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知微见著

2017-12-22申覃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年21期
关键词:微传播传播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申覃

【摘要】微传播时代改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出现信息化的传播途径和碎片化的传播内容。一方面,这种变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了契机,向人们呈现更加生动、形象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传播的难度和挑战。借助微传播的有利契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传播途径上有所创新,利用好微平台;要在传播内容上不断丰富,实现传播内容的生活化、形象化和整合化,让受眾“见微知著”,增强传播实效。

【关键词】微传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内容 传播途径

【中图分类号】 G2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1.013

近年来,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兴媒体普遍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以往传统的信息沟通方式,大众由单方面从广播、报纸、电视上获得公众媒体信息变成可以在网络上互相传播信息,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媒体发出自己的意见和态度,这样的变革造就了一个微传播时代的诞生。微媒体的兴起不可避免地会促成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或吸引,在复杂的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核心精华,必须利用新平台的便利性与时俱进,牢牢地占据价值观领域的主导地位。

微传播现象的普及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影响

微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迅速且广泛。2017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7.51亿人,其中手机网民更是达到空前规模,人数超过7.24亿人。随着4G网络的普及和完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即时通信、网络新闻的主要方式,目前手机用户仍然在不断增长,使用率已经超过8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微媒体”平台已经普遍地应用到群众的生活中,庞大的网络用户每时每刻都能利用微媒体的即时性进行信息的互动传播,微媒体的发展突破了已往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各种思想意见能够在短时间内广泛地散布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信息的碎片化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在新媒体兴起之前,传统的官方思想价值观传播方式比较简单,主要是利用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单向地灌输式传播。新媒体兴起后,大量的微平台普及到群众的网络生活中,微传播时代信息覆盖面大、内容具有多样性碎片化的特点,同时网络身份的匿名性使得思想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约束,在微媒体平台上流传的各类信息复杂难辨、良莠不齐。

微传播平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了契机。微时代微媒体的普及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新兴的社会变革对传统价值观宣传方式是一种挑战,但是新兴媒体平台的优点也给主流思想提供了契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内容包罗广泛的价值体系,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都体现了中国社会文化思想的精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植在每位公民的心中是一项道阻且长的事业。①以往依靠单调的灌输宣传方法缺乏互动性和亲民性,注定会被新时代淘汰,新兴媒体的发展拥有受众广泛、用户联系紧密的特点,能够弥补传统价值观传播方式的不足。

微传播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内容优化策略

传播内容的生活化。网络生活如今与大多数人都密不可分,微信、微博、支付宝等为大众提供了便利的信息和服务,跟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也是使用者们最关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看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个体要想从更深层次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内涵,就需要从生活中感知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本质理念。对于马克思而言,其理论研究的基点就是社会生活中的人,并且更加强调人的实践特性,这与西方很多学者所提倡的“生活世界”有所区别,马克思的研究更加强调生活的实践性,人不仅需要具备物质创造能力,同时还需要对价值观念进行创造生产。从这个层面看,民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应该从民众的日常感知和实践中获得,并在感知和实践中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在价值观宣传方面,要改变以往教条式的灌输内容,抛弃空洞的理论互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的利益出发,站在群众的视角将信息的传播内容生活化,联系群众最关心的实事,拉近群众与官方的距离,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才能让受众主动去吸收和传播。

传播内容的形象化。新兴媒体传播内容更加形象化,作为新兴媒体代表的微博、微信以及各种直播平台的出现,让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在传播内容上选择的余地更多,诸如文字、声音、实时视频和网络图片等,这些信息传播方式能够让信息传播双方达到最完整的传播度。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还相对抽象,简单地依靠传统媒体传播和单纯的书面宣传很难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信服。因此,要想让更广大人民群众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对其进行形象和生动的转化,这就需要从传统宣传方式变革入手,将理性灌输向感性引导转变,从理性教育向感性思想传递转变,从上下传播向多元化沟通转变。要进一步营造更为宽松、舒适、民主的传播氛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样的氛围中被群众所接受和认可。在宣传过程中,尽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运用民间俚语和网络流行话语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出去,同时要通过讲故事方式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过程中,还要注重艺术创造,借助艺术元素和方法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要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就必须借助新的技术和力量,因此在宣传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新的平台和媒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众多宣传途径,以更加具体的形象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理解。②

传播内容的整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内涵丰富,从国家到社会,从社会到个人,三个层面都有所涉猎。因此,要想在社会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从上述三个层面对内容进行整合,让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得更加深刻。当然,这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拼凑和压缩,而是引领性整合,简而言之,就是在不同社会思潮冲击之下、在多元化价值体系之中求同存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会停滞不前,也不会故步自封,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姿态,最大限度地包容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通过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作用,不断倾听各种不同声音,在包容中实现价值引领。endprint

