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三段六步”分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21张素香

神州·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分组成员同学

张素香

分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它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分组教学对帮助、指导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变厌学为乐学,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从而扭转两极分化的现状具有重要作用。我在教学中初步尝试适时地运用分组讨论这一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组建合作小组

1、分组原则。

组建学习小组,是分组合作学习的前提,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6人为宜,因为这样的小组,有利于形成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应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标准。异质分组可以充分发挥个体的长处,进而通过成员间的长短互补,最大可能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异质同组”,每个小组要兼顾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2、组员分工。

小组成员要有具体明确的分工,在每一个阶段每个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汇报员,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我还让每组的1号、2号同学分别作组长和副组长,负责收发作业,平时1号同学负责小组积分,如果1号同学没来上学,积分就由2号同学负责。课堂上,我负责批改1号同学的作业,1号再给2号批,然后,1号和2号再分别负责批一两名同学的作业,这样,批改的效率大大提高,再也没有出现老师一人忙不过来,判作业的同学排长队,判完作业的同学在下面说话的情况了,分组教学的优势明显体现出来了。

3、小组命名。

我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给小组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名字。我在分组时,考虑到我班同学爱读书的特点,分别给小组的名字命名为“博学多才”、“博学多识”、“博学多闻”、“博学洽闻”“博学强记”小组,这样就更加激发了学生爱读书的热情,而且,经过这样的小组命名,每位小组成员都增强了责任感,竞争合作意识增强了。

二、培养合作习惯

合作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主体内容,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首先,教师要参与和调控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比如,当小组对任务不清楚时,应做简要说明和指导;当某一小组完成任务有困难时,教师应参与并说明产生困难的原因,指出是计算结果有误还是计算过程不正确,并引领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路径。

其次,小组内应进行明确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承担一定的任务,有的负责组织小组活动,有的负责记录讨论过程,有的负责在小组成果展示时进行总结发言。如果小组人数太少,则可以合并角色,力求组内各成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数学教学可以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小组成员实现互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三、设计问题适当,引导学生研讨

只有大部分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解决存在困难时,小组合作探讨、研究才有意义。比如,学习质数与合数时,学生对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辨识不清,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一组诸如“1,2,5,7,9,……”的例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成员通过激烈讨论、自主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汲取和掌握。

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任务时应精选一些具有思维发散性的内容,选取一些有多种解决途径或计算方法的题目以供学生探讨,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同时保障小组交流合作的顺利实施。

提出恰当的研讨问题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师生共同设计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使合作效果达到最优化。因此,所提问题要尽量具有开放性。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研讨时间,分组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质量。给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的时间要充分而不过分,要保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个人的见解。每一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这时每个学生一边仔细倾听着,一边又要思考着帮助纠正别人的错误,使得他们既是讲述者,又是评判者。进行这种形式的“分组合作学习“,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讨论,及时加以调控,使讨论得以顺利进行。在数学课堂中,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或疑难问题,以及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规律的揭示等过程中,比较适合于这种“分组学习”,并使每一个组员都切实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四、开展小组竞赛

我的具体做法是:先把各组成员依次编为1——5号,并把各组实力相近的学生编为同一号码,成为竞争对手。在开始做巩固练习时,先做跟例题很像,相对简单的“做一做”,先让每组5号同学做,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再把例题稍作变化,让每组4号同学做,再逐渐增加难度,让每组的3号、2号做,最后,设计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让1号做,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比赛可分为笔答、口答等形式。口答题可指名各组同一号的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抢答,按答题的对错、快慢计分,笔答教师可设计若干道题,依次让各组学生完成,按正确率计分,最后算出每个学生的得分和学习小组的总分进行评比。这种小组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小组比赛中得到提高和锻炼。各小组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形成了良性竞争机制,从而使我班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五、全班交流评价,教师适当小结

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是合作学习的指挥棒。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教师的讲授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简要小结,对整堂课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教师要运用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及批评。教师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重对合作过程进行评价。这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与。另外,教师还应指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引起学生的注意。

分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组成员同学
两只挂钟
最强新成员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家的新成员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课题组成员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