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2017-12-22吴俊蓉
吴俊蓉
【摘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石。解决当前义务教育存在的“城镇挤、乡村弱”问题,既要从宏观上把握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又要从微观上考察义务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找到农村义务教育的症结所在。在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实力和群众的教育心理需求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研究旨在以教育公平为价值导向,以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指引,借鉴国内外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典范地区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公平理论 农村 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1.02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的重要手段,对实现教育公平、保障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石
公平是人类崇尚的价值理念和追求的社会发展目标。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聚焦于社会形态,经历了由理想到现实、由宏观到微观、由理论到实践的演变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得以深化。
马克思恩格斯扬弃了资产阶级公平观,在对阶级社会的批判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中阐述了公平的主体、表现形式和理想状态。他们认为,公平的主体是人,“应当是从人的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中引申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①恩格斯以私有制为例,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此作了阐释,“在希腊人、罗马人心中,奴隶制本身就是公平的;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制度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这个制度不公平……公平,因时而变,因地而异,甚至因人不同”。②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的设想中描绘了公平的理想状态,“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灭”,实现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③列宁认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从“形式上的平等进到事实上的平等”。④但是,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里至少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不能消灭商品生产,只能采取按劳分配,“富裕程度还会有不同,不同就是不公平”。⑤因此,列宁的公平观遵循着公平——不公平——公平的辩证发展逻辑。在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中,毛泽东的“大同境域”构想、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目标、江泽民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胡锦涛的“和谐社会”思想、习近平的“公平正直”理国要道,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是教育公平的理论依据,也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石。从“扫盲”到“普九”,从当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的全面开展再到优质均衡发展预期目标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指导下对教育公平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教育公平实现的不懈追求。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也是教育活动追求的价值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教育机会、办学条件、师资建设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对教育公平和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丰富了教育公平内涵,为考察农村义务教育现状提供了基本视角,为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困境分析
本文以四川省南充市SQ区为例,考察其农村义务教育的长时段变化情况,着重剖析其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
SQ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概况。SQ区是南充市的主城区,属于西部欠发达县域,其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情况是西部同类县域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情况的一个缩影。2016年,SQ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共有32所,专任教师865人,小学生6803人,初中生2448人。根据生源聚集情况,SQ区农村有片区中心镇中学4所、小学4所,普通学校24所。片区中心学校与普通学校,近郊、中郊、远郊学校之间,在软硬件设施设备、师资、生源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呈现出相对不平衡状态。
2015年9月,SQ区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评估。从评估指标来看,SQ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了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但是,SQ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大量流失,城乡教育质量总体差距较大,教师职业倦怠表现明显,个别学校管理失效,多数家长配合不力等现象仍然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与此同时,SQ城区学生人数居高不下,学校竞争激烈,教师压力极大,热点学校大班额居高不下等现象仍然存在。这正是我国义务教育“城镇挤、乡村弱”现状的反映。
SQ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分析。第一,生源数量减少。10年来,SQ区并没有大范围地调整校点布局,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数量仍然急剧下滑。从2007年至2016年,SQ区村小教学点由67个降至9个,学生人数由890人降至116人,减幅达到87%;小学生人数由18192人降至6803人,减幅达到62%;初中学生人数由9679人降至2448人,减幅达到75%。
SQ区农村生源大量减少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规律。在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進程加快的历史条件下,人口向城市流动是一种自然的趋势,农村学生数量必然会随之减少。二是家长优质教育心理需求攀升。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主要以农民工身份由村庄向乡镇转移、由小乡镇向中心镇转移、由中心镇向市区转移、由小城市向大城市转移,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城乡生活与城乡教育的巨大差异。同时,城乡二元分割下的制度性障碍和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导致其在城市生存的边缘化状态,使农民工将融入城市的期望更多地寄于下一代,其优质教育心理需求相应提升。三是城乡学校硬件配置差距明显。从教学及辅助用房、体育运动场馆、学生寝室三类设备设施来看,SQ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农村学校相互之间大体呈现出城乡两个层次、四个梯度的差异。从外观设计、内部装修、楼道设计、桌椅和黑板的材质上看,基本上是城区优于农村,片区中心镇学校优于非中心学校,近郊学校优于中、远郊学校。四是民办学校逐年稳步扩张。SQ区民办学校中的Y中和S中,以其较大的办学规模、较高的办学质量,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生源。同时,包括Y中和S中在内的民办学校也以重金“聘读”优质生源和向班主任返介绍费“抢招”普通生源等特殊的手段挖掘农村生源。endprint
