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技术转移的运行机制和基本模式研究
2017-12-23付丽娜杨丽莎
易 明,付丽娜,杨丽莎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 430074 2、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高校技术转移的运行机制和基本模式研究
易 明1,付丽娜2,杨丽莎1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 430074 2、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作为国家推动技术进步、深化科技改革的先驱者与排头兵,高校有责任、有义务为进一步提高技术转移效率、实现技术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促进我国技术转移健康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职能。本文阐述高校技术转移的驱动机制、消化吸收再利用机制、成果鉴定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分析高校技术转移的传统模式、技术转移孵化器模式、中介服务机构模式和高校衍生企业模式,进而提出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
高校;技术转移;运行机制;实现模式
高校技术转移是现代技术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创新体系建设改革的关键步骤,是连接技术供给与市场需求的核心纽带,也是实现高校服务社会新职能的首要环节。作为掌握大量核心前沿尖端技术和科研成果的组织机构,高校以其技术与科研人才优势为依托,有效参与技术转移各环节,对进一步更新传统生产工艺、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我国工业化、科技化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实践价值与战略意义。
一、高校技术转移的运行机制
1、驱动机制
日本学者斋藤优提出的需求资源关系理论,即NR假说理论为技术转移的驱动机制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其研究表示,国家对技术的需求N(Need)以及满足技术研发生产所需的一系列资源R(Resource)之间的相互吸引是驱动技术转移运行的重要内核。资源储备不足的国家通过技术的进步,改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弥补资源缺乏的短板。而对于资源储备较丰富但技术水平不足的国家而言,当技术转移形成的预期收益远超于自行研发时,则选择成为技术需求者,通过引进外部技术满足其科技需求。两国在资源与技术需求间的相互补充、配合,以及NR结合后带来的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了技术转移的产生。尽管该理论以国际间技术转移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其有关观点仍对高校技术转移的驱动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高校具备生产所需的高端科技,是技术的主要供给者,不缺少技术,但缺少生产设备、经营管理人员、市场开拓信息等资源;企业具备生产经营所需的一系列资源,但缺少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与研发能力,是技术的主要需求者;两者NR关系的互补是高校技术转移动力的源泉。
从参与主体的角度来看,高校技术转移的驱动机制可分为四个部分:供给推动、需求拉动、政府引导以及中介助推。首先,高校作为技术供给者,其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越大、科技含量越高、功能效用越强、与企业的适应性越好,则对技术需求者的吸引力就越大,极大地推动了高校技术转移的发展。其次,企业等主体需求的拉动是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重要动力,其拉力的强弱受到企业经济规模、消化吸收再利用能力、市场份额、发展目标、对技术的缺乏程度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再次,政府以其特有的行政地位,通过相关法律文件的出台、政策战略的落实以及制度体系的建立,为技术转移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为了高校技术转移运行的重要牵引力。最后,高校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企业孵化器等中介机构为高校技术转移各参与主体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服务,深入技术转移的方方面面,是助推高校技术转移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通过这四个部分的协同发展,高校技术转移最终形成了由高校、企业、政府、中介“四重引擎”共同驱动,知识链、产业链、行政链、转化链“四项链条”相互衔接的动力机制。
2、消化吸收再利用机制
消化吸收再利用是高校技术转移的核心环节,指技术需求方推动其与引进技术的适应匹配,使其完全掌握引进技术,再到学习模仿乃至通过技术改造、自行研发等手段对引进的技术进一步完善或再创造的一系列过程。高校技术转移消化吸收再利用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资本、人才及技术本身。对于资本而言,无论是高校的研发投入,亦或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均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如何有效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并通过资金的合理运用提高消化吸收再利用效率是高校技术转移各参与主体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人才而言,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技术转移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优质的科研人才队伍与成熟的企业管理团队。为进一步增强消化吸收再利用能力,应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的人才交流,鼓励科研人员参与产品的生产经营环节,支持生产管理人员了解技术的研发创造工作。对于技术而言,高校应以自身科研基础与学科优势为依托,有效调研市场需求,科学选择研究方向与研发内容,以免陷入“有供给无需求”的困境。企业则应该充分了解自身消化吸收水平,选择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科学技术,通过与高校的双重推动,提高消化吸收再利用能力,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3、成果鉴定机制
