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品课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7-12-23李奇志

湖南教育 2017年46期
关键词:奇志作弊西瓜

文︳李奇志

思品课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文︳李奇志

审视目前的思想品德教学,最不能令人满意的,是课上学生缺少质疑的兴趣和胆识,不能或者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谈不上有自己的主见和创见。

那么,思想品德课上如何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带动学生“敢问”。教师要以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努力用自己的思考带动学生的思考,为学生的“问”起示范作用。许多学生不敢问,主要原因是教师没能创造问的情境,或者学生也不知道该如何问。因此,教师要利用故事创设问的条件,指点问的方法,学生才会敢问。

如教《诚实守信》一课,教师可以先讲一个自己诚实守信的故事,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得到自己思考的结论。然后,从小处着手,以“学习上老老实实,不弄虚作假”为切入点,选择贴近考试作弊、说假话问题,组织引导教育。在质疑问难时,学生对考试作弊说出了许多困惑:诚实守信,道理好懂做起来难。譬如考试,考好了,我是爸妈的“宝”;我尽力了,却考砸了,我又成了一根“草”,冷嘲热讽、挖苦都来了。老师,你受得了吗?我别无选择。有的说:考前,有位老师说,为了班级和学校的荣誉,要我考时帮帮差生,我是帮还是不帮?有的问:老师,你考试作弊吗?……学生的真心话使老师马上意识到,自己应该蹲下来,与学生站在同一条道德起跑线上,共同学习,互相学习。于是,或心平气和地直接释疑,或组织学生互相释疑,一时说不服的,让学生存疑,引导学生继续感悟。如果这时对学生的质疑不予重视,或视为刁难、捣乱、钻牛角尖,并加以训斥、甚至嘲讽,那样不仅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善问”。从敢问到多问、勤问,最终善问,是学生不断发现、不断探究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的思维品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其中包括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思考问题的求异性、解决问题的独立性等。

在教低年级《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时,出示一段文字:桌上有一片西瓜,小明刚想吃,但他想到了妈妈,他把西瓜让给了妈妈。对于这样一段“没有疑问”的话,我特意安排了质疑的环节:“有没有不同意见?”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如果小明把一块西瓜切成两片,一片给妈妈,一片留给自己,也是心中有他人的表现。”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立即议论纷纷。一位同学分辩说:“分和让是不同的,心中想着别人在行动上就要把一块西瓜全部让给妈妈。”另一个同学说:“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如果小明把西瓜一个人吃了,那才是心中无他人。”老师充分肯定了那位学生的独特见解,全体鼓掌表扬。接下来,经过引导,学生逐渐知道,毫不利己、舍己为人是最好的,先人后己、有福同享也是允许的,只有损人利己才是要反对的。就这样鼓励学生不因循守旧,不唯书,不唯师,面对道德问题,敢于标新立异,充分展示个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领悟、归纳评价的过程中,细心呵护创新的幼芽。

湘潭市岳塘区湘钢三校)

猜你喜欢

奇志作弊西瓜
作弊
大小西瓜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读王奇志的画
王奇志花鸟画作品欣赏
当夏天遇上西瓜
王奇志花鸟画作品欣赏
巧切西瓜
没作弊
Test and Analysis for Spraying Ammonia in Diesel En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