法等调查方法展开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类项目主要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研究、思辨创新及问题解决等能力开展训练,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二类是心育文化推广类实践教学。结合学生实际心理需求与个性兴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素质拓展、心理测验与辅导、校园心理情景剧公演等活动项目。此类项目主要针对学生的策划执行、组织协调、团队协作、人际沟通、问题解决及创新等能力开展训练,提升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

第三类是实践服务类项目。在社区、福利院等地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根据自身所长自主选择实践基地开展心理帮助、知识宣讲、团体活动等实践活动。此类项目主要针对学生知识巩固、问题解决、自助助人等能力开展训练,实现人才的自我发展。

3.2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实施路径。

一是灵活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点和内容要求,合理地规划实践教学的内容,制定实践教学计划,设计实践教学方案,使实践教学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方面,理论教学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的培养;另一方满增加实训教学学时,使学生在活动体验、帮扶见习中做到知行统一。

二是巧妙设计心理活动。教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需要,将学生适应心理、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情绪调控、挫折应对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设计成典型的心理活动,创设仿真的教学情境,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三是有效开发教学实训功能。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的设施设备,如团体辅导室、沙盘游戏室、心理宣泄室等场地资源,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诸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心理测试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锻炼机会。

四是开展丰富的团体训练。教师结合心理普查筛查结果,对具有相同心理特点的学生群体开展针对性强、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节情绪,塑造与培养其优良心理品质。

[1]高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4年6期:(26-28)

[2]朱琦,张艳萍,在实践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J]《教育与职业》,2013(6):(93-94)

[3]王蓓,莫鸿雁,综合实践项目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5(27):(75-76)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高职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