第二,教育质量下降。近10年来,SQ区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并没有因为农村学校班额的缩小而有所改善,反而有扩大的趋势。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笔试成绩上,而且体现在艺体类、实验类等素质教育成绩上。
SQ区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下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师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流动情况的因素。虽然SQ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合格率都达标,但是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学科结构不合理和教师流动频繁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的提升。二是学校管理水平有限。从客观条件看,教师队伍老化、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生源质量下降、家校配合缺失等情况使学校管理难见成效,从而影响了教育质量。三是学生自身和家庭情况堪忧。农村学校的残障和智障学生比例高于城区学校,学生整体智力水平不高,健康素质总体较弱。大多数学生属于留守青少年,由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祖父母监管,部分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心理健康存在问题。
第三,教育资源紧缺与闲置并存。教育资源紧缺主要体现在软硬件建设和经费投入两方面。虽然SQ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指标均已达标,但若以临近的成渝两地的标准化学校为参照,SQ区的农村学校软硬件条件明显太差。近年来,区政府基本上保障了4%的教育投入,但由于地方经济实力有限,教育投入总量非常有限。同时,教育投入在城乡学校、软硬件设施的分配上,并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城区个别学校在建设、装修和软件项目申报上挤占了有限的教育经费。从2007年到2015年,SQ区城乡教育经费投入比由1.32:1升至2.6:1,差距逐年拉大。
农村学校资源闲置的情况是指部分软硬件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农村学校软硬件设备设施生均占有量大多数都高于城区学校。但是,在片区中心镇学校,由于生源过多,难以设置专门的艺体室、实验室和图书室,即便有教师却没场所。多数非中心镇学校有专门的教室却没有配备专门教师,因此有场所却无教师。另一种情况是师生比例失调。由于农村人口大量转移,非片区中心镇学校学生大量减少,教师减幅远远小于学生减幅。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议
就全国总体情况来看,从《义务教育法》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马克思主义的公平理论得到了充分体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卓有成效。当前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国际经验要有所了解,可将其适当运用于本地实践。同时,要秉持教育公平的价值理念,全面了解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要求,重点把握国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将国家义务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
创新和规范师资建设制度。世界各国主要采取了定向培养聘用、实施专项补贴、开展城乡交流、强化在职培训、完善政策体系等措施,解决农村学校教师职位空缺问题,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带动城乡师资水平一体化,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和推动师资均衡配置制度化。国内主要采取教师交流的体制机制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
为了改善农村师资年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流动频繁的情况,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激励农村教师。一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教师管理体制、建立县域内师资统一管理和调配的机制。逐步缩小教师考调进城的规模,以教师双向交流为主。二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根据学校距离城区远近,每年给予农村教师有差别的生活补贴。三是增加农村教师的提升机会。四是建立特殊师资工作室。根据艺体教师缺乏的现状,可以考虑从民间聘请相关人才建立相应工作室。
分类管理不同情况的学校。世界上一些国家有将义务教育分为不同类型的先例。德国将相当于我国初中阶段的中等教育的学校主要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普通中学、實科中学和文科中学,并对这三类学校在财政支持、师资配备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给予了不同的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管理上既可以借鉴德国分类管理学校的经验,又要在县域内树立典型;既要制定分层管理目标,又要以相应的激励措施作为保障。根据农村学校间差距较大的现实,对农村学校管理实行片区中心镇学校与普通学校,近郊、中郊和远郊乡镇学校分类管理。鉴于片区中心镇和个别近郊学校生源较多、家长对教育质量要求高的现状,这些学校可以与城区热点学校实行捆绑式管理或对接式管理。鉴于远郊学校距离远、生源少的情况,其计算机、实验和艺体类课程可以试点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并相应调整学校管理模式。
引导农村生源有序回流。在农村留下来的主要有两类群体,一是农村精英,二是弱势群体。农村学校要充分把握农村精英对优质教育的诉求和农村弱势群体对低成本教育的诉求,以名师效应与良好教学效果说服经济条件好的家长,以成本优势吸引经济条件较差的家长。
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建设中,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城乡公交、饮水和医疗卫生等一体化工程,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政府在尽可能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的同时,给予农村学校和学生一定的经济补贴,适当引导城乡生源有序流动。农村学校可以此为契机,利用乡镇、村委会、群众自治组织等力量,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在农村学校就读的优势,引导部分有意愿的学生返回农村学校就读。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016年度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批准号:JBK161116)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4、212、305~306页。
《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1、195页。
责 编∕樊保玲
Abstract: The Marxist theory of justice i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overcrowded urban schools and weak rural education"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not only generally consider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but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find out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the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educational need of the peopl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fairness in education, takes the state's policies on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s the guidance, learn from experi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feasible measures.
Keywords: Marxism, theory of justice, countryside, compulsory educatio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