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居民集体行动:困境与激励

2017-12-22陈标艾凌

开放导报 2017年6期

陈标++艾凌

[摘要] 社区是具有共同利益的社区居民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社区居民集体行动是实现社区居民集体福利最大化的必备条件。但在社区治理实践中,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存在集体行动困境。囚徒困境模型、公地悲剧模型、搭便车模型从经济学视角解释了社区居民集体行动困境的根源。在社区治理中,激励社区居民集体行动的举措有:明晰社区物品产权,明确主体责任;对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的选择性激励;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搭建居民集体行动平台,变居民单次博弈为重复博弈。

[关键词] 社区治理集体行动 公共产品囚徒困境 公地悲剧 搭便车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6-0017-03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集体行动理论视角下的食品安全社会管理研究”(16BSH014)。

[作者简介] 陈标(1975 — ),河南信阳人,嘉应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治理;艾凌(1975 — ),女,河南信阳人,嘉应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

在我国,城市社区是指居民委员会辖区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根据传统政治学理论,作为具有共同利益的社区共同体的居民,应该有进一步追求扩大社区共同体共同利益的倾向。但是,社区居民的个人理性导致社区居民集体的非理性,在具体的社区治理实践中,理性的居民个人为集体利益而行动不足,甚至出现损害社区集体利益的行为,出现我们所称之的集体行动困境。集体利益的实现对于提高社区共同体的总福利和居民的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在理性人的人性假设条件下,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居民集体行动的约束和激励因素,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社区治理结构、体制及相关制度,激励社区居民为共同利益采取行动,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一、社区居民集体行动困境

在社区治理实践中,理性的社区居民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动力去促进社区公共利益,集体福利供给不足,甚至出现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这种情况被称为集体行动困境。社区集体行动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区公共产品是指针对社区或楼栋范围内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社区公共产品对特定范围内的集体利益是有益的,但是对部分居民具有负外部性或者收益很低,再加上社区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不一致,社区居民很难就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方面达成协议,从而导致社区公共产品无法供给或者供给不足。如由于楼栋居民无法就安装电梯达成合作协议,老旧楼房安装电梯(对该楼栋居民来讲电梯是公共产品)无法供给或供给不足。

2. 社区公共秩序遭到破坏。营造社区良好的卫生环境、维护社区公共秩序是提升小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必备条件。但由于卫生环境、公共秩序的公共性,导致社区公共秩序被人随意破坏。如因为居民随意停车而造成小区居民冲突的事例。

3. 社区公共资源过度使用。社区公共资源的共享性使得社区中每个业主都有权利使用而又没有权利阻止别人使用,每个业主使用公共资源而产生的成本由所有业主承担,分摊到自己身上很少,所以每个理性的业主都有动机过度使用公共资源,从而造成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而遭受损害或枯竭。如道路的损毁、绿化的破坏,抢占公共空间、噪音扰民等问题。

二、社区居民集体行动困境的经济学解释

集体行动困境的本質,是理性的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考虑他人利益、社会利益,从而不能合作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即个人的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为了增进集体利益,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解释集体行动困境,经济学的解释主要有囚徒困境模型、公地悲剧模型以及搭便车模型。

1. 囚徒困境模型。囚徒困境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或无人供给的问题。囚徒困境模型描述了两个理性的博弈者,从自身利益出发,不合作对于理性的博弈者是优势策略,即自己选择不合作策略,不管对方选择什么策略,对自己来说不合作是占优策略。理性的双方都会选择不合作策略,不合作是博弈双方纳什均衡点,最终导致整体利益受损或者不能实现。在这个博弈模型中,双方在没有沟通互动的情况下,不合作成为博弈双方的优势策略,因为采用这个策略,不管博弈的对方采取什么策略,对己都是优势策略,所以理性的双方最后都会选择不合作策略,最终导致共同利益无法实现。这就是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囚徒困境模型,每个理性的个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结果谁都不愿意为提供公共产品付出成本,无法实现合作共赢,不能实现集体福利的最大化。

