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十一消费水平为例浅析辽宁省经济结构
2017-12-24沈易非车晓轩王远张淑雅大连理工大学
文/沈易非 车晓轩 王远 张淑雅,大连理工大学
焦点透视 Focus perspective
以双十一消费水平为例浅析辽宁省经济结构
文/沈易非 车晓轩 王远 张淑雅,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省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积累了日渐尖锐的矛盾。随着这些矛盾的逐渐显露,其发展模式与发展机制都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本文作者以双十一辽宁省的消费数据为例分析经济结构,并且针对经济转型给予了一定的建议。
经济结构;辽宁省;双十一;消费水平
1 挑战的主要方面
1.1 辽宁省经济在持续增长中,并未真正建立起内需拉动型的发展模式。“投资拉动”模式始终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之一。因为“政绩GDP”模式为主导的发展经济模式,所以过度依依赖“投资拉动”必然导致累积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因此,经济无效增长比例在整个增长中不断扩大,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1.2 市场化改革出现了明显的延缓趋势。因此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运行机制与经济发展模式始终也未能有效地建立起来,相反,社会资源越来越大规模地向政府手里集中,行政配置资源的特征愈加明显,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在不断弱化。
1.3 辽宁省经济发展在资源配置上正在走一条与现代化市场经济不相符合的道路。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主要渠道与主体机制为资本市场。而且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股市扮演着资源配置的主角,而相反在国内则为银行。辽宁省乃至中国经济在最近的发展中,却强化银行功能而且弱化市场功能,导致股市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圈钱”的工具。原本存在的资源配置功能与资源配置机制均被不同程度扭曲,导致资本市场在运行中缺乏应有的功能与效率。因此,在一个体制、机制与运行模式都发生不同程度变形的环境下来调整经济结构,其难度与复杂程度都会远远地高出人们的想象。
2 以辽宁省双十一消费为例分析经济水平
2.1 辽宁省双十一消费水平对比与分析
据数据统计,截至11月11日23时,辽宁省在双十一期间共计消费31.47亿元,在11日14时18分时的交易额便已经超越了2015年双十一期间全天的交易额——25亿。在各省份消费额的大数据中,居于第一位的仍然为广东省,浙江省消费成交额紧随其后。辽宁省最终以31.47亿的销售额排在全国的第14位。来自阿里巴巴的实时数据显示,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开场仅用12分28秒,交易额就超过100亿元。4小时26分31秒,交易额过362亿元,超过2013年“双11”全天交易额。7小时45分42秒,交易额突破417亿元,超过2014年美国感恩节购物季线上交易总额。11时50分,交易额突破571亿元,打破去年“双11”全天交易额记录。17小时28分,突破719亿元,超过201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单日零售额。
相比与过去的两年,2014年1—4月份,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940.9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2013年同期回落14.9个百分点。因为主要是受批发业销售低迷影响。从零售市场看,回升苗头已有所显现,1—4月份,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实现1301.6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速虽下降6.5个百分点,但与一季度相比只回落0.7个百分点。
2.2 当前经济形势
全省消费市场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的问题是支撑商品销售持续增长的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增速下滑的态势暂时还将持续一段。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940.9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回落14.9个百分点,主要是受批发业销售低迷影响。但是各季度累计增速呈逐季小幅回升态势,增速同比回落幅度逐季收窄,与全国同期差距逐季缩小,经济增速趋稳态势初现。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增长2.7%,比上半年略回升0.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3.5个百分点,连续6个季度累计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扩大至4.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逐季趋稳,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降幅收窄,第三产业增速逐季提高
3 辽宁省经济结构转型建议的提出
3.1 以质量为先导力量的基础。辽宁省经济的发展一直是速度第一质量第二,当速度与效率发生矛盾时,往往是优先考虑速度。因此应以质量因素为转型的前提保障,在质量优先的基础上强调速度的重要性。
3.2 明确经济增长的目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更应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与发展机制的转变。经济的发展不能以国民生产生产总值作为主要衡量指标,而应当把人民福祉的提升和幸福指数的提高作为主要衡量标准。
3.3 创新经济发展机制。
结构转型存在两种方式:①在发展中转型。该种方式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要有完善的市场和充分竞争,并通过竞争来淘汰落后产能并进一步发展先进产能。这种转型方式虽然现实残酷,但其付出的社会代价较小,给经济带来的波动也最小。但因为中国市场经济是国有垄断与行政控制共同平衡的市场经济,其实现的可能性很小。②在危机中转型。与第一种方式相比其社会成本较高,经济代价更大。但在整个经济全面转型已经刻不容缓并且通过发展转型已无可能的时候,危机中转型就是不得不接受的方式和途径。
3.4 稳定、调解群众的收入水平。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而这种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又都是为了增加人民群众的劳动收入与财产收入。因此,经济结构的转型必然伴随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或者可以反过来说,没有收入分配结构的全面调整,结构转型也将很难获得成功。
3.5 保障竞争环境。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应该在一个共同的、公平的环境下展开竞争。否则,民营企业就永远也无法与国有企业竞争,中小企业也就永远也无法做大做强。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和新兴产业群的建立应当被特别关注。否则,即便解中国经济结构扭曲和产能过剩的问题被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与发展后劲的问题也仍然有待于后续给予处理。这既是中国经济新征程的开端,也是全新经济增长模式的开始。
沈易非(1998—),男,江苏南京人。本科,研究方向为经济学、公共管理学;
车晓轩(1998—),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研究方向为社会学、法学;
王远(1997—),男,浙江绍兴人。本科,研究方向为社会学、公共管理学;
张淑雅(1998—),女,辽宁省大连人。本科,研究方向为社会学、公共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