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制作,新一代教师的素养
2017-12-23王珏
王珏
程丽老师的这节微课验证了笔者的一个观点:好的微课,是能够超越课堂讲授效果的。
当然,要实现这种“超越”,也需要很多条件:首先需要有深刻的教学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绞尽脑汁做好设计和创意,并熟练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支撑设计和创意的实现。在该微课中,以上这些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下面,笔者将从选题、教学创意、媒体设计三方面进行赏析。
1.选题
高三教师最关注的无疑是“考点”,而且特别关注的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微课的选题选在了“多元史观”这一考点与知识点的结合处。高考试题经常会涉及到教材中没有安排专门课节的知识,而这样的选题就体现了微课作为一种“学习资源”的巨大优势,弥补了教材安排和课堂讲解时间不足的弱点。
2.教学创意
在教学创意方面,该微课进行了大胆创新和卓越实践。对于成熟期的教师来说,熟练讲解知识没有任何难度。然而,知识是否容易被学生理解,则取决于知识点与学生的“距离”,就历史学科来说,知识本就遥远,而用于解释历史的“史观”就不仅仅只是“遥远”了。
那么,如何拉近学生与“史观”这一遥远、抽象、枯燥的知识之间的距离呢?
微课非常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社交天性”,让学生参与到制作微课的“表演”中。每个学生成为一种史观的“代言人”。由于同龄人在学生心中的巨大影响力,学生会非常积极地去了解自己的同学到底在说些什么,并努力弄懂它们。对于一个學习者来说,只要有“动机”,就一定会投入“心理努力”,只要投入心理努力,就一定会提高学习效率,这就是“化被动为主动”。
其实,化被动为主动,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等,本身就是教学设计水平甚至教学艺术的体现。在微课中,这些教学设计原则就更为重要了。
3.媒体设计
有了优秀的设计与创意,微课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地基。不过,要想做出能够吸引学生的微课,精心的媒体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动感方面,本微课的画面保持着高频的运动,画面基本上在2~3秒内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动感,能够极大地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
在美感方面,无论是照片、图文混排,还是纯文字排版,都非常美观,让人赏心悦目。这种情绪感受,也会提高观看者的学习兴趣,促进大脑进行知识加工。
可视化是微课设计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因为人的视觉通道最为发达,获得信息的效率最高,视觉对于场景的记忆力也较强,还可以促进思维加工与信息编码过程的发生。在该微课中,几乎所有的语音讲解内容,都会出现相应的关键字提示或视觉形象,可视化水平较高。
情境感也是一个微课设计的重要原则。情境感可以让观看者的大脑沉浸其中,使大脑进行高效的信息获取和深度的信息加工。
本微课表现了作者高超的教学技艺和很高的媒体素养,充分体现了新一代教师的素养与风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