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2017-12-22李建
李建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加大了学生课程的改革力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校教学重点,成为教学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策略;语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采取“目标教学”、“问题教学”、“对话教学”等方式,这样的确也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实现了一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被安排在教师设定好的思维过程中学习,处于学习的被动位置,没能真正发掘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造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严重缺失。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要达到培养合格的新型人才的目的,教师应完成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给学生搜集、提炼、分析信息的能力,即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利于自主学习的心理空间
多数学生学习的热情伴随年龄的增长反而削弱,主要原因不在课程任务重,而在教师的教学过程限制太多,弄得学生不能说、不会说、不敢说。因此,要打破这种僵局就得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一)创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在传统课堂上,学生怕面对教师。然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看待学生,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哪怕学生犯错,也不要声色俱厉地去呵斥学生,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其实这样做,我们保护的不只是一个孩子,更是所有孩子天真大胆的心灵。
(二)激励存疑质疑的问题意识。古人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李镇西老师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对所有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①写了什么?②怎样写的?③为什么这样写?④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问题意识其实是主体意识的一个突出方面。学习中只有大胆地提问、质疑,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得以发展。面对学生的质疑,做教师的不能采取漠视或压制的态度,而要充分地肯定,并激励其进一步地思索。如《愚公移山》一文,教科书对“杂然相许”的注解是:“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杂然,纷纷。许,赞同。”在教学新课时,我认为这种解释不太合理,认为理解为“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但这时,不便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便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文中两处‘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语气是否相同?”、“愚公的妻子是否一开始就毫无异议?全家人是否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此时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们纷纷发言:愚公之妻与智臾语气不同,一个关切一个嘲讽;愚公家庭人口多,发表意见的人也多,况且愚公的妻子一开始就提出了疑问;纷纷同意并不等于异口同声地同意,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书中的解释不合理,“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这样,学生学会了批判地接受知识,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欣赏充满个性的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标准答案。“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人看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于那些充满个性、创造性的观点,即使存在某些问题,我们也应用欣赏的眼光去接纳,而不是挖苦嘲讽。教师一个欣赏的的眼神,一丝会心的微笑,都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相反,挖苦嘲讽只会让学生那一点点说话的勇气慢慢丧失。
二、组织体现自主学习的学习流程
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角色,由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指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不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一)课前预习,发现问题。以往的课前预习,无非是检查生字词,疏通文章,或教师布置几道预习题。学生从中也还是被动地接受,自主性的学习流程则不一样。我把学生四人分为一组,这样每班被分为十几个学习小组,并确立其中一个为小组长,负责收集筛选学生预习所遇的疑难问题。再从这十几个小组长中间再选出一人为学习班长,负责分类、合并这十几个小组所产生的疑问。使预习环节真正成为上课的前奏,成为上课所要解决的教学目标。这种分组还便于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使每位学生都融入到学习的主流之中,感受到共同学习的乐趣。
(二)课堂讨论,解决问题。常规的课堂教学,教师占据着主导位置。纵然采取点拨讨论等教学方法,还是没有真正实现学生自主性的全面发挥。自主学习的课堂则不相同,学习的内容完全是学生课前预习所产生的疑问。教学目标清晰,课堂讨论大胆积极。老师不仅在课堂上适时点拨,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真正意义上做到讲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思想得到交流、能力得到提升。
(三)课后跟踪,拓展问题。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思想的交流、人格的感召、灵感的迸发。有限的课堂有时很难完成某项讨论或就某类灵感拓展开去,这就需要课下的跟踪训练。与我们常规的布置课后作业不完全相同,它是课堂内部的延伸,是能力落实的重要环节。
三、开辟呈现自主学习的活动课堂
在科技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仅靠语文课堂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辟一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乐趣的活动课堂。活动课堂的设置可按周进行,每周一次或间周一次。活动课堂的形式由学生确定,比如:演讲、辩论、诗朗诵、读书报告会、经典影片大讨论、时事纵横谈等等,这样可以避免形式上的单一。活动课堂的内容可以有文化、艺术、体育、衛生、环境等方面,这样可以避免内容上的不切实际。活动课堂联系着课内与课外,给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帮学生建立了大语文的学习观念。
总之,学生只有做到自主地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学生自主学习会让语文课堂焕发异彩,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杨绍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 2015(03)
[2]毛玲.语文课堂高效阅读途径与策略[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5(01)
[3]赵旭权.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语文自学能力[J].学周刊. 2015(02)
[4]李慧,王丽婕.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