对于高校技术转移尤其是非实体产品的技术转移而言,其经济价值的难以估算已成为引起供需双方争执不休、阻碍技术转移健康发展的显著难题。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科研成果鉴定机制可从两个方面运行:一是通过专门的中介机构进行科研成果的鉴定与价值评估工作,二是对于某些综合实力强、科研成果多、技术转移频繁的高校可考虑自行设立相关的成果鉴定部门,既节约成本,同时也对科研成果的实际情况更加了解,鉴定结果更符合高校预期。此外,由于科研成果的鉴定与价值评估工作既需要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又需要掌握相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综合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是科研成果鉴定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
4、信息传递机制
以技术输入和输出的正式开始为界,高校技术转移的信息传递机制可分为两个部分。一种发生在技术转移前,该阶段高校与企业信息的不对称是导致市场供需难以有效对接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和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帮助高校和企业了解双方需求、掌握市场信息、明晰政策动向,从而做出合理决策,是该阶段信息传递机制的重点环节。另一种发生在技术转移中,为进一步提升企业消化吸收水平,推动高校技术转移的平稳运行,高校和企业应就技术的研发生产问题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一方面,应定期开展汇报工作,传递技术转移的最新动态信息,从而全面掌握其发展状况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对某些突发状况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商讨应对措施,降低风险损失。
二、高校技术转移的基本模式
1、传统技术转移模式
传统高校技术转移模式是由企业、高校作为买卖双方、技术作为交易产品所进行的“一对一”直接技术转移,仅包含企业和高校两个参与主体,交易规模普遍较小,且技术成果形式较为单一。第三方中介机构的缺失加大了信息传递、技术交流、成果转化等环节的实施难度,不能满足交易金额大、转移难度强、应用领域广、参与人员多等特点的高校技术成果的转移。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进一步落实,传统高校技术转移模式已渐渐无法适应不断加快的技术更新速率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的迫切需求。
2、技术转移孵化器模式
技术转移孵化器模式是以高校为主导、企业推动、政府牵引为基础,将高校科技园、合作研发机构等孵化器组织作为“中央枢纽”对科研成果进行“深度孵化”,从而加快技术转移进程、推动技术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成长进步与广泛应用的新型高校技术转移模式。主要包括:以高校科技园为主的孵化器模式、以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为主的孵化器模式、以政校合作研发机构为主的孵化器模式和以校企合作研发机构为主的孵化器模式。
3、中介服务机构模式
作为现代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转移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已成为各国研究与实践的焦点。第三方平台的引入将企业和高校从中介职能中解放出来,作为独立存在的机构为高校技术转移的各环节提供有效的中介服务,是高校技术成果的重要孵化与转移平台。合理的分工和专业化技术经纪人才的培养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开拓、转化与应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我国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起步较晚,还未形成完整的平台建设模式与制度政策体系,如何推进中介服务平台建设是当前我国高校技术转移面临的严峻挑战。
4、高校衍生企业模式
高校衍生企业模式是指高校以自身丰富的科研资源为基础,利用技术成果作价入股与其他企业合作经营,或是独立投资创办新企业进行技术转移的新模式。由于高校直接参与技术的转化、生产、经营等环节,实现了技术转移的“一条龙”服务,简化了转移流程,有效推动了高校人才参与创业,进一步增强高校技术成果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的适应、匹配,深化了高校与市场经济、区域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结论及建议
高校技术转移的运行机制是全方位、多通道的,其转移模式则与技术转移的主体息息相关。高校作为技术成果的主要输出者,具有人才培养、科技进步、服务社会、知识传播等重要职能,是技术转移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然而相关政策制度的缺失、高校技术成果与市场需求不符、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等问题,对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的发展形成了阻碍。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技术转移的重视程度,从宏观层面营造良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从高校层面创新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的技术转移激励机制,构建合理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建立校园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企业衍生培育链条;从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层面,重点是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技术转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1] 张继东等:高校技术转移与服务类科技评价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5(1).
[2] 郭东妮:中国高校技术转移制度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3(6).
[3] 张娟、刘威: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6).
[4] 宋东林、付丙海、唐恒: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3).
[5] 胡金有:我国高校技术转移问题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
(责任编辑:刘冰冰)
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监测与分析软科学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湖北省建设国家科技中心问题研究,编号:HBQY2016Y02。
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