微傳播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践策略

树立新型“微媒体”互联网思维,转变宣传视角。传统官方价值观体系的建设,通常是自上而下通过权威媒体的思想传播实现,这种方式往往给人留下灌输性强、刻板而且距离遥远的印象。③单方面的输送缺乏下层群众与官方的有效沟通,上层很难听到个体的态度和声音。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规则,自媒体、微平台的兴起为个人提供了自由发表态度与想法的空间,而且新媒介的即时性能够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障碍让许多个体聚集成某种拥有共同属性的群体部落,这就使社会价值观变得多元化和复杂化。所以,在微时代的互联格局中,主流价值体系应当转变视角,将自身融入到“草根”阶层当中,站在大众的角度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下“权威”身段,积极倾听大众的声音,了解民众关注的事件。以平等的态度去输出理念,消除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容的距离感,从而做到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方面面融入到民众心中。

建设微时代媒体阵地,把握时机与技巧,引导主流思想观点。微媒体的广泛应用致使各种思想价值体系传播活跃,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正面作用,而负面信息的恶意传播却会导致社会的颓废,民众往往会因为缺乏判断力听信煽动性的负面言论,如果放任此种现象,文化领域的主流价值观阵地就会逐渐失守,社会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大力建设微时代的媒体阵地,主动构建各类微文化媒体平台。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促成质变,当主流价值体系宣传平台的数量能够覆盖到整个网络群体中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会一呼百应。但是,仅仅增加宣传单位的数量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与构建就能实现理想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更要注意和研究宣传的技巧与时机,微媒体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即时性与互动性,庞大的用户群体之间的互动会促成频繁的热点事件,主流思想宣传者必须培养善于捕捉关键信息与事件的技巧,在传播热点话题的过程中,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其中,利用具体的事件与人物,吸引受众的关注与讨论,褒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点,批判背逆核心价值观的事件与思想,如此方能在微媒体用户群众当中树立理性的判断标准。④

培养网络宣传人才,建立官方与大众的信任与联系。社会的构成主体是人,网络社会虽然以虚拟性为明显特征,但是在每一个声音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个体诉求与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是对每一位公民的思想关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事业离不开大众的信任,这就要求建立网络宣传人才队伍,使宣传事业传承得以延续、继承和发展。网络宣传人才培养对象的选择,要注重从青年网民、学历文化素质较高的网民中发现与培养。首先,我国网民以10~39岁为主,选择青年作为人才培养对象有助于了解主体网络用户的思维特征,能有效提高宣传效果;其次,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选择青年为培养对象能够保证人才队伍的纯洁性和忠诚性;再次,学历素质较高的青年人才比较精通于新兴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宣传效率与效果有积极的作用。从普通微平台用户中培养宣传人才,有利于官方了解民意。宣传者从群众中来,才能到群众中去。建立官方与大众的良性沟通渠道,从而让民众更易于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这种具有独特文明气质的精神对于民族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理念,是对新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当前社会多元化的价值理念的阶段性总结,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继承和发扬。当前,现代技术不断影响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价值观形成,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就需要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同步,在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内涵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微传播方式,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灵活运用微传播时代的微媒体优势和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出去。

总之,在微传播时代,个体与个体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每个小小的信息点都能够相互连接构成庞大的不容忽视的力量网。细节决定成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统宣传媒介传播,同时也要注重微传播的微小力量,正所谓“积微成巨,正气传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主动适应时代发展,才能引导潮流。在微传播时代,保持创新思维以科学的方法顺应形势,才能够见“微”知著。

注释

原黎黎、武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传播失序及其控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何芸:《“双微共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研究》,《福建理论学习》,2016年第2期。

张名章、赵群:《新媒介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培育》,《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楚亚萍:《“微”传播路径对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科教导刊(下旬)》,2017年第1期。

责 编∕樊保玲

Abstract: The micro-communication has changed the channel and means of communic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led to IT-based communication means and fragmented information to be communicated. On the one hand, this change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spread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presents more vivid content to people.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and challenge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through the micro-communicati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hould be innovated in the way of communication,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micro-platforms. We should enrich the content of communication, make the content vivid, visualized and integrated to let the audience "know the big picture by observing small clues",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cation.

Keywords: Micro-communication,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nt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传播传播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警惕环境恶化的新因素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公共领域视野下的高校微传播研究
传统媒体微传播的“把关”角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