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影响

2017-12-24孔娟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6期
关键词:公允会计准则准则

◎孔娟

“互联网+”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影响

◎孔娟

近年来,“互联网+”的概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各个行业都在积极的开展“互联网+”活动。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的会计准则已经渐渐落后,影响了企业的综合发展,也给企业的变革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本文就对“互联网+”影响下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进行分析。

在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互联网+”计划。“互联网+”是指 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我国的传统的产业进行改革和升级。“互联网+”的三个特点是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互联网+”对我国新生态产业体系的建立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加速了我国新生态产业体系的建立,会计行业也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政府相关部门也对“互联网+”下会计的发展和改革进行深度的分析。

什么是“互联网+?”

什么是“互联网+”?我国学者认为,“互联网+”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进行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是传统与现代碰撞后形成的相互融合的产物。具体来说,“互联网+”就是将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带动行业进行变革,增加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和企业的生产力。国外虽然具体的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但是也提出了与“互联网+”大同小异的观念。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的看法,“互联网+”就是利用新型的互联网技术来进行创新,并且与传统的产业进行有机的结合,用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互联网+”有这么几个特点1.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外界的信息数据。2.数据库非常的庞大,增加了大数据的应用。3.通过云计算技术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共享。4.减少人工,提高自动化程度。5.利用互联网开展各种活动,开发新的商业模式。6.强调创新、开放、透明。

“互联网+”给企业会计准则带来的影响

我国的一些科学家认为,会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和市场两个部分,当外界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会计的准则也会进行实时的调整来适应外界的这种变化。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非常的迅速,许多传统行业的面貌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市场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也使得当前企业会计准则的缺点暴露得更加明显。当前的会计准则不能对虚拟产品、广告收入等进行正确的评估,这也会导致收税混乱,对互联网行为的统计和监管难以实施等现象。总的来说,在“互联网+”形势下,新的交易模式、业务内容和产业运行模式都对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新的需求,旧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企业发展的需求。新兴的一些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不包含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互联网+”下庞大的互联网用户不能得到正确的统计,无法准确的确认“互联网+”下新型企业的收入,这些问题都成了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着手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全方位的修改的调整,让企业会计准则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形态相匹配。

关于新经济环境下会计要素和公允价值的讨论

“互联网+”下的新兴企业与传统的企业相比,所拥有的资源更多,诸如注册用户、软件下载次数、在线流量、广告收入等等,目前的企业会计准则无法对这些进行准确的统计,已经严重超出了当前企业会计准则的范围,不能确认收入属于那种会计要素,就不能对这些收入进行会计确认,这就给计算企业的收益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是使用更加可靠的历史成本还是使用联系更加密切的公允价值?鉴于“互联网+”的独特的属性,使用公允价值来进行会计确认相比于使用历史成本更加的方便也更加的准确。所以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公允价值产生了更多的关注。我国在2014年修改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同时也将公允价值分离了出来,单独的颁布了新的公允价值准则。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规定中,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因素划为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登记企业信息,确定企业收入类型的一个重要参考。而“互联网+”风靡所带来的种种新型收益,并不能被很好地划为几种要素类型当中,旧的会计准则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所以,对会计要素定义的修改迫在眉睫。首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就迫切的需要改变。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与传统企业差距很大,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互联网企业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的时候,企业的盈利途径也会越来越大,广告收入、会员收入、交易平台收入等等都能给企业带来盈利。但是它们却由于不符合我国对资产的定义而不能列入资产负债表中,这无疑是十分的荒谬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对会计要素的重新定义是十分有必要的。

会计核算的环节分为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四个环节。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直接影响到了会计记录的过程。而公允价值这个概念在我国的推行则十分的曲折,在2014年我国颁布了新的关于公允价值的规范说明。对于公允价值的新定义新规定,本文在此不再详述,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公允价值这个概念在“互联网+”的大形势下运用一定会越来越广泛。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到底是使用公允价值还是使用历史成本,这个就目前来说还很难进行确定,就目前来说,两种模式混合使用是最好的选择。具体的某一资产或者某一负债使用某种模式来进行会计核算,还需要国内外的会计学者进行科学细致的讨论。

“互联网+”新形势下收入准则的探讨

收入确认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很多学者的问题。不仅仅是“互联网+”下新型企业的收入确认困难,传统的一些企业往往也很难正确地确定收入。“互联网+”下企业的交易内容主要有与游戏相关的虚拟产品、广告费用、会员费用等等。与传统的销售模式不同的是,互联网企业的交易过程中往往有很多中间商参与其中。这就会导致收入的确认变得更加的复杂。拿电商平台来说,消费者在下单付款后打款给电商平台——电商通过快递公司发货——消费者收到货物——电商平台将费用打给电商。其中由于掺杂了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交易的流程变得更加的复杂,收入确认的难度也显著增加。

“互联网+”新形势下对财务报表的探讨

为了满足各方的要求,财务报表也要进行适当的修正和优化,以满足“互联网+”新形势下企业对财务报表的需求。首先,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要更加关注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质量特征。其次,在采用互联网技术之后,会计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变得更加的快捷。最后,由于互联网自身的特性,会计信息在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传播的时候,要对信息进行加密或者保护,增加信息的安全性。近年来我国不断的修改财务报表的列报和披露准则。主要是让企业主动地、更多地披露相关的信息让消费者和国家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与旧的准则相比,新的准则对交易实质更加的重视,除此之外,对综合收益的定义和说明也有非常大的变化。附加注视的内容也更加的细致。总的来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变更都是为了满足“互联网+”新形势下大数据、信息快速传输对财务报表提出的新要求。

“互联网+”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革新。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旧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要素的缺点被不断的放大,对互联网企业的用户数量、流量等许多内容不能进行正确的分类和确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企业会计准则的修改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修改提供了参考,我们可以根据国情适当的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修改方案。让“互联网+”形势下的企业财务状况的披露更加的准确可靠。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使用起到了推动作用。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的双重计量模式已经成了当前状况下的最好的选择。对互联网企业的收入确认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关键的因素。我国在近年来不断地对收入准则的定义进行修改,模糊了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两个企业业务的定义和界线。对互联网企业的收入确认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想要解决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复杂的交易流程的收入确认问题,还需要学者对电商交易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在进行收入确认的时候,可以将大数据作为工具,利用大数据本身的特性来对会计收入比例进行确认。

“互联网+”对财务报表的列报和披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也积极地修改相关的准则,以满足新形势下对财务报表的需求。总的来说,国家对会计准则的修改无一不是为了与新的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企业也应该对新的经济环境进行密切的关注,积极的提交相关意见,积极的帮助国家更新完善会计准则,维护经济市场的安全和稳定。

企业会计准则的目的主要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为企业提供财务和账务方面的服务。在“互联网+”大环境下,随着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交易行为和业务活动也在不断更新,这就需要会计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方面紧跟形势。企业只有的会计处理过程中适时发现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才能有利于准则制定机构及时讨论和精准分析,最终提出有效的修订方案。

(作者单位:济宁京杭会计师事务所)

猜你喜欢

公允会计准则准则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混凝土强度准则(破坏准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