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磷酸肌酸钠和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观察
2017-12-22柏丹丹
柏丹丹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江苏 南通 226000)
联用磷酸肌酸钠和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观察
柏丹丹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江苏 南通 226000)
目的 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予以观察组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予以对照组一般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6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心肌炎
在血管内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1],导致该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现阶段,能够有效治疗该病的具体方法尚不明确。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对患儿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且效果较为明显。本文将针对联用磷酸肌酸钠和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为(6.3±1.6)岁;对照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具体治疗方式有吸氧治疗、抗氧化治疗、病毒治疗、抗心律失常治疗以及纠正酸碱代谢紊乱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磷酸肌酸钠的使用方法为静脉滴注,1次/d,每次0.5~1 g,治疗时间为两个星期;维生素C的使用方法同磷酸肌酸钠一致,每日1次,150~200 mg/kg体重,治疗时间为两周。
1.3 治疗效果评判标准
明显效果:患儿的各项检查结果均正常,且无临床症状。有效:患儿的病情明显缓解,且各项检查结果趋近于正常。无效:患儿病情并未缓解。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6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n(%)]
3 讨 论
在临床医学中,病毒性心肌炎是血管内科中最常见的一种。据相关调查显示,引发该类疾病的主要因素有:埃可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以及柯萨奇病毒等。在患病初期阶段,导致肌细胞损伤、心功能衰退以及细胞丢失的主要原因是病毒复制触发程序性心肌细胞死亡。由于感染,导致细胞免疫力以及体液免疫力下降,进而使得心肌细胞受损。
目前,在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过程中,仍无特效药物。对于现在的医疗技术而言,主要通过缓解病患的症状、稳定心肌细胞以及降低心肌酶进行治疗[2]。磷酸肌酸钠是人体内的能量载体以及能量缓冲剂,它不仅为患者提供肌体内所需的三磷酸腺苷,同时维持了机体内ATP的平衡,而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帮助患者降低细胞损伤程度。维生素C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3],同时也是一种水溶性化合物,能够有效控制氧自由基对不饱和脂肪酸的伤害,减少超氧化物自由基的释放量,降低其对心肌的破坏程度。除此以外,维生素C能够与体内糖代谢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并同神经递质进行合成,为患者增强抵抗能力。在抢救心源性休克患者时,可以对其注射大剂量的维生素C,且效果显著。
患儿的发病部位决定了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严重程度。通常情况下,患儿在发病前,会出现全身酸痛、呼吸道感染、疲倦以及恶心、腹痛等症状,伴随着病情的恶化,患儿会相继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通过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小儿急性心肌炎,能够改善患儿的病情,加快患儿的恢复速度,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29%,对照组的总有
效率为84.6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和推广。
[1] 张林林.联用磷酸肌酸钠和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6,3(2):95-96.
[2] 屈 丽.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18(12):1764-1765.
R720.5
B
ISSN.2095-6681.2017.29.40.02
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