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体育教学方法
2017-12-23黄宗信
黄宗信
摘要: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系统性的、全面的教学和训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对体育体育现状的分析,归纳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不断地提高体育体育课程的质量,推进体育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进行体育教育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体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因为体育生年龄的原因,教师可根据其身体素质、年龄等进行适合的体育学习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解决,从根本上解决体育体育教学的难点,保障体育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开展;策略;方式方法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要实现角色变换,改"一言堂"为"群言堂";改讲堂为学堂;变主讲为导讲;变控制为协调;变专制为激励。让学生充分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复杂的辩证关系,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现在一谈到主体性教学,似乎就是学生想练什么就练什么,能完成什么样就算什么,其实并不然,主体性教学虽然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决不能削弱或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主动权还掌握在老师手里,老师只要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实现,老师也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即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如此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双边关系,才能把体育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进行的情景氛围、 学习场景、器材布置等学习环境的设置。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营 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障碍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送“ 鸡毛信” 的学习情境。将垫子铺在地上当作“ 草地”,架起栏架制作成“ 钢丝网”,将两条绳子摆设成“ 小河” 的形状,使用实心球代替“ 地雷”,以上情境设置完毕后 , 要求学生利用跑、钻、爬、跨、绕等动作通过一系列障碍,将信送达目的地。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得积极主动,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严格服从教师的安排,学生的学习目标、基本要求和行动都被作了统一的规定, 这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受到了很大限制。新课改提出要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处理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一切教学活动都要 围绕学生来进行,师生之间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缩短彼此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各种体育活动的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初二蹲踞式跳远考核的教学为 例,教师可以先讲解考核办法和进行一次示范演示,然后让学生进行自测,并分组开展考核。整个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既完成了对学生跳远能力的考核,又增长了学生裁判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高度重视教态调整。教师的教态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肢体语言和精神状态,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糟糕的面部表情能够给学生带来紧张、 焦虑, 甚至引起精神压抑感,根本无法要求学生做到专心致志地开展学习活动。体育课大部分在操场进行,在这种开阔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容易受到周围因素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 、和蔼可亲的态度、极富活力的肢体语言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和掌握教师所教的各种动作。即便是一些有难度的动作,学生也会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和研究,最终掌握这些动作。
3.勇于接受学生质疑 体育教学由于其内容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的特点, 教师在讲授某项知识的时候,可能会碰到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之前就已经对该知识有了一定了解的情况,导致 教师失去了先知先觉这个角色的优势。此时,教师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互相学习、切磋、 启发和激励,把教学课堂变成师生平等互动的平臺。体育课要注意留给学生大部分的时间以进行自主练习和各种技术动作的探究,解放学生的思维,形成新的见解和建议。教师有时候会碰到学生对自己的指导提出疑问,这时需要教师放下架子, 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注意保护学生这种积极参与的热情,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牛超.《浅谈小学体育的重要性与作用》,《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年2期
【2】徐军玲.《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之我见》,《新课程,小学》,2011年10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