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模式构建的探讨
2017-12-23杨峻炜
杨峻炜
摘要:隨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强硬动力。而企业发展需要系统的组织力量为后盾,组织力量又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来提升。那么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模式应该如何构建?培训模式应以培训为主,并配以专业的、系统的体系和知识,在不违背相关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实现企业管理人员与企业员工的互利双赢。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模式构建
引言: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同于普通社会人员的培训,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技能本领,需要强健的组织领导能力。那么究竟如何构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模式,本文就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一、以人才培养为基础
在曾经出台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先决条件下全面发展武装知识、党性教育、能力提升、知识更新”,这一规划为我国构建管理人员培训课程模式打下了基础。
在培训课程模式中应该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基础,运用知识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利用技能知识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其次也需要掌握大局,解决风险的能力。当培训模式细化到具体教学时,由于企业管理者管理的企业面临的境况不同,培训课程的开设也应该有所针对,避免过度整齐划一,应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人才发展的需求。例如,在进行轮训课程时,由于此课程紧跟社会发展潮流,所以在实际课堂教授时应不断给学员注入新知识,保证每次都能让学员管理者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又比如培训后备课程,后备课程中包含了理论知识与党性教育知识,在培训模式内这两方面的理论知识一定要完备,并且要突出“实用”的原则。企业管理者接受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企业、发展企业,所以管理者的思维能力与操作能力必须做到并行。这就依赖于培训模式的构建的兼顾。
二、注重学制与培训方式的配套
我国大大小小的企业众多,而每个企业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发展潜力也不相同,企业管理者的水平与各自的发展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构建培训模式时一定要兼顾不同水平、不同需求的企业管理者从而制定出合适的学制与培训方式。
其中培训模式中最大众化的就是轮训课程,轮训课程属于基础式培训课程,适合于不同阶段、不同阶层的管理者,比较平民化,一般3-5年为一个周期。这类课程培训模式的特点是人员密集、科目全面、时间紧凑,极适合于时间相对充裕以及初步发展的企业管理人员,因为此课程需要长期坚持,但是也适用于所有管理者人群。而相对于轮训课程更加具体的就是专题训练课程。专题训练课程的培训时间一般较短,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讲解与培训,轮训和专题训练其实可以有机融合。在轮训课程中可以加入专题训练课程,有益于将培训资源发挥效益最大化化和更加合理的配置培训资源。
其次还可以相应开展送教上门课程,在企业管理者培训的过程中就可能面对一些需要快速解决的企业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需要培训课程中涉及的内容,但是企业管理者还没有应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培训模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也可以出现在课堂之外。培训管理人员根据学员具体问题可以派遣指导培训人员进入企业进行实地指导。另外还可以有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则可以实现企业管理者既不脱离企业生产又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目标。
三、相关制度支持培训模式构建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条文中明确规定,公民从事的任何事务不得与我国的法律法规相违背,针对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模式的构建也是如此。培训模式的构建必须有相关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培训模式最终的目的是将将培训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成果。
课程培训成果的好坏应该通过企业管理者所管理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来反映。所以在管理人员培训模式构建完成并在学员中广泛应用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评测管理者学员对于此培训模式的满意程度。在培训课程完成后培训人员还需要及时了解学员对于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与应用情况,同时为学员后期继续优化思想模式、改善工作行为、固化工作模式提供良好的平台与环境。任何的培训模式都是为企业的最终发展进行服务,所以培训课程模式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要与企业发展的方向相结合,并以此课程模式建立人才培训机制。另外在我国新发布的《干部培训工作条例》中指出要建立管理者学员的在校情况反馈和培训考核结果存档模式,将培训、考察、测评三个环节有机的融合,通过在培训过程中的各种实际活动多层次、多角度考察学员的综合学习素质,真正达到培养人才,培养管理者的目的。
结束语: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时代,对于复合型的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相应的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模式也必须时刻顺应时代的发展,除了要有相应的、合理的学制安排,还有一部分依赖于相应的制度支持,任何培训模式与体制都不得违背相关的制度条例。还应注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模式构建时的经济支持,培训过程中有一定的资金保障才能确保师资力量投入的积极性,并最终实现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