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科技创新企业的外部性与政府补贴

2017-12-24赵梦婷邹关莉上海海洋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外部性科技政府

文/赵梦婷 邹关莉,上海海洋大学

浅析科技创新企业的外部性与政府补贴

文/赵梦婷 邹关莉,上海海洋大学

外部性是影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市场失灵现象之一,客观存在的外部性可以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与应用,从而产生巨大的聚集经济,但企业的科技创新给国民经济创造正外部收益的同时也会通过外部性给企业带来重大的外部损失,即科技创新企业的创新成果将产生诸多的溢出效应。为了弥补外部性给科技创新企业带来的外溢损失,保护科技创新企业的创新利益,实施政府补贴应是激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宜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

科技创新企业;外部性;溢出效应;政府补贴

市场失灵现象与科技创新企业的外部性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种客观存在的外部性加快了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与应用,从而产生巨大的聚集经济,但是在企业的科技创新给国民经济创造正外部收益的,同时也会通过外部性给科技创新企业带来重大的外部损失,即科技创新企业的创新成果将产生诸多的溢出效应。从而使市场中的其他企业甚至竞争对手在不付出任何研发成本的情况下便能够轻易仿造或窃取科技创新企业的创新成果进而影响这些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市场机制不能发挥正常作用的情况下,为了弥补外部性给科技创新企业带来的外溢损失,保护科技创新企业的创新利益,实施政府补贴应是政府激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宜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

外部性是影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市场失灵现象之一,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于年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它主要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其成本或收益会自动地外溢”到其他经济主体之中。从经济学上分析,它其实就是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以及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并且这种不一致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本身自动地加以纠正。具体来说,为他人带来额外收益的正外部性的经济人不能通过市场交易向受益者索取报酬;而给他人造成损失的负外部性的经济人也不必向受害者支付额外的费用,受害者不能通过市场交易向制造负外部性的经济人讨回损失。。

科技创新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的外部性,又称为科技创新的“溢出效应”,是指由于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外部经济体产生的经济影响。企业的科技创新“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科技创新的技术溢出、科技创新的市场溢出及科技创新的利益溢出。

第一,科技创新的技术溢出及其影响。技术溢出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技术经济活动的成本或收益自动地“外溢”到其他经济主体之中。因创新产品存在一定的外部性,不可避免地使本企业的创新产品发生技术外溢,从而给科技创新企业的成本和收益造成重大损失。在几乎无成本投入的情况下,竞争企业便会轻易获得科技创新企业的创新成果。实际上,这种隐性知识产权的流动与流失等情况在科技创新型企业是大量存在的,并且给这些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也由此影响和抑制了一部分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二,科技创新的市场溢出及其影响。科技创新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技术溢出的风险,还要面对市场溢出风险。因为科技创新企业开发和生产的创新产品并没有成熟的市场可供企业直接进入,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推动和刺激社会需求,以开发出对自己产品有需求的市场。科技创新企业在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地推动和刺激社会需求,将自己的产品推向新的市场的同时,由于新的市场存在着高额利润。有些竞争对手甚至利用其低成本的优势,进行与科技创新企业的创新产品相似的生产经营,而这些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性能相似,其产品能够很快被市场认可和接受,甚至成为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的替代品。

第三,科技创新的利益溢出及其影响。科技创新的利益溢出是指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不能完全为科技创新企业所独占或拥有,还会溢出到其他企业,从而使其他企业从中获利。当然,科技创新企业的利益溢出几乎都是通过技术溢出与市场溢出形成的。因此创新成果一旦形成,必然会出现很多企业搭“便车“的现象。这无疑将在根本上抑制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降低整个社会的创新动力、能力、水平及福利。

为了保证科技创新企业的权益,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科技创新“溢出效应”的具体情况,向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不同程度的政府补贴,也应在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助推器”的作用。

第一,逐步完善政府助推机制。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没有像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企业那样充分发挥渗透性和带动性功能,并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所以,我国政府要逐步完善助推机制,不断加大对科技研发等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

第二,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府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应通过财政贴息、创新奖励、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活动。二是持续增加国家财政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提高财政支出中科技费用和企业技改费用所占比重。三是政府应对科技创新企业的研究开发、实验设备和科技人员的引入等提供财政补贴,以保护和激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与金融体制。一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企业融资的金融体制、机制及市场,以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另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利用政策性银行的优惠措施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产业的扶持程度与支持力度,譬如提供无息、低息或贴息贷款;组建资金互助性质的资金合作组织,促进各企业间技术创新的相互支持;逐步完善企业贷款信用担保体系和金融租赁制度,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等,以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持。

猜你喜欢

外部性科技政府
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环境负外部性的环境法新解析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科技在线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外部性及其测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