2. 公地悲剧模型。公地悲剧模型解释了公共资源被理性的个人过度使用的问题,对于公共资源每个人都有权利使用而又没有权利限制别人使用,作为理性人的个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无限制地使用公共资源,从而造成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和过早枯竭。在社区治理中,公地悲剧的例子很多:公共空间如楼道被居民堆放杂物,楼栋电梯、公摊用电、用水等公共资源及社区公用设施被过度使用而不注意节约和保护。

3. 搭便车理论模型。搭便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免费搭车行为往往导致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搭便车问题往往导致市场失灵,使市场无法达到帕累托效率。社区治理中,由于每个社区居民的偏好和需求不一样,同样的公共产品带给不同的居民收益也不一样,有的收益较大,有的收益较少。收益较少的居民就没有动力去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往往是等待收益较大的居民去提供公共产品而分享收益。如在旧楼安装电梯的案例中,楼层较高的家庭往往比楼层较低的家庭、家有老人、孩子的家庭比没有老人、孩子的家庭有更强的动机安装电梯。

三、社区居民集体行动激励

社区居民集体行动困境使得社区集体福利达不到最大化。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模型可知,导致社区居民集体行动困境的原因有社区公共物品产权不清晰,个人从集体行动中收益较低而缺乏动力为集体利益采取行动,囚徒困境中的单次博弈而不是重复博弈,居民由于缺乏沟通治理平台而难以凝聚合作共识等原因。据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激励社区居民为集体行动而努力。endprint

(一)明晰社区物品产权,明确主体责任

在社区治理中,要明确社区的边界范围,最好能够是封闭的,不允许社区之外的人随意进入小区或者使用社区公共物品,如果外人可以随意使用社区公共物品,社区居民就没有动力去建设或维护社区公共物品。社区的公共场地不能无偿使用,如果无偿使用,势必造成公共场地的拥挤。如可以实施社区公共空间内停车收费制度,当然必须保证所收费用归全体业主所有。把社区公共资源尽可能地分割,把所有人共享资源变为部分人共享部分资源。

(二)选择性激励居民集体行动

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规模较小,社区居民在日常的交往中,建立了较为松散的邻里关系,社区居民的行为是可以互相观察和监督的,有利于对社区居民进行选择性激励。在社区治理中,可以对那些为社区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个人,如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而对于那些没有履行义务而损害社区利益的行为给予惩罚,惩罚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公开批评或谴责甚至是孤立排斥等。

(三)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搭建居民合作平台

社区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一定地域的居民共同生活、相互交往,建立起一定社会资本网络,这都有利于社区的自组织行动。但在社区治理实践中,社区自治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社区居民缺乏共识形成机制和合作平台,导致社区居民难以达成集体行动。完善的社区治理结构和运行良好的居民合作平台有利于变居民单次博弈为重复博弈,有利于居民利益表达和凝聚,有利于居民沟通减少居民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居民达成共识而合作。因此,建立和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搭建居民合作平台,是促进居民集体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完善社区居民大会制度(或居民代表大会),因为这是社区居民能够公开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的合法渠道。社区居民大会(或居民代表大会)应定期常开,直接反映民意,对社区的重大问题直接作出决策。社区居民委员会应承担起联系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职责,把社区居民的意见反映给政府的相关部门,成为政府与居民的联系纽带。要重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作用,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是业主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群众组织,由于其独立性,更能够代表业主的利益,因而其利益表达功能更强。社区物业公司,是专门从事社区房产、附属设备、各项设施及相关场地和周围环境的专业化管理的,为业主和非业主使用人提供良好的生活或工作环境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在新建社区,物业公司是嵌入到社区治理中的,是社区公共秩序最重要的维护者和社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应该加强对社区物业公司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其服务水平。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服务的重要主体,也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重要平台。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政府和社会共促社区社会组织体系形成和发展,为社区居民集体行动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社区社会组织要严守公益化的底线、规范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增加社会组织公信力等。

[参考文献]

[1] 斐迪南 . 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M].商务印书馆,1991.

[3] 理查德 . C.博克斯著.孙柏瑛等译,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山[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 费孝通.居民自治: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J].江海学刊,2002(3).

[5] 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3).

[6] 陈云松.从“行政社区”到“公民社区”——由中西比较分析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走向[J].城市发展研